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来自东海涯,到山先拜梁溪祠。梁溪先生千载士,文章德业真吾师。
前公来时未有此,我归方浚吾泉水。此时此地复此泉,青眼相看更吾子。
草蔬一饭正愧予,野人忽馈深溪鱼。急烹入馔肥且硕,此事真合牵联书。
泉傍有台名点易,昔梦依稀尚能忆。高丘远海谪仙诗,歌对沧茫两无极。
平生知己主一翁,几回墓草经秋风。因之尚论文庄叶,遗录今谁问水东。
猜你喜欢
宫女妆花不必匀,浅红深紫自争新。已能含笑惊愁眼,枉是无言对暮春。
风流要是贤公子,白晰仍为美少年。
瘦筇支我上山头,拂石盘醒看瀑流。
莫讶喧豗何太急,要归江海济行舟。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cāng)流未可源,高帆(fān)去何已。
岸边的树木隐隐绰绰地飘浮,天的尽头一缕孤烟袅袅升起。
江水蓝天浑然一体上下相合,缥缈云烟朦胧远树上下相似。
江水浩浩汤汤难以穷尽其源,扬帆的小舟飘到哪里才停止?
参考资料:
1、沈文凡.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178页
2、颜邦逸.文学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诗歌.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85-87
江干:江岸。干:水边。天末:天边。
烟树:云烟笼罩的树。
沧流:青色的水流。未可源:看不到它的源头。
“江干远树浮”二句,粗笔勾画江天远望的视觉印象,顺便点题。开篇就是“远树”、“天际”,使诗人那极日远眺、思深虑远的意态跃然纸上。远处的树木随着江岸一起在水面上飘浮,这是一种艺术变形,是由舟中远望时动摇不定的视觉印象与若浮若现的身世之感交融而产生的创造性想象。远烟孤起,是一个经过强化的画面。远烟,本来并不惹人注目,诗人不仅表现了它的存在,而且强调了它那孤独的升起,显然,这是孤身羁旅之情的外射。
“江天自如合”二句,如果说前两句勾出了一幅初步的素描稿,那么这两句就是深入刻画的景象,表现着印象与感受的更深一个层次。看吧,江天一色,空明浑涵,远树如烟,虚实一体。诗人在物与己的对比关照中,强烈意识到天地的雄浑壮观和大自然的自在与和谐。
“沧流未可源”二句,是画面绘事的最后一笔。诗句主要抒写去程邈远,难以预期,宦海浮沉,吉凶莫测的忧虑。其中不乏失落感和虚无感。与此同时,诗句也赞叹了大自然的无限壮阔,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灵魂深处积极高扬成分的折光。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寓情,写得情景交融,诗意盎然。诗人强调主观印象、独特感受。按照由景入情,由实入虚的脉络展开意境,两句一转,层次井然。诗歌的笔调疏淡,语言清丽。
范云诗向有“轻便宛转,如流风回雪”(钟嵘《诗品》)之誉,此诗当之无愧。口语化的诗句,和谐的声韵,巧妙的对仗,读来有如流风回雪,轻便宛转。诗有凄婉之意,但因眼界高远,用笔遒劲,基本情调还是悲壮的。
邻僧雨不出,粥饭听钟鱼。事与吾辈异,一身易赢馀。
而我千指家,食此半编书。饥驱欲何之,投瓜望琼琚。
侧闻州祷晴,早愿光景舒。祠官莫惮烦,沾湿秪台舆。
秋风被庭绿,粲然擢孤英。变化每如此,底用惜其情。
开轩盼流景,倏忽西南倾。携壶就花间,有鸟向我鸣。
兹欢信可毕,扰扰劳吾生。
旧传椰实来琼州,珍如楚萍出中流。双帆入桨严护送,海若亦恐贻神羞。
当时荔子宠妃子,一日红尘归帝里。弃捐硕果□不食,正音铿锵不入耳。
勿嗤磈礧老瓠壶,中含琼浆碧琳腴。圣门貌取失子羽,底事端可铭璠玙。
新诗应欲泄感意,更复誇谈作真赐。阅人如此慎勿欺,我□与君谙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