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古称浮玉山,乃在南徐东北江波之间。长江西来万馀里,地将到海天为关。
金山古金鳌,与此相伯仲。高通鸟道两崔嵬,深入龙宫一空洞。
壮哉大观乾坤中,沧溟有际天无穷。吐吞兮星日,呼吸兮风云,有时变怪起雷雨,满盈之动成晦蒙。
上观北斗定天极,下指地势惟兹水上之双峰。吾尝济瓜州、弭京口,鼓楫中流屡回首。
仙翁招我上金山,指点焦山引杯酒。君不见百川四渎先江河,安流争似惊涛多。
中河底柱复碣石,江山非此如此逝者何。子登台,我歌此,吾道茫茫正如水。
猜你喜欢
留小醉孤鸿遥下夕阳寒。秋清怀抱宽。篱根香满菊金团。客中邀客看。呼浊酒,共清欢。五弦随意弹。西窗仍见好溪山。几年谁倚栏。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xī)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gēng)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qiáo),算也是英雄了处。
诸葛亮曾亲自以草屋为家,抱膝长吟,从容潇洒,可惜早早被刘备骗出山来经营天下。他谈笑间轻而易举地奠定了三分汉室的格局,却忘了南阳在雨中耕作的旧日生涯。那西风卷尽了历史的风流繁华,往事随着大江滚滚东去,怎不叫人感叹嗟呀!一直到现在,渔夫樵子还谈起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中的传说和佳话,大概也算是英雄的一种结局吧!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鹦鹉曲·赤壁怀古
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刘备合兵在此大破曹操的军队。赚出:骗了出来。抱膝梁父:指隐居的诸葛亮。抱膝:手抱住膝盖,安闲的样子。梁父:本指《梁父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里代指诸葛亮。汉鼎三分:将汉帝国一分为三。鼎,旧时视作国家的重器,比喻政权。南阳:汉代郡名,包括今湖北襄樊及河南南阳一带。诸葛亮早年曾在南阳隐居耕作。彻:直到。
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人们登临赤壁,无一例外地会缅想起这段往事。这场大战是由东吴周瑜指挥而击败曹操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也还是在赞美周郎。到了元代,民间的三国故事流行,诸葛亮在大战中的神机妙算和丰功伟绩于是深入人心。
这支散曲便以诸葛亮为代表对象。作品的上片,从诸葛亮南阳躬耕的出处说起,只在第三句凭着“笑谈间”三字,隐隐点出了赤壁大战的影子。“笑谈间汉鼎三分”,简短的一句便概括了诸葛亮建功立业的从容和游刃有余的才干。然而,第四句又滑回“南阳烟雨”,可见诗人怀古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赤壁战场,而是进入了人生思索的更深层次。在诗人看来,诸葛亮为“汉鼎三分”的努力是付出惨重代价的,使他再不能重回隐居的生活中去,他的出山得不偿失,是上了刘备的当了。“赚出”二字,用语偏激,言下有无穷的惋惜之意。这种从怀古的本景宕开一层的写法,显示了诗人心绪的联翩与感慨的深沉。
〔幺〕篇用一个“叹”字领起,揭开了诗人的感情世界。原来,他是在吊古,更是在伤今。以伤今的眼光吊古,怎能不为古人叹惋。扑面来阵阵的西风,眼前是滔滔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豪杰安在。只不过在渔夫樵子的闲谈中传说着罢了。结局如此,那么诸葛亮何必要出山施展才干,建立功勋。还不如留在茅庐“抱膝”、“耕雨”好呢。这四句又只有“大江东去”四字同“赤壁怀古”隐隐关联,其余皆是脱羁的思绪。但前片着眼于历史,〔幺〕篇着眼于现况;前片的首句是诸葛亮的出处,〔幺〕篇的末句则是他的“了处”。前后既对比,又呼应,合在一起,便是借怀古以抒发对现实的感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缅怀周瑜,这一支曲子缅怀诸葛亮,两者的宣泄方式不同,从“怀古”拉回到现实人生的径路却是一致的。
蒙蒙烟雨暗江干,新岁还胜故岁寒。
酒压浊清鸣社瓮,菜分红绿簇春盘。
良辰节物元如昨,病客情怀自鲜欢。
却羡村邻机上女,隔篱相唤祭蚕官。
晨兴振烦襟,怅言临清河。俯视河水流,去去无回波。
人生如梦寐,得失常苦多。潜鳞思漼渊,翔鸟恋故柯。
维物知所止,独奈世人何。君为巢由隐,洗耳矢靡他。
养道日游咏,考槃云在阿。白云长共栖,紫芝时复歌。
愿言往从君,吁嗟乎蹉跎。
春事犹余十日,吴蚕早已三眠。
多情忍对落花前。酴醿飘暖雪,荷叶媚晴天。
香淡无心浸酒,绿浮可意邀船。
时光堪恨也堪怜。单衣三月暮,歌扇一番圆。
远过幽人居,支筇立良久。竹影落秋波,照面绿于酒。
俗士不必来,屐齿苍苔厚。案头二王书,妙不数颜柳。
七十年前占宝婺,定知此夜下临吴。仙阶日煖芝兰秀,相府春明桃李敷。
四世一堂流泽远,三朝九命受恩俱。金貂入座皆嘉客,珠履趋庭有赐奴。
内屋屏开红翡翠,尚方锦制紫襜褕。云中青鸾传新札,海外苍麟奉瑞图。
黄发常同看綵服,朱门真不让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