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 欲求闲局理旧学作一
-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其一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其二
-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一
- 返迷辞
- 以苍陵谷引水记呈毅父惠诗次韵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五
- 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三
- 少年游
- 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
- 江城子(赠次膺叔家娉娉)
- 安公子(送进道四弟赴官无为)
- 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
- 调笑
-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
- 临江仙(呈祖禹十六叔)
- 诉衷情(同前)
-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 上林春(韩相生日)
- 杨柳枝
- 江神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
- 尾犯(庐山一名碧芙蓉)
- 碧牡丹(焦成马上口占)
- 南歌子
- 梁州令垒韵
- 永遇乐(同前)
- 清平乐
-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 满江红(寄内)
- 临江仙(用韵和韩求仁南都留别)
- 诉衷情(同前送春)
- 一丛花(再呈十二叔)
- 夜合花(和李浩季良牡丹)
- 洞仙歌(留春)
- 惜分飞(代别)
-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 江神子(集句惜春)
- 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
- 青玉案(伤娉娉)
- 临江仙(代内)
- 凤箫吟(永嘉郡君生日)
- 临江仙
- 洞仙歌
- 洞仙歌(填卢仝诗)
- 蓦山溪(谯园饮酒为守令作)
- 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
- 青玉案
- 忆秦娥(和留守赵无愧送别)
- 青玉案(同前)
-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
- 斗百花(汶妓褚延娘)
- 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
- 阮郎归(同前)
- 清平乐(对晚菊作)
- 八声甘州(历下立春)
- 梁州令(同前)
- 水调歌头
- 行香子(赠轻盈)
- 万年欢(寄韵次膺叔)
- 木兰花(遐观楼)
- 江神子(广陵送王左丞赴阙)
- 鹧鸪天
- 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
- 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 洞仙歌(温园赏海棠)
- 下水船
- 南歌子(谯园作)
- 千秋岁
- 虞美人(广陵留别)
- 行香子(同前)
- 失调名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御街行
- 浣溪沙
- 金凤钩(同前)
- 行香子(同前)
- 黄莺儿(同前)
- 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
- 少年游
- 满庭芳
- 少年游
- 感皇恩
- 蓦山溪
- 点绛唇(同前)
- 永遇乐(赠雍宅璨奴)
- 西江月
- 洞仙歌
- 点绛唇(同前)
- 鹧鸪天
- 喜朝天(秦宅作,海棠)
- 离亭宴(忆吴兴寄金陵怀古声中)
- 满庭芳(次韵答季良)
- 阮郎归
-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 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
- 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题其上
- 和胡戢七首 其一
- 坐进庵
- 吴松道中二首
- 江头秋风辞
- 江心望彭泽作
- 将别历下二首二
- 将别历下二首一
- 将行陪贰车观灯
-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 金陵南数十里江心烈山崒然特起犹金山也家人
-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 径山
- 旧说庐山有紫芝田百亩人莫得见偶于开先栖贤
- 开梅山
- 开先寺前望瀑布
- 孔雀院后蒙泉
- 乐哉侯之邦兮乐哉侯之堂兮
- 累得周同年锷书
- 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
- 李成季得阎子常古琴作
- 立春日呈通守资中通直
- 栗区村与无斁别
- 连日顺风
- 流民
- 鲁直复以诗送茶云愿君饮此勿饮酒次韵
- 鸾车引
- 马当风涛中
- 漫成呈文潜五首
- 漫成呈文潜五首
- 漫成呈文潜五首
- 漫成呈文潜五首
- 漫成呈文潜五首
- 漫浪阁辞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陌上花八首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二东城高且长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三庭前有奇树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四冉冉孤生竹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五涉江采芙蓉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一西北有高楼
- 拟乐府十二辰歌
- 凝祥池上联句
- 陪发运右司叔父集金山次韵
- 陪关彦远曾彦和集龙兴寺咏隋时双鸭脚次关韵
- 蒲津系桥次李棻韵
- 蒲萄
- 栖贤寺三峡桥
- 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日小九华
- 千秋岭上
- 谯都对酒忆玉函山
- 谯国嘲提壶
- 琴中宫调辞
- 清口怀应书时雪中舟行
- 秋夜古风
- 秋夜西岗联句
- 秋竹
- 求仁复示怨句次韵
- 上马
- 苕霅行和于潜令毛国华
- 身世谩悠哉
- 慎思闻家弟无斁捷解见贻用前韵
- 渑池道中
- 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 省曹梦游山示无斁
-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二
-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一
-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 试院呈文潜用前韵
- 试院次韵呈兵部叶员外端礼并呈祠部陈员外元
- 试院次韵文潜欲知归期近呈天启慎思
- 试院求李唐臣画
- 试院中秋
-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
-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
- 守蒲过洛思十岁时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诗二首二
- 守蒲过洛思十岁时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诗二首一
- 书周开祖子抱一发愿文后
- 叔与戏云谓我穷我尝伤食从而嘲之
- 顺之将携室行而苦雨用前韵戏之
- 巳卯六月赴上饶之谪醇臣以诗送行次韵留别
- 泗洲王谏议明叟留饮
- 松菊堂读史五首
- 松菊堂读史五首
- 松菊堂读史五首
- 松菊堂读史五首
- 松菊堂读史五首
- 送八弟无斁宰宝应
- 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二
-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一
- 送长道客滑道士
- 送陈逸之筠州
- 送会稽关彦远罢官河北
