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又惊院竹,是春魂悄转。冱残雾、眉月微阴,背窗如听娇叹。
梦回乍、兰釭淡碧,飞鸿冉冉轻烟散。误笼莺、檀板声空,画图谁唤。
剪烛青楼,桐阴试茗,道寻春未晚。镜花掩,相见还休,那时争似不见。
记犀帷、扶肩问字,枉吟熟、鸳鸯诗卷。玉箫寒,门闭缃桃,去年人面。
离巾寄语,药槛移栽,算栖香愿满。幡影护蔫红,几日露叶霜蕊,瘦倚斜阳,顿成秋苑。
啼鹃夜诉,飘蓬旧事,无端落絮缁尘涴。更关山、笛里江烽乱,罗囊尚秘,伤心绣缬,痕销泪点,凝滴湘管。
莲枝解脱,丈室禅枯,任鬓丝素染趱。但沈恨、珠根玉蒂,堕溷何因,寄燕巢成,妒莺缘短。
韦郎老矣,楚招歌罢,清宵归鹤环佩冷,剩西陵松柏埋幽怨。
今生拌醉拌愁,听绝哀弦,翠衾怕展。
猜你喜欢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这首小令写春日少妇的寂寞。上阕前二句以瑰丽的彩笔描绘出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鹅黄的新柳,娇红的桃杏,映着青青的芳草,织就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春到青门”四字极有诗意,词人把春天来到人间的景况形象地比拟为春姑娘翩翩地来到大自然的芳草青青的门槛,这想象是多么新奇,美丽而又得体贴切,“柳色黄”三字也用得妙,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季节,柳梢最初缀着的是米粒大的新芽,而新芽初茁之际,柳条上便缀满了鹅黄的嫩叶,渐渐才变成淡绿碧绿的成叶。前人有“柳垂金线拂平桥”之句,即是描写这一“柳色初黄”的情景。次句“一梢红杏出低墙”一出,画面就更为之增色,,在鹅黄淡绿的背景上加添了绯红瑰丽的一笔——一枝红艳艳的杏花探出低低的墙垣,呈现在我们眼前,就益发感到春色的迷人。北宋词人宋祁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南宋诗人叶绍翁也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绝唱,但他们皆在冯延巳之后,从字句的安排与意境的经营上都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后二者较之前者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最早能吟出这样佳句者却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前二句对于“莺窗人起未梳妆”来说是一种反衬,即以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万紫千红来反衬人物的慵懒无绪与黯然寂寞。“莺窗”这一意象也捕捉得十分美妙,它使我们听到窗外莺啼的婉啭,也使我们联想到草长莺飞的美丽意境,还使我们想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名篇。黄莺儿真的惊破了丽人的好梦了吗?她悻悻地、懒懒地起了床,却恹恹地、迟迟地不去梳妆打扮。“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远在他乡,是没有心思去拭容饰貌的。
下阕紧承上阕第三句,描写少妇起床后呆呆地出神、默默地痴想的神态:方才在绣帐中萦回的别梦已成为依稀的碎影,而玉炉中袅袅香篆更增添了心境的寂寥。“玉炉空袅寂寥香”一句,把女主人公寂寥的心境形象化:她那落寞心绪正象袅袅香篆悠悠地舒卷、轻轻地飘散着。词人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最能外化主人公心境的意象。尾句“闺中红日奈何长”乃点题之笔,良辰苦短,愁日倍长,这是人的心理时间在起作用。对于一个无所事事只盼良人归来的闺中少妇来说,她肯定感到时间是无可奈何的漫长。这也正是有闲阶级的妇女不幸之所在。
画到方壶思不群,乱山佳处屋平分。溪头艇子如梭大,只许先生载白云。
僧室并皇宫,云门辇路同。渭分双阙北,山迥五陵东。
修绠悬林表,深泉汲洞中。人烟窥垤蚁,鸳瓦拂冥鸿。
藓壁松生峭,龛灯月照空。稀逢息心侣,独礼竺乾公。
池暝花如雾,苍苍月照开。
梁空双燕睡,帘暗一萤来。
兵散谁家笛,人违此夜杯。
如何对清景,愁思却相催。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新植灵根续蕙兰,缁林佳处占清闲。深红应费化工染,浓绿疑从帝所颁。
正色可曾娱俗眼,晚英犹足慰衰颜。它年解组归三径,多种青青满故山。
绿波如染带花流,阵阵鱼苗贴岸游。日暮画船歌舞歇,春声散入锦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