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到治平,青山历历记吾曾。花因百五有孤注,寺过十三无一僧。
云影长昏天外日,榆烟谁换佛前灯。新安山水依然在,不为空门管废兴。
猜你喜欢
越君尝胆苦心摧,娃馆春风正酒杯。
弦管但知连夜乐,旌旗先已过溪来。
麋冲晓雾游荒苑,雅立斜阳噪古台。
野客不谈兴废事,绿阴深处摘青梅。
风雪送余运,无妨(fáng)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zhāng)山有奇歌。
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
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一株山楸树好花婆娑。
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
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
2、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蜡(zhà)日:古代年终时大祭万物的节日。蜡,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
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此诗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深感这酒中的快乐,是多而又多。然而究竟其中有多少快乐。谁也弄不清楚,只知唯有像“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七岭之美,蕴奇于此”的章山那样的风景胜地,才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诗情,可写出妙言奇句佳篇的理想去处。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把他那种陶醉于山水,热衷隐居生活的怡然之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有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格;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扬雄老不遇,寂寞玩文史。
厕身虎狼间,乃卒脱其死。
中恬遗外慕,独乐异众喜。
但有载酒人,何用求知己。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于秀于能,谁离谁合。
溪自清如镜,官那束似羁。
不因乘小舫,还得赋新诗。
邑肇千家聚,梁成万世基。
令惭无小补,刻石欲何词。
丝丝红萼弄春柔,不似疏梅只惯愁。
常恐夜寒花索寞,锦茵银烛按凉州。
系舟枯柳岸,穷胜古城阴。
松径云生屧,竹窗风满襟。
不妨情话好,且放酒杯深。
杖履寻归路,西山日未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