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秋衡霍空,江晚潇湘净。烟景澹苍屏,芙蓉肃明镜。
澄波木叶下,落日馀霞映。仰聆幽鸟喧,俯觌文鳞泳。
碧石榜轻舟,苍苔踏微径。林昏出樵火,寺远来僧磬。
景晏伤旅怀,地幽慊愚性。迹惭箕颍高,身际唐虞圣。
三秋持使节,万里奉王命。恩沾雨露深,志仗风霜劲。
敢辞道路遥,况接才华盛。静夜发商歌,剑光南斗并。
猜你喜欢
气苍霭余润,昏凝暧已晦。明景匿霞曜,孤光得萤熊。
练色远如界,秋影倒将坠。月黑四山隐,江平一舟駾。
语寂觉浪喧,墙欹知风汇。乘流妙低昂,瞻衡失向背。
行泊苟任天,去来复何碍。
思往事,渡(dù)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gě)听秋雨,小簟轻衾(qīn)各自寒。
回忆往事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参考资料:
1、张进德,王利锁主编;李伟昉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08:370
干:即岸,江边。青蛾:形容女子眉黛。越山:嘉兴地处吴越之交,故云。舸:船。簟:竹席。衾:被子,轻衾即薄被。
这首《桂殿秋》,五句,二韵,二十七个字,纯属短制。在如此短短的尺幅中,织进了词人缠绵悱恻的情思,而且描画出意中人的眉眼。这大约就是该作赢彩的缘故。“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词人以轻灵的笔触描绘了载着他和她的小船,随着回忆的水流,沿江驰向了秋风秋雨的越山的场景。开头一个“思”字,带起“往事”,进而提掣着全词,把全词的内容界域在回忆的范围里;再一个“渡”字,表明词人此行的去向和乘载一乘着船儿沿江而前,至于去往何处,不得而知。词旨并非记游,而是透露一种朦胧的爱情。“青蛾低映越山看”,词人描画意中人的形态,并没有着笔她的眼睛,“青蛾”下面的明眸显得朦胧,从而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一个“低映”,再一个“看”,活画出少女遥望雨色迷蒙的越山的情态。这少女许是有满腹心事。透过少女朦胧望山的身姿,似乎可以看到在她不远处正在凝视着她的词人的形象。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共眠”,极险,险些使词趣跌入邪秽的渊薮。“听秋雨”,极写词人与意中人虽同舸共眠却心愿难遂的凄苦心态与情状。既然是“秋雨”,那么这辰光最多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深秋,但词人却硬说是“寒”,是因为“各自”“小簟轻衾”。小簟,意中人所卧,隐写意中人娇小温柔;轻衾,词人所用,隐写不耐秋凉。或日二人皆“小簟轻衾”也未尝不可;但共眠分卧确是不容置疑的。否则,“各自寒”便好无来由了。“各自寒”,分明使自然气温下降了许多,其原因当然是“天气不寒人心寒”了。这一韵曲折往复,蕴藉委婉,不言相思愁苦,而极言相思愁苦。
附带提一笔,词人与意中人只是心会神交,并没有结合。尽管好花旁落,词人却旧情不忘,所以有《桂殿秋》。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字之对相观照间抽引,诚是不凡之圣手。
试看何时有,元来总是空。丹砂只在酒杯中。看取乃公双颊、照人红。花外庄周蝶,松间御寇风。古人漫尔说西东。何似自家识取、卖油翁。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剑南途路长。
平生故人阻携手,万里一书空断肠。
人生强健已难恃,世事变迁那可常?两家子孙各长大,他年穷达毋相忘。
认濛濛、万竿修竹,绿烟一片清冷。楚天不问云深浅,日暮凄其风劲。
吹不定。望不尽、满川秋水寒光迥。露澄烟暝。更无数青山,无边青霭,天际远峰映。
伤心更,写出苍梧旧景。美人芳草谁省。千梢万叶矜当世,闲了鸥波小艇。
尘梦醒。剩两岸、娟娟瘦玉摇江影。神游目骋。算只有南楼,老人画法,千古妙相并。
室中万象本宽閒,门户何曾顷刻关。
未始有时观太极,不终止处认兼山。
人文自昔先牺昊,天赋云谁不也颜。
有志未能今得友,从今迷路傥知还。
月地不离人世,花城岂必仙家。
且容康节向月,不羡曼卿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