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西风醵酒钱,鹿门人卧菊花天。霜飘旅雁愁汀屿,木落巢乌恋井廛。
穹海钓竿疏晚节,小山丛桂发秋烟。凭高莫易生惆怅,曾倒萸觞醉日边。
猜你喜欢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qǐ)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niǎo)烟轻。淡蛾羞敛(liǎn)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天将亮时,幽闺中又听到婉转的莺鸣,微明的红纱窗里,印着正在西沉的月影。一阵好风频频地吹落残花,每一瓣落花都落地有声。帐外的那支残烛,还照着绣屏下的古筝。
绣被锦褥的呵护,使如玉的肌肤暖意融融,床边那住燃香,斜旋的轻烟在袅袅飘动。她的淡眉含羞地微皱着,仿佛在惋惜梦断时那份欢情。心里还在想着梦中的人,不知他在何处飘泊旅行?
参考资料:
1、钱国莲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216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670-671
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06
转:一作“啭”。月:一作“日”。频谢:频频吹落。谢:一作“听”。隔帷:帷帐外。绮屏筝:彩屏下的古筝。
锦茵:锦制的褥垫。眠玉:睡眠中的女子。玉,如玉的肌肤,此指女子。斜袅:袅袅斜飘。烟轻:一作“轻烟”。淡蛾:淡眉。不胜情:承受不了相思之情的煎熬。处:一作“事”。云:代指行踪不定的游子。
起两句,写天将明的情景。屋外边传来阵阵婉转的莺啼。朦胧的月影散射窗间,幽闺已见微明的曙色,“闻莺转”,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最先使人从睡眠中醒来的外界刺激是声音,首句正是闺人清晨初醒时刹那间的感受。“红窗”句,再从视觉方面推进一层,仍只是从表象写来,尚未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好风频谢落花声”,由景入情。词中抒情主人公已开始思想活动。落花之声,似有还无。然而在黎明的幽静环竞中,已被敏感的闺中人觉察到了,因有“风”故,所以测知,并唤起了某种微妙的感情。一“谢”字。已露闺怨的本意。隔着薄薄的帘帷,暗淡的残烛还照着挂在绣屏上的宝筝,而筝,早已不弹了,情人远去,无人来欣赏主人公的乐声。“隔帷”二句,运用暗笔。以屏筝作衬,侧面写出闺人的孤寂。“犹照”二字,笔意纤问。晚间睡前见此,清晨醒后仍见此触目感怀,而当日相对调筝的欢i隋境也可想而得之了。上片五句,表面纯是客观描述,然个中自有人在。这种手法,为《花间》所擅,情馀言外,“不止以浓艳见长也”(沈雄《柳塘词话》)。
下片换笔,描写闺人的情态和心理活功。“绣被”句,以秾艳之笔写凄凉之意,此亦唐五代词家绝诣。她睡在温暖的绣坡锦茵之中,静看着炷香的袅袅轻烟。在空中盘绕扩散。此情此景,何以为怀。“淡蛾羞敛不胜情”,她含着娇羞。半敛着淡画的双眉。在这孤寂的清晨,她想到了“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方才那一场好梦,梦里相见的欢娱,醒后己再难寻觅。远方的游子,像那缥缈无定的行云,将要飘流远方。末两句,是全词点睛之笔。用意与冯延巳《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略同,而毛词写自己梦逐行云而行。亦不知其处,则更深一层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将这首词作为优秀艳词的例句举出,是有一定道理的。
百尺东风舞纸鸢,无端声到别离边。人生自是无根蒂,却被功名一线牵。
门静车声歇,庭虚燕几閒。芸签新汗简,玉笋旧清班。
事寄浮云外,身从大梦閒。复为长夜寝,恸哭入玄关。
铭旌前日别金台,故吏门生安在哉。黄叶孤村荆桂老,青山连骑越香来。
人思旧德闻吹笛,鸟避新阡下啄苔。欲了平生功德状,到时须打墓碑回。
偃蹇松枝,窈窕竹林,绰约梅花。盖君子之风,美人之薮,相依为命,相与为家。
物以群分,方以类聚,白石青苔日影斜。明窗下,俨深山空谷,冰雪槎砑。
清虚冷澹生涯。胜锦簇、花围斗艳奢。有苍苍五鬣,猗猗千亩,娟娟万玉,浅浅明沙。
斗帐春温,孤山路远,离合神光梦寐赊。此三子,谓岁之暮矣,同隐蒹葭。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细蕾初看柳麦肥,春风得得绕窗扉。道人方作玉溪梦,石坞竹桥风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