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历消磨无半纸,一年光景又成非。
瓦沟雪水滴欲尽,江路梅花开尚稀。
竹院篝灯留度宿,旗亭夸酒劝无归。
此身自笑知何似,万里辽天一鹤飞。
猜你喜欢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qiáng)薇(wēi)一院香。(水晶帘一作水精帘)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3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78-779
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水精帘:又名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蔷薇: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十分变态。《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坭径绝猿引,欹峰倚天赤。中有辟世人,邻聚谈古易。
春晴放鸡豚,烂漫桃花碛。雪意玉寒松,奡峭穿壁立。
以此阅世运,蒙萝深寂历。夜静闻古琴,起步月浩白。
漭哉化城游,酣嬉醉空碧。下界啼秋虫,俯仰一太息。
苍树寒烟两渺茫,后来谁此吊兴亡。
晋朝风物今流水,萧寺钟声几夕阳。
话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
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凉飚生玉宇。黄花晓凝露。汀苹岸蓼秋暮。登高开宴俎。
传杯兴逸,分咏得句。思戏马、长怀古。东篱候酒人何处。芳尊须送与。
秋浦千万山,苍烟媚高木。流髟落浦中,泓澄一川渌。
江南佳丽地,六代多遗躅。不见石城人,空馀琼树曲。
长围山势壮,不驻如车毂。道人敞重阁,却倚山阳麓。
西江泻轩外,雪浪高如屋。未若秋浦佳,平铺绀文縠。
水中白石烂,汎汎如孤鹜。天外九蕖蓉,突兀摇苍玉。
太白一杯酒,杜郎满头菊。千载忽已空,白骨埋荒谷。
齐山皓发客,逍遥老松竹。拿舟试一眺,时方秋气肃。
飘萧得胜意,远迩穷幽瞩。行当乘月来,置榻山头宿。
钿车轣辘碾芳尘,湖上重游隔几旬。柳絮忽粘空外雨,梨云不断梦中春。
渚藏冶绿浑迷路,佩结幽香别赠人。宁料湘潭憔悴客,仍逢媭女詈申申。
古寺秋崖上,清风掩半关。晚花明艳艳,晓溜落潺潺。
松笋穿阶瘦,苔窠蔽石斑。翘沙怜鹭静,抱叶看蜂还。
心以空无累,身从病得闲。仪曹独何事,终日赋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