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送王伯器归丹阳毕姻
寒云羃羃风淅淅,官道梅花吐香雪。故人别我将远行,柳老河边不堪折。
携壶祖饯出朝阳,临岐那忍倾离觞。嗟予三载同翰苑,先我承恩归故乡。
故乡迢迢渺何处,笑指云阳江上去。云阳江上秋水深,铁瓮城头淡烟曙。
到家父子情如何,相亲一笑春容多。登堂举酒介眉寿,彩服戏舞谩婆娑。
王郎此行良可喜,不特庭闱奉甘旨。鸾歌凤舞洞房春,花烛摇红新燕尔。
锦衾瑞气生香风,流苏帐底春融融。虽然此乐少年事,丈夫志气当飞雄。
君不见古之人,私恩公义俱两忘。莫因欢爱误青云,要使竹帛垂功勋。
叮咛惜别从此时,后会又是来年期。来年春风二三月,桃花浪煖宜鲸飞。
时当大比文奎现,四海群英会畿甸。王郎王郎莫淹留,早来同赴琼林宴。
猜你喜欢
广陵胡生少且孤,十五已作奔窜徒。踪迹彷佛不可诘,向人长跪乞为奴。
苦遭恶少相窘迫,饮令行酒乘前驱。片语不投怒詈起,鞭笞竟百臀无肤。
季布髡钳不辞辱,范雎折摺仍见拘。夜半群奴解其缚,生也遂得踰垣逋。
顷来江上始一见,造次能将书自荐。畏途倚藉即交亲,杯酒酣歌忘贫贱。
乍喜仍愁若病狂,忌言往事惭颜面。从来龙性不可驯,须知豹采终当变。
三年展转客浠川,浠川人士尽相怜。卓家文君正新寡,琴中叠奏求凰篇。
共羡名姝谐赋客,俄惊碧海变桑田。恩情中路忽弃捐,白头之吟谁为传。
泛梗飘飘贪别浦,浮云冉冉向遥天。人言胡生太不才,我独念之增悲哀。
男儿失意无好丑,高名自古为身灾。故将疏放取嘲笑,吁嗟俗议真愚哉。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shuò)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shù)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hàn)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
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
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
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
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
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
参考资料:
1、卢冀宁,汪维懋著.边塞诗词赏析:军事谊文出版社,2013.09:第48页
2、杨佐义主编.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上):长春出版社,1994年01月:第52-53页
次:在途中停留。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南属:向南延伸。
朔气:北方的寒气。边秋:秋天的边塞。
军壁: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戍楼:边防驻军的嘹望楼。
龙庭:即龙城,汉代匈奴的政治中心。这里借指边塞突厥族的政治中心。燕颔:形容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颔:下巴。
兰山:兰皋山。
诗歌以低沉的慨叹开头:“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这里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主要是战争的发展形势无法令人乐观。敏感而富有侠气的诗人,不能不为国家和民族而担忧哀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这两句并不完全是状物写景,而兼有比兴之意,内涵极其丰富复杂。自南来的山路还条条连着中原土地,通往京城。而离家万里的征人,眼望着归路不能归,却还要像北去的流水一样不断向前开拔;另一方面黄河源头的水流千里,据说还潜行地下,但终归流向了中国的腹地。征人们的心也如同这流水一般,不论奔赴哪里,始终系念着祖国家园,这是天性使然。诗人浮想联翩,构思奇特,措词朴实自然。“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这里利用细节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行军的路上,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这里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但千军万马已跃然纸上。传递战报的烽烟直逼戍楼,一个“上”字,战火之紧急不言而喻。这两句诗照应题目,描绘出蒲类津宿营的真实状况。“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写交战前夜诗人的情感。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诗人渴望能出现班超式的英勇人物,克敌制胜,赢得功名利禄。结尾“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是借汉李陵战败投敌之事表示宁死不屈的气概。按《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将军郭待封尝为鄯城镇守,但为耻居薛仁贵之下,不听从薛仁贵指挥,以致贻误战机,一败涂地。这首诗也有影射此事之意。
诗人产生的愁苦情怀,不仅是思归念家的情愫,更是对国家边塞境况的忧虑以及由此而激发的奋起迎敌、苦战到底的决心,不无针砭现实的意义。这首五言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其次诗人善于用典,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崇尚勇武、渴望建功、不耻降低职务等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情感强烈,笔势波澜起伏,大笔勾勒与工笔刻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