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馀龄入帝京,何人海内最知名。三千首上追风雅,五百年来见老成。
岭海烟波生肺腑,关闽风月在窗棂。自从别却金台后,夜夜天南看德星。
猜你喜欢
文章节操旧家声,世代传来共有名。碧玉楼边萱草长,楚云台畔蓼莪生。
微臣遗像恩犹在,慈母留丹节尚荣。私淑愿为门下士,堂前瞻拜不胜情。
古榕高与碧霄参,正以中虚内美含。长为不材蒙讪诮,就中谁识有伽㑲。
暮年骥足聘青云,更喜文星耀一门。
观榜同登父与子,策名重见祖和孙。
偶然盛事酬先志,賸有奇芳在后昆。
我亦瀛洲连步者,相蕲忠孝报君恩。
暑雨凉风七月尽,萧然山上看飞云。海水江水咫尺合,吴山越山图画分。
干戈满目正崇武,笔砚随身谁卖文。幸得风流二三子,清吟剧饮到斜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在古代诗歌中很有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天险既巳异,地产应亦殊。胡桃及平波,朱碧明椒隅。
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
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
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
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慷慨赴秦庭,不复顾其馀。
乃缘谋略短,岂真剑术疏。舞阳一竖耳,何乃与之俱。
哀哉樊将军,空割一只颅。国有千乘大,能用王可图。
乃恃五寸铁,为计亦何愚。
愿君早作归来计,同醉园林二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