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
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
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
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
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
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
猜你喜欢
娇黄无力趁芳菲,待得秋风落叶飞。
空有丹心能就日,年年憔悴对斜晖。
身与瑶姬并得仙,兰枝同秀玉同坚。车轮几从三山驾,鞶帨曾分八茧绵。
沁水林园今孰盛,晋卿文采世争传。小春明日长生燕,遥听鸾箫又隔年。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tiǎo)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想当年曾在宛陵城游览胜地,谢玄晖与李太白都留下足迹。
溪水倒映针阳实在令人遐想,迎风飘扬的酒幌也映入小溪。
参考资料:
1、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0-191
陵阳:山名,旧传因陵阳子明于此山成仙而得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北,这里用作宛陇的代称。佳地:胜地。谢朓:字玄晖,南齐诗人。青山:泛指此处群山,此处的“青山’与“楼”为互文,不是分属于谢朓和李白。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
日斜溪上:溪水倒映着斜阳。思:想,遐想。酒旗:酒家的酒幌。
这是一首山水诗,但不是即地即景之作,而是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宛陵三面为陵阳山环抱,前临句溪、宛溪二水,绿水青山,风景佳丽。南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建有高楼一座,世称谢公楼,唐代又名叠嶂楼。盛唐诗人李白也曾客游宣城,屡登谢公楼畅饮赋诗。大概是太白遗风所致,谢公楼遂成酒楼。陆龟蒙所怀念的便是有着这些名胜古迹的江南小城。
这首诗的佳处不止在描摹山水如画,更在于溶化着诗人深沉的感慨。通观全诗,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句溪、宛溪旁缓步独行,夕阳斜照水面,那叠嶂楼的倒影映在水中,它那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流水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惹起的思绪是什么,惹起思绪的原因是什么,诗人没有说,也无须说破。前二句既已点出了诗人仰慕的谢朓、李白,后二句描摹的这帧山水图所蕴含的思绪感慨,不言而喻,是与他们的事迹相联系的。
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很不得意,“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李白客游宣城,也是牢骚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然而谢朓毕竟还有逸兴,李白更往往是豪游,青青的陵阳山上,那幢谢朓所筑、李白酣饮的高楼,确令人思慕向往。而自己一介布衣,没没无闻,虽然也游过这陵阳佳地,却不能为它再增添一分风韵雅胜。于个人,他愧对前贤;于时世,他深感没落。因此,回想当年旧游,只有那充满迷惘的时逝世衰的情景,给他难忘的深刻印象。这就是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飘摇的酒旗,流水中破碎的倒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境,惹引无限感慨的思绪。由此可见,这首怀念旧游的山水诗,实质上是咏怀古迹、感时伤世之作。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炼词铸句,熔情入景,因而风物如画,含蓄不尽。前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显出名胜、古迹,抒发了怀念、思慕之情,语言省净,含意丰满,形象鲜明,已充分显示诗人老到的艺术才能。后二句深入主题,突出印象,描写生动,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堪称“画本”,而重在写意。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那种无望的迷惘,在陆龟蒙这首诗里得到了十分相似的表露。也许这正是本诗的时代特色。诗歌艺术朝着形象地表现某种印象、情绪的方向发展,在晚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这诗即其一例。
浮玉峰头高振衣,放歌天籁入虚微。波回片片青莲出,日落山山彩凤飞。
一往薜萝人自古,重来冠盖事还非。阇黎莫吝谈经席,已向君王乞钓矶。
玉堂天上近台垣,未报涓埃愧圣恩。待许衣冠挂神武,湘南归老水云村。
琐闼枢机地,储闱羽翼人。蕝仪容典备,校历闰馀亲。
云路箕乘说,泉台岳返申。荀龙行济美,交旧独伤神。
秋风夕起兮白露为霜,草木憔悴兮窃独悲此众芳。
明月皎皎兮照空房,昼日苦短兮夜未央。有美一人兮天一方,欲往从之兮路渺茫。
登山无车兮涉水无航,愿言思子兮使我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