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yú)香马上闻。
徘(pái)徊(huái)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美丽的小桥下,流水潺潺,花瓣被雨淋湿,沾在地上。黄昏过去,月亮升起来了,在马上还闻到帘里的余香。
独个儿默默地徘徊在堂前院里,今夜我的梦魂将追到什么地方?他呵,怎够不上垂杨那样多情?垂杨还懂得让花絮飞入我洞房。
参考资料:
1、杨恩成.《宋词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9
2、马大品.《中国历代爱情诗三百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196
3、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41
4、王友胜.《唐宋词选》.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80
5、杨光治.《唐宋词三百首今译赏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09-110
画桥:饰有花纹、图案的小桥。落红:落花。月破黄昏:谓月光穿透黄昏时的雾霭。余香:指女子使用的脂粉香味,这里代指人。
徘徊:来回走动。犹解:还能懂得。解,能够,会。洞房:幽深的居室。
以“春情”为题的词作,大抵写闺中女子当春怀人的思绪,王安国这首小令却是写一个男子在暮春时节对一位女子的思而不见、爱而不得的愁情,内容与贺铸的《青玉案》相仿。贺作另有寄托,此词有无别的寓意尚难确定。
首句点女子居处建筑的精致华美、环境的清静幽雅。居处如此令人神往,则伊人芳姿倩影之使人倾慕难忘自不待言。这一句借物写人,是男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基点。
次句交代气候、时令。春尽花残,惜花人情已不堪,更何况急雨劲风又摧花!“飞不起”三字暗写雨势的猛恶,展现残红“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凄凉景象,暗喻主人公的心境也如落红沾雨般沉重暗淡。这种心境源于伊人倩影的悄然杳去。
第三句写时间。从黄昏到月出,主人公在一片迷濛的景象里长时间伫留不去,足见他对女子的痴情。
第四句依照情感变化的规律采用顺延笔法,写主人公由痴情向迷离恍惚深化的情态,揭示他内心由极度爱慕而升华的思而不见的惆怅之情。“余香”二字饶有韵味,既含蓄地画出伊人“芳窬散麝、色茂开莲”的风致容颜,又绰约地显露池中明镜悬倩影、屋里衣香胜如花的境界。这一句完满地收结了上片,又为下片的状态抒情蓄势张本。换头言近旨远,写人物情态,现主人公形象。“徘徊”是痴情的延续,“不语”是惆怅的外露。两者相辅相成,愈显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下片第二句用设问句申足上句,并从反面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何处去”不是无处可去,恰恰是去向杳若黄鹤的伊人处。采用反面运笔的方法,用得好时,能深化作品的层次。这里的反面运笔,很成功地突出了主人公魂牵梦绕的焦点。然而,梦魂飞近伊人身,只是主人公的主观想象和美好企望,现实却是香歇人去,光沉响绝,只有自身踯躅路旁,吊影惭魂。歇拍两句以杨花有幸反衬人物的无缘,正是主人公在这种现实处境中的自怨自叹。
以上的简析,只是按照词语的措置顺序作出的。其实,如按照主人公感情变化的脉络去寻求端倪,很难分清事由的前因后果,时间的迟早先后。因为词中写景抒情逞回旋吞吐的态势,前后句、上下片往往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或相反相成,引发难分。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主人公目睹伊人之后由爱慕而兴起的思而不见、爱而不得的愁情。
垂头再哭哭声哑,长夜幽幽悲逝者。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
颜渊鲁高士,胡为三十一而死休。灵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门而媒蹇修。
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渴何为而病马,癞何为而疾牛。
龙何愚而触网,鳌何细而随钩。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为丘。
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忧。释迦与老子,眯矇双白头。
即如王子声,高第十二秋。穷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邮。
谗言复间之,刺心如戈矛。缠棺布三尺,栖身土一抔。
嗟乎子声,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须拱手长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园补缀先人草。
万里迢遥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福君何其薄,夺君何其早。
和氏空有泣,楚国无以宝。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声。
斯人负高概,情艺蔼纷饶。
触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与蕉。
升蕉有凉燠,寒裘终不凋。
斯人乃可去,将无念霜朝。
西回太行轴,南纵广陵桡。
有客从琅琊,从君独酌谣。
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他人富贵媚,斯人贫贱骄。
山中读道书,玉女时相娇。
但令有真骨,数至自飘飖。
灵阿发昭辉,逸驾动鸣椒。
云冥深秀资,霞延仙隐标。
庶反山中驾,聊用倚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