- 送君
- 送李端叔从定州先生辟
- 送刘景文两浙西路都监
- 送龙图范丈德孺帅庆
- 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 送欧诚发
- 送石梁赴举
-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 送吴黯赴阙
- 送永嘉君回至鹿邑东门外作
- 送张缗子望太常簿
- 送赵燮
- 送赵正夫京东漕
- 送直阁杜君章守齐
- 宿采石追怀沈丘叔父同应诏渡此今二十七年矣
- 锁试呈同舍三首
- 锁试呈同舍三首
- 锁试呈同舍三首
- 汤村逢陈安性
- 题伯时画
-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
-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
-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
- 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二
- 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一
- 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 题谷熟驿舍二首一
- 题惠崇画四首春
- 题惠崇画四首冬
- 题惠崇画四首秋
- 题惠崇画四首夏
- 题李偁推官颐斋
- 题庐山
- 题彭郎小姑祠
- 题僧法芝锺山诗后
- 题僧昙秀锺山杂咏二十首后
- 题文潜诗册后
- 题袁耕道所收小飞来
- 饮校理盛居中家次韵二首二
- 曹州道中二首 其二
-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二
- 再和嘉父见贻
- 夏季
- 病起呈李县令希孝
-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其一
- 之京师展墓
-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
- 少年游 其一 次季良韵
-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
- 题惠崇画四首 其三 秋
- 复用方字韵奉赠同舍慎思文潜同年天启
- 与李文叔夜谈
- 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一
- 澶守谏议韩璹祷雨有应
-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 其一
- 用无斁八弟永城相迎韵寄怀
- 约李令
- 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
- 蔡州叔父金部挽辞别二首 其二
- 钦慈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 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 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
- 原上
- 黄河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
- 赠王顺之歌
- 直舍即事
- 钦圣皇后挽辞二首 其二
- 次韵太学舒博士尧文示同志
- 仲光寄纻袍
- 锺山有石故名
- 任承制挽辞刘校勘槩求作
- 扬州杂咏七首
- 曹州道中二首 其一
- 舟中即事
- 扬州杂咏七首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一
-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 其一
- 御街行
-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其一
-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 东皋十首 其一
- 用评字韵和答府教授十二弟
-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 其三
-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 冤胊路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六
-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
- 谪宋徙毫初闻周璠琵琶
- 晓发楼子庄
- 题僧法芝钟山诗后
- 栽花招泗州叔父
- 谪宋徙亳初闻周璠琵琶
- 望涡流辞
- 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五
- 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
- 遐观栖辞
-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一
- 遇赦北归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扬州杂咏七首
- 外舅杜寺丞永城守水作诗寄呈
- 晚发长芦
- 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
- 皖口遭风
-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
- 赠送张愈秀才
- 和胡戢七首 其七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六
- 欲求闲局理旧学作二
- 鱼沟怀家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四
- 赠段万顷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先茔治事归
- 夜闻慎思吟讽
- 闻慎思说豪塘居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七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其一
- 游华岳归道中望仙掌
- 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二
- 赠杨景平
- 晚春二首二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七
- 饮谢公辅家
- 谒岱祠即事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
- 用文潜馆中韵赠蔡学正天启
- 同柳戒之夜过三学院
- 再用发字韵谢毅父送茶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阎醇老作默斋
-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 潼关道中
- 晚春二首一
- 闻文潜舍人出试院约毅父考功寻春
- 扬州杂咏七首
- 望金陵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三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新城塔山对雨二首一
- 赠别张尧询
- 彦鲁字号卷余擢为开封第三用彦鲁韵
- 鱼沟遇大水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八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四
- 同文潜送况之谏议十四丈守潞过成季作
- 用寄成季韵呈鲁直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四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一
- 新城塔山对雨二首二
- 同杨希仲吴子进李希孝张景良北关纳凉晚过大
- 弋阳道中
-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三鸭
- 扬州杂咏七首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
- 廷贤求赋先春亭
-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 听阎子常平戎操
-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二雁
