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岑久不作,苍茫挂余曛。蹑级继轩举,风雅今尚存。
泾渭清浊辨,日月东西奔。终南雪万点,五陵烟一痕。
隋唐没瓦砾,安问汉与秦。想其全盛时,陆海何纵横。
盖地起宫掖,接天闻歌声。陵谷变易久,孤塔凌苍雯。
或仗佛力大,竟与天寿并。时晴村舍密,烟霭暮云屯。
朔风送边雁,铃语四角惊。河声日南下,山势欲东倾。
巍然镇地轴,所望兹出群。高歌作金石,字字坚长城。
猜你喜欢
四明潇洒王公子,野死雷塘亦可怜。宗国神伤苗稷句,门生肠断蓼莪篇。
残山剩水真无赖,破帽青衫孰与传。安得清江杜清碧,为予蓦地发遗编。
浮山与华山邻,不敢同清却占春。
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
蘋洲沈短日。望素云黄鹤,辽天无极。思悲顿寥寂。
剩锦笺凄调,玉棺铭笔。吟边易篑。老臣心、词人一席。
痛百年垂死,中兴病枕,几番寻觅。
曩昔。云瑶校曲,桐荫题图,倏成陈迹。翠微峭壁,傍船指空沈碧。
抚遗编依黯,高歌不忍,泪落江南怨笛。又伤心、汐社春芜,盟沤无色。
寒日明丹旐,流尘暗綵衣。那知长夜去,无复逝川归。
方士言终误,神丹事已非。出门寻吊客,惟有鹤双飞。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生刍: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只放一束生刍(青草)。语出《诗经》:“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凡读过王勃《滕王阁序》的人,都会懂得“徐稚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祠堂是曾巩修建的,黄庭坚通过凭吊徐稚,抒发高士不得重用的寂寞情怀。这首诗受杜甫《蜀相》的影响颇深,但缺乏杜诗的灵气。
这首诗的首联即取“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境,只是上下句顺序颠倒,增添一个“生刍”的典故。有人称赞黄庭坚这样学杜诗是“变其面貌”,恐怕这样一变就成了东施效颦,而杜诗读起来要顺畅得多。倒是颔联满有趣味,不用考证典故就能理解。藤萝攀树,自鸣得意,居然天也可遮,日也能蔽。不知当年蔡京之流读后,可“怒发冲冠”否。而苏轼诵之,定拍案惊奇也。下句中“何心”问得好,冷落的祠堂,超凡脱俗的高士,谁也没有心思来祭奠他。确实耐人寻味。
用韩愈《马说》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解说颈联,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屈原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都是唱不完的中国人才悲歌。
尾联上句议论,其意甚明。值得回味的是下句:潮涨潮落,这是自然规律;兴亡盛衰,这是社会规律。“才如(韩)信(彭)越尤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这一“旧痕”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见到。委婉曲折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深刻的讽刺意味,而以景结之,的确妙绝。
草色春沙里,风光晓正幽。轻明摇不散,郁昱丽仍浮。
吹缓苗难转,晖闲叶本柔。碧凝烟彩入,红是日华流。
耐可披襟对,谁应满掬收。恭闻掇芳客,为此尚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