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亭杯酒此盘桓,握手临歧感百端。情重岂专文字契,交深倍觉别离难。
坐花长忆香三日,种竹欣成玉万竿。等是鳌山垂钓客,扶桑振策晓天宽。
猜你喜欢
砥砺前修纵未能,敢虚忠告负良朋。昆仑发水分千派,宗动窥天洞九层。
吾道酸咸当领取,世途夷险总肩承。高歌青眼相期处,不独云梯把袂登。
文士相轻自古然,不妨褒贬让时贤。众流浩荡争趋海,一木槎丫独拄天。
老马就衰犹识路,野狐虽幻枉谈禅。书生报国无奇策,回首名山讲艺年。
壮不如人黯自伤,故山久卧益颓唐。懒云暂出难为雨,短发无多况已霜。
纵有安车徵卓茂,却惭荐犊误王阳。惟应头上青天在,每夜盟心艺瓣香。
南浦(pǔ)凄(qī)凄别,西风袅(niǎo)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参考资料:
1、张学文编著.《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1:221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01-902页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别:分别,别离。袅袅: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莫:不要。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
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
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
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
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
飞球互明灭,激水相吞吐。
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
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
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
芰荷如屋藕如船,闻道江山似辋川。
中有平章云月手,殷动招我尔来前。
朔风吹我过瀛州,釜甑生尘转可羞。
聊向春前寻故事,定知食饼记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