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京华游,衣冠九衢列。鞍马如浮云,与子独相狎。
灼灼桃李花,光华自怡悦。飞沈一朝异,忽若吴与越。
猜你喜欢
凉风倏以厉,日短夜苦长。大火西南流,蟋蟀鸣我床。
徘徊起中夜,揽衣不及裳。念彼同怀友,投袂忽如伤。
与子别三载,中怀日熬煎。岂不念同心,怅彼河与山。
赵璧有时合,隋珠有时迁。安得晨风翼,送我置子前。
心悲亦何为,各愿加餐饭。子游青云途,予守藜藿贱。
百代同音徽,何论异乡县。黄发会有期,兹盟庶当践。
青枥(lì)林深亦有人,一渠(qú)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qiāo)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跑过鹿群。
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在路上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84-585
青枥:一种落叶乔木,亦称枥树。深:一作“疏”。分:分配,分享。
回:一作“移”。日午:中午。
从:一作“冲”。茅舍:茅屋。缲丝:煮茧抽丝。
不惜:不顾惜;不吝惜。岛云:白云飘浮山间,有如水中岛屿。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次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果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就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过鹿群”也平淡少兴。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产生了一种令人倍感亲切的氛围。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诗人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的苦衷。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锄归路月相随。
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体力疲。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
落日照江村,
秋花艳欲燔【1】。
芒鞋遥路客,
一步一纷烦。
又是暮春初,和畅来惠风。远寻脩禊迹,遵渚扬小艟。
何必会兰亭,少长亦已同。水满混天高,舟行坐镜中。
虽复在桑梓,俨与灵境通。海鲔跃旋湍,风鹘磔深丛。
鳞羽各自欣,人生复何庸。彭殇不待齐,委运得从容。
斯意苟冥会,当尊莫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