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爱罗家老,殷勤久不穷。秋风新栗熟,先送满筠笼。
猜你喜欢
寂寞掩柴扉(fēi),苍茫对落晖(huī)。
鹤巢(cháo)松树遍,人访荜(bì)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líng)归。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
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15-116
寂寞:寂静无声,沉寂。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落晖:夕阳,夕照。
鹤巢:巢为动词,作栖宿解,不是名词“窝”的意思。荜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
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故衣:指莲花败叶。
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烟火:指炊烟。一作“灯火”。
首联二句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他引用了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诗句。顾安《唐律消夏录》谓此诗首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其实不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寞之感。
颔联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此联“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颈联对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馆诗》:“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最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虽然写出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门掩青峰野水间,绿萝花暝鸟飞还。纷纷车马红尘里,何似仙家半日闲。
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
惟闻山鸟啼,月出柴门静。终岁寡持醪,延欢聊煮茗。
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
岂是高人宅,居然竹树幽。家贫千卷在,野阔一窗收。
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
我羡山居万虑宽,满腔心事总皆安。朋来有兴同攀岭,花发多情独倚阑。
漏尽五更闻鹊噪,村深四月尚春寒。檐前列翠峰千尺,乔木萧森竹几竿。
自得林泉诗思长,北窗终日傲羲皇。松梢雨过添新翠,兰蕊风来有异香。
曲径通山寻好药,小溪分藕种芳塘。襟怀潇洒题无尽,只在闲居一草堂。
树满闲园水满陂,景从村出又何之。埽苔岩石堪为榻,开卷诗书可当师。
花月有情陪饮酒,渔樵无事即围棋。要知清雅山中景,茆屋翛然并竹篱。
气味闲中好,居疑与世分。
销愁何用酒,娱意莫如文。
穴暝云初上,山高日易曛。
近来心更静,清绝洗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