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何皇皇,家家度岁忙。我亦侵星起,辞家赴沙场。
大儿甫八龄,失母依我旁。见我荷戈戟,长跪牵我裳。
儿愿随爷去,辛苦共爷尝。拭泪摩儿顶,我儿何不量。
迢迢征戍地,道里六千强。地远天亦别,夏月飞秋霜。
并死有何益,不如返故乡。故乡先垄在,种柏已成行。
汝归山有主,庶免樵斤戕。故乡祖母在,闻信知断肠。
见汝如见我,稍慰门闾望。故乡遗经在,牙签贮青箱。
趋庭谁课汝,汝自延书香。故乡先业在,草宅成荒庄。
学书恐误汝,汝好事农桑。上以供正赋,下以奉高堂。
酒酿三吴白,鸡畜九江黄。圣主哲且仁,暂戍非久长。
东归傥有信,为我洁壶觞。
猜你喜欢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双蛾:即双眉。
这是一首传统的闺怨题材,写的是深秋时节,闺中少妇思念远方心上人,怨恨交织的情形。
词作开首词人把时间安排在深秋时节,直陈闺中少妇因秋来而“愁更深”。自宋玉悲秋以来,对秋的无奈与叹喟几乎成了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而对妇女来说,则有更深一层含义在,那就是如汉代班婕妤在《怨歌行》中所言的:“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或许便是词作中女主人公为何秋来而“愁更深”的主要原因了。紧接次句词人没有继续写这位女子愁深的程度,转而刻画她的外形:“黛拂双蛾浅”。这句是说女主人公因孤寂,心绪不好,无心刻意修饰自己的面庞,从而把上句所言的“愁”的内涵具体化和明朗化了。“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二句,是化用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翠袖“句是写女主人公不仅无心去刻意妆饰打扮自己,甚至对天气变化也不甚觉察,依旧夏装着身,而只有到了“天寒”,身体受不住了,才感觉到。一个“怯”字,表明女主人公的衣单体弱,更有起到暗示她孤寂可怜的特点。上片结句“修竹萧萧晚”,看似词人是要以景作结,写女主人公住处周围的环境,实则借此进一步暗示女主人公愁苦孤独的形象。深秋薄暮,几株修竹在秋风中瑟瑟摇动。单薄、孤寂,这不就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写照吗?
下片词作增加抒情分量。“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由怨转恨,可知女主人公过此孤寂生活非止一日。“孤鸿”在此有较丰富的含义,它不仅象征女主人公如失群的孤鸿,而且也表示她多么希望鸿雁能捎上自己的怨与恨(即词中的“此意”),给远在天涯的心上人。此外,这句也暗示这位女主公一直是伫立窗口,目送飞鸿远去。“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二句是说,女主人公在萧瑟的秋风中独自伫立,目送孤鸿消失,寂寞无聊的一天又过去了,她怅然回到闺中,掩上门扉,周而复始地让孤寂与凄凉笼罩着自己。这里的“又”字,看似平易,实是蕴含了女主人公的无数辛酸泪。
抒写闺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这首《生查子》在思想内涵上也并没有写出什么新意来,但在艺术上还是有一定的个性的。如情景二者之间的互相烘托、渲染,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刻画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蓬莱仙伯沈东阳,领袖诸儒太极旁。东壁二星云汉近,西昆群玉简编香。
鸡翘豹尾无多子,锦缆牙樯有底忙。建业江山入诗集,却归天上侍虚皇。
泠泠皖溪水,悠悠天柱云。云行水光动,水洗云影分。
幽人坐卧吟,孤绝迥出群。资彼云水秀,释此尘垢纷。
胡为倏言别,扁舟连夜发。往登姑苏台,而望太湖月。
却寻史迁迹,但见苍烟灭。览古竟论今,治具校工拙。
有才不得施,著书贻后世。何必腰黄金,自享千载贵。
鲈鱼秋正熟,云泉味尤美。若逢吴市门,更访长生理。
鸡鸣丑,一声相报无前后。惊觉腾腾梦里身,释迦老子交横走。
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
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弦。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回船惜芰荷。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舟寻绿水宵将半,月隐青林人未归。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大河奔放千里一片黄,鳌头杰观突起河中央。露华涨冷濯桂窟,氛露洗尽豁四旁。
涛山隐映生金轮,水天不辨浑金光。杳然坐我月宫上,星斗错遌云锦裳。
玉虹高挂饮酒海,黄流倒卷都淋浪。两行美人列嫦娥,翠绡深夜冰肌凉。
悄然清唱多怨曲,搅乱羁思为停觞。轻飙忽来四座觉浮动,吹落桂子飒飒生秋香。
急令挝鼓歌慷慨,骊龙掀舞白凤翔。玉床插天抱孤月,醉卧万里银河长。
疏筠易秋威,冉冉受风雨。芙蕖抱枯香,赪颜羞不遇。
草木自衰荣,岁月谁寒暑。老人岸乌纱,清坐阅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