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臂华亭县,匆匆一语间。㩳身频要路,回首独空山。
人与何年别,书曾几字还。题诗无限意,分付菊花斑。
猜你喜欢
江清隐士居,学道且耽书。种药资山税,搴萝葺涧庐。
在家称孝弟,出户侣樵渔。百念遣时累,一心如古初。
教儿抄洞卷,课仆理园蔬。为乐常知足,虽贫不愿馀。
无粮因养鹤,有沼为观鱼。闻此契心赏,将乘下泽车。
郡孤诗句许秋供,见说多閒却似慵。
移树好禽来独院,上楼高雪在诸峰。
泉当月际摇吟影,藓自云边得屣踪。
此兴未寻频挂梦,阮公池馆旧相容。
昔人言访舟,江水赋清泚。
冬春常一色,深浅皆见底。
崖日半寒潭,澄明动朱鲤。
君怀素已高,尘虑都应洗。
十年聋坐静修龛,倾耳江边一夜谈。鞭策有情君自厚,驽骀无力我何堪。
菁莪梦里儿童感,云水天涯老病甘。何日鸢鱼携手地,天机流动白沙庵。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yè)碧云斜。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参考资料:
1、顾农,徐侠著,花间派词传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90页
2、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程郁缀选注,中华古典名著读本唐宋词卷,京华出版社,1998.09,第25页
恨:离恨。天涯: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摇曳:犹言摇荡、动荡。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
“摇曳碧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锦带貂裘亦不恶,宿酒移春入颜角。
人怜枳棘栖凤凰,谁许青山入云阁,
为我坐诵离骚篇,森罗屈宋俱眼前。
却归北齐枕书眠,梦乘紫云飞上天,
觉来斜日催野鞭。随车掷果长安市,
不信潘郎风骨仙。
为吏淮壖岁欻周,不如当日傲公侯。
君今亦欲折腰去,遇好云山且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