- 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
- 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一
-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一鹊
-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
-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 和石明叔喜雪
- 和王拱辰观梨花二首一
- 寄李成季
-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一
- 家池雨中二首一
- 过分江口
- 和欧阳宣德经野步
- 寄怀八弟三首
- 馆宿
- 过刘季孙
- 和王定国见寄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和胡戢七首
- 和王定国二首一
- 过熊耳山
-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 富春行赠范振
-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四
- 和胡戢七首
-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
- 季夏即事
- 和洛笋小发
-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五
-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 复和定国惠竹皮枕谑句
- 宫亭神甚灵云有婢名如愿以借客有所求叩如愿
- 复用前韵赠祠部陈元舆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芳仪怨
- 和缙云守关彦远浮山作
-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 对雪和王仲至
-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二
- 赴广陵道中三首
-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 复用前韵寄题慎思豪塘居
- 即事
- 及第后将谒告先归留赠成甫
- 赴齐道中
- 赴广陵道中三首
- 复用前韵答明略并呈鲁直
-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 淮壖
- 和王定国二首二
- 复用前韵呈明略鸡肋集卷十四
- 答陈屦常秀才谑赠
- 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
- 东皋十首
- 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
-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三
-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一
- 次韵毅父提刑将至蒲见寄
-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湖口
- 虹县逢无斁二首一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东皋十首
-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 东坡先生移守广陵以诗往迎先生以淮南旱书中
- 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
- 过金堤刘景文
- 大风过彭浪矶
- 都门
- 次韵袁畴耕道见贻
- 和胡戢七首
- 寄怀八弟三首
- 和答鲁复一高士
- 东皋十首
- 次韵张着作文潜休日不出二首
- 邓御夫秀才为窟室戏题
-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
-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
- 怀缗居
- 复用前韵呈刑部杜丈君章
- 东皋十首
- 次韵李秬重修宴亭
- 东皋十首
- 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 答赵滋主簿
- 次韵李秬新庵
- 东皋十首
- 读易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东皋十首
- 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
- 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次韵太学宋学正遐叔考试小疾见寄
-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
- 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 次韵和文潜暮春即事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 次韵李秬双头牡丹
- 感怀追和柳子厚郊居岁暮韵
-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村居即事
-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
-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 次韵阎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
- 次韵答秦觏见赠
- 次韵李秬祥符轩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
-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二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荳叶黄
- 次韵孔毅父种花因送海棠厅三大字求茶
- 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监作
- 出城三首
- 次韵芸叟文潜体之观音院题名
-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四
- 次韵和求仁不赴照碧堂会呈无愧之作
- 答李令
- 滨州道中四首
- 次韵文潜馆中作
-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 呈曹子方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初上安仁滩清见毛发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从
- 村居即事
- 次韵苏翰林厩马好头赤
- 长安行赠郭法曹思聪
-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 次韵黄奉议序致仕作
-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 病起答关景晖
- 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
- 次韵李秬灵山亭宴集宠戏之句
- 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日感怀
- 调笑
- 次韵提刑毅甫送茶
- 泊思禅寺呈廖明略其地盖干越寺在琵琶洲上
- 次韵苏中丞喜文潜病间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 东皋十首
- 次韵校理盛居中上元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大孤山祠
- 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
- 呈文潜
- 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初与文潜入馆鲁直贻诗井茶砚次韵
-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
- 采石李白墓
- 次开祖使君韵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长老
