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明时秖布衣,孤坟宿草又斜晖。尘埃几杖遗书尽,风雨园林旧业非。
九曲月明猿自吊,三山秋晚鹤空归。多情惟有门前水,春色年年上钓矶。
猜你喜欢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秋山何苍苍,四顾尽萧索。临水送将归,离心对摇落。
摇落难为欢,芳游宛如昨。时菊掇紫茎,霜筠飘素箨。
去雁影离离,轻烟生漠漠。归骖陌上转,别词酒间作。
未酬匡世志,共想还山乐。我怀良不虚,君情岂有托。
何以赠前期,功名在麟阁。
岁晚深居嬾出游,小窗终日寄悠悠。
雨声到枕助诗律,花气袭衣生客愁。
残齿不堪添臲卼,瘦肩转复觉飕飀。
春前一雪犹关念,安得琼瑶积瓦沟。
长安二月春正浓,长江二月风正急。
城头杨柳雪絮飞,道傍黏雨沱潦湿。
邯郸谁家侠少年,上马意气挥金鞭,
下马扫笔大如椽。兴来一石未能醉,
剧饮数斗口流涎。玉山跌倒扶未起,
金鞭留当酒家里。隔楼仿佛画眉人,
相邀夜宿鸳鸯被。睡魔不醒五更钟,
笛声吹断相思泪。嘐嘐鸣鸡将度关,
欲去未去路蹰间。道逢项庄把剑舞,
楼上美人歌玉环。划然掣电蛟龙怒,
便指南楼问归路。二千三百里更长,
尔备衣粮我扉屦。青衫著破不堪典,
典到青衫共谁语。世上岂无虬髯汉,
散财结客千千万。岂无燕昭万黄金,
筑作高台礼瑰彦。秦坑汉骂不肯收,
自是一番遭薄贱。唐人科举更糊名,
天下英雄消沮尽。生儿不学去封侯,
锥毛弄秃成霜鬓。世无荆轲樊于期,
只今谁复是男儿。我闻兵凶战危事,
愁杀天上蚩尤旗。人心承平易思乱,
中原块土急驱汉。蔡城未下辟未诛,
机来一发不容间。三边未即妖祲清,
天河何时能洗兵。送君不作断肠客,
三尺一骑君西征。临岐酌酒再三语,
今日君王自神武。此行投笔事班超,
不必区区问儿女。上流夜夜雨如箭,
下流砲火惊淮甸。襄师重屯郢州北,
淮师未解长江面。劝君莫赋横槊诗,
楼头正要筹边算。军前一著天下奇,
夜斩楼兰无人知。露布直到天子墀,
六宫懽动龙颜怡。维清象武献太庙,
未央前殿称玉卮。搴旗斩将不足道,
运筹帷幄果谓谁,曰何功第一参次之。
岸蓼(liǎo)疏红水荇(xìng)青,茨(cí)菰(gū)花白小如萍。
双鬟(huán)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líng)。
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参考资料:
1、羊春秋.明诗三百首:岳麓书社,1994.12:第108页
2、李梦生.元明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第1版:第85页
淮安:县名,在今江苏省,东濒运河。蓼、荇:皆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茨菰:即慈姑,秋季开小白花。
双鬟:梳着两个环形发髻的少女。采菱:采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杨士奇的这首诗,是一幅湖上风俗画。
诗歌的前两句选择水乡特有的蓼荇这些植物,白描而绘其色“疏红”“青”“花白”、状其形“小如萍”,寥寥几笔,生动、形象,而又简炼,朴素、自然。水乡的景色美不胜数,但作者却只抓住几种色彩对比鲜明的水乡植物点染水乡的气氛,虽然没有精工描绘景物和浑然的风土人情,但以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悠远的淮安水乡的景色。景幽心亦静,转而由景过渡到了对人物的素描上。
底下两句由景及人,自静而动,为水乡图增添了生气。水上驶来采菱船,船上的采菱女头上梳着两个环形的发髻,身穿短袖的衣衫,背对着诗人在船头采菱。这是诗人见到的实情,但一经摄入了艺术的镜头,便具有了诗情画意。诗人看到船上女子倩倩的背影,突发联想,说姑娘害羞,不好意思让人见到自己的脸,故背转身子,借以掩饰羞涩之态。“惭”字、“自”字,皆从“背”字生发,既刻画出水乡女子惹人羡爱的神态,又很富有情味,把观景的诗人与采菱女这两个不相干之人写成一个欲见而招呼,一个因羞而自避,从而使人物立于纸上。一个“背”字节省了多少笔墨,却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再多的正面描写也无法达到这一效果。诗人选取这一角度来写,实具匠心。
全诗表现水乡的宁静和平,风格也一如水乡之水,闲雅清淡,物我交融,又因选择得当,写来颇见情韵。
丹成黄白百千筹,游戏飞行得自由。却笑人间骑鹤客,腰缠十万上扬州。
晓出襄阳郭,暮投谷城徼。地势益高衍,山形稍奔峭。
风霁云雾豁,残阳露微照。天乎借良辰,人也谐宿好。
明登崒嵂间,千里骋遐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