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除秋敞绿阴繁,好月邀人共到门。任放有怀交履舄,周旋无地属櫜鞬。
歌声近榻惊花睡,露色浮轩扑酒魂。约略谈锋归玉斝,不妨终席费寒暄。
猜你喜欢
朝辞蓬阁远天居,犹带炉烟卧草庐。万石归来双彩袖,五云深处一床书。
踏花屡引仙人骥,对酒应焚学士鱼。待有行藏随梦卜,喜无磈磊可消除。
沥水浮春岩乳浓,冷霞遍醉九芙蓉。青藜吹火藤扉下,鸟迹留书茵阁重。
鱼服每邀湖日晚,羽衣时拂洞云慵。酒喧不觉众山响,遥忆烟深礼石钟。
谯门之南溪水长,斜晖倒闪青铜光。
下与长江作支股,愁霖涨天江潦黄。
江潦黄,入清溪。
清溪到底终无泥,还如初出秀山时。
暮舂朝城粟,晓采观城葑。
一入高鱼境,已是武阳东。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在古代诗歌中很有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毋论踯躅三辅,且共沈冥一卮。为郎我甘牛后,纵饮汝亦鸱夷。
比邻万里长在,片言千秋所遗。抗手诘朝为别,太行白云纷驰。
石间圆影叠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