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草
别日常多,会时常少天难晓。正喜花开,又愁花谢,春也似人易老。惨无言、念旧日朱颜,清欢莫笑。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无音耗。
追想墙头梅下,门里桃边,名利为伊都忘了。血写香笺,泪封罗帕,记三日、离肠恨搅。如今事,十二楼空凭谁到。此情悄。拟回船、武陵路杳。
猜你喜欢
雨来细细复疏(shū)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参考资料:
1、于北山.杨万里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8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疏疏:稀稀的样子。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趣。杨万里生平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写山水的很多;他又特别喜欢雨景,所以写雨的也不少。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这首绝句写小雨。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首句以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与他的《雨作抵暮复晴》中“细雨如尘复如烟”句一样,描绘得很细,但有程度上的不同,这里写的是小雨,不是毛毛雨,所以不如尘似烟,而是“细细”与“疏疏”。第二句从雨量上写,不能多又不肯无,那便是小雨。
即使是小雨,下久了,在屋上、树丛中也都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三、四句便写这一情况。杨万里在《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中也曾描写过这样的雨景,诗说:“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对雨水滴下采用自然的描写手法。这首《小雨》诗,换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珠帘”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说雨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了雨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清代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中有“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句,说出了雨中青山的韵味。杨万里眼前的山,正带有这样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的意境,他在《秋雨叹》中也这样写道:“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对隔着窗前珍珠般的雨帘眺望婀娜的青山,充满了喜悦。
诗仿佛不经思考,脱口而出,正如他在《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诗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正是杨万里小诗的特点。
平生浪说齐谐志,杞国有天惊堕地。
不周摧折天柱倾,咄咄古今真怪事。
元气不死桥运兴,千古日月长悬奔。
照见可庵一片心脾真肆兀,挥斥八极游天根。
两眼痴蟆不能食,坐观蝡动自形色。
独吸泠风饮沆瀣,去向南溟六月息。
不学神仙慕安期,陶潜旷达其庶机。
卜筑前窀从与老,太行世路从颠危。
桓{左鬼右隹}槨嘻未达,昭陵玉匣荒丘垤。
东门树槚四时青,独对青山问明月。
孤山梅,逋仙一去唤不回。
三迳竹,空怀二仲人如玉。
处士松,世无郑老遗高风。
何如及今收拾千岩万壑秀,飞廉道前丰隆后。
美人服薜带女萝,自起傞傞舞长袖。
得时为鸣凤,朱时为卧龙,
且问君王气三峰。百年三万六千日,
倏忽起灭天际虹。散发披襟任坦率,
时浇磊磈斟寒碧。眼高一世四海空,
婢膝奴颜死人役。君不见乌栖曲、白紵歌,
长绳不系白日梭,时耶命耶将奈何。
前有香山翁,后有洛阳老。
嘉会不数逢,千载谁复道。
蛟翁此来游,三珠烱相照。
凭谁画作五老图,著我坐隅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