几年衰薄望成名,暂得微名又远行。夜雨萱花偏有感,西风椿树正含情。
黄金秖为书收尽,白发惟因教子生。安得登科亲未老,綵衣光照锦衣荣。
猜你喜欢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yuān)机。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
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参考资料:
1、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96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9-710
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鸳机:刺绣的工具。
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就写于赴蜀途中。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剑外”,指剑阁之南蜀中地区。诗题“遇雪”而作,却从远写起,着一“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
第二句“无家与寄衣”,蕴意精深。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在这淡淡的一句诗中了。诗人善于用具体细节表达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倾泻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潜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关三尺雪”句是全诗的承转之辞,上承“遇雪”诗题,给人“乱山残雪夜,孤灯异乡人”的凄凉飘泊之感,同时,大雪奇寒与无家寄衣联系起来,以雪夜引出温馨的梦境,转入下文。读者不妨这样联想,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伤痛倦极,朦胧入睡,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回梦旧鸳机”,情意是十分真挚悲切。纪昀云:“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至于梦中与妻子相见欢娱的情景和梦后倍觉哀伤的愁绪便略而不写,留在纸外,让读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诗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思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以乐景写哀”,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这是第四层。诗至此,可以看出,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工力。
老去为农谷口田,五湖烟雨正茫然。于飞柳下振振鹭,欲堕波间跕跕鸢。
试听沧浪才和曲,再观秋水就名篇。青山不厌频来往,耐可张融只住船。
妙龄特达冠群英,家世灯传白与清。气压西山正开爽,学尊东鲁独精诚。
棠阴政简琴心古,瓜孰归来句眼明。他日宴堂香一瓣,潜通玉烛两忘情。
清秋院落初晴暮,烟散尽、天如洗。残蝉乍歇,暗蛩时度,月来犹未。
文簟舒波,晶帘卷玉,安排焦尾。料纤阿幽独,姮娥淡□,尚迤逦、沧溟底。
几曲阑干遍倚。漏沉沉、凉添秋袂。香吹老桂,露溥修竹,绛河垂地。
佳茗徐斟,水沈细爇,素弦重理。正天风浩浩,银云栉栉,□冰轮起。
临水知身老,惊秋觉世移。道人馀习气,花落恋空枝。
迢迢黑子地,矫矫汉官仪。剑盾擅长技,貔貅攒健儿。
平越有故事,伏波端可师。柔桑惮蚕食,翘首望清夷。
玉溪桥畔淡朝霞,照景红妆泫露华。说似分司才御史,水边花胜驿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