- 次韵范翰林淳夫送秦王薄觏
-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
- 次韵邠倅王正夫
- 春雪监中即事二首一
- 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出城三首
- 斗百草
- 登庐山
- 次韵王正甫马陵感事
-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 调笑
- 初望庐山
- 北山道中示公为
- 菩萨蛮·百花含蓓东风里
- 滨州道中四首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出都呈十五叔父
- 次韵钱济明赠感慈长老
- 次韵留守王公喜春
- 紫玉箫(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
- 次韵鲁直谢李右丞送茶
- 滨州道中四首
- 调笑
- 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 次韵答叶学古
- 鹧鸪天·欲上南湖采舫嬉
- 调笑
- 调笑
- 悲来行哭石起职方
- 别关景晖二首一
- 跋遮曲
- 醉落魄(用韵和李季良泊山口)
- 安陶舟中
- 菩萨蛮(代歌者怨)
- 春雪监中即事二首二
- 次韵杜天达见寄
- 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
- 临江仙(同前)
- 御街行·天街欲照珠帘粉
- 阮郎归(同十二叔泛济州环溪)
- 尉迟杯(亳社作惜花)
- 春雨呈文潜
- 西平乐(广陵送王资政正仲赴阙)
- 金盏倒垂莲(依韵和次膺寄杨仲谋观察)
- 临江仙
- 万年欢
- 临江仙
- 好事近
- 万年欢(梅)
- 菩萨蛮
- 阮郎归
- 浣溪沙
- 蓦山溪(亳社寄文潜舍人)
- 满庭芳(用东坡韵题自画莲社图)
- 生查子(梅)
- 浣溪沙(樱桃)
- 调笑
- 万年欢(次韵和季良)
- 引驾行(同前亦名长春)
- 菩萨蛮(同前)
-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 其一
-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三
-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 其一
- 至日同文潜舍人饮钱京兆穆父家
- 招缙云寺关彦远教授曾彦和集平山堂次关韵
-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
- 再寄定国
- 永嘉县君赴颍昌杜丈之丧送至鹿邑境上赠别
- 次韵李成季感事
- 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
-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 其二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 其十八
- 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 赠金堤刘承制景文
- 桂浆
-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
- 再用前韵和答
-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 其一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
- 移筭山五杉归植里弟
- 赠戴嗣良歌时罢洪府监兵过广陵为东坡公出所
- 昨日雪已佳约李令希孝
- 阎子常携琴入村
- 开先寺前望瀑布
- 澶守谏议韩寿祷雨有应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八
-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二
- 虚斋
- 子固席上雪得芟字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 其六 生年不满百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其五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十
- 扬州杂咏七首
-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 其二
- 赠麻田山人吴子野
-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 其三
-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 玉溪归逢外甥李相如汴中
- 同张子望颜伯仪上关纳凉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五
-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 其二
- 忆庐山示无斁弟
- 漫成呈文潜五首 其一
- 维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归汶阳
-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 赠许体之
- 再用前韵答之道弟府教授
- 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
- 赠余樗年试院作
-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 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
- 五丈渠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一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
- 自蒲赴湖早行作
- 望香垆峰
- 再寄定国
- 依韵和子充杂言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九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
- 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
- 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
-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 夏夜雨意
- 寄家人
- 花林示杨彭年秀才莎鸡食蝗
- 同刘景文登大安阁
- 和文潜试院道旧
- 和胡戢七首
- 国子监暮归
- 贵溪徐氏招隐园昔王表避乱居此山依之者数千
- 虹县逢无斁二首二
-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 和胡戢七首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和二叔父少监入馆见赐诗
-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 和王仲甫病暑
- 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 东皋十首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返迷辞
- 次韵毅父户部兄游栖岩寺
- 黄河
- 寄怀八弟三首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赴蒲道中寄洛倅王定国
- 赴元老刘园之集呈十二朝请十五推官二叔父兼
- 和胡戢七首
- 次韵棠美述志
- 和关彦远雪
- 次韵四叔父寄贺二叔父少监入馆并见寄诗
-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 次韵太学黄博士冕仲同考试作
- 次韵张着作文潜休日不出二首
-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
- 和雒酒十二弟见降羌赴阙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 二十八舍歌
- 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 次韵孔著作常父馆中喜雪
- 复至凝祥池上
- 答闳中顺之
- 次韵张着作文潜饮王舍人才元家时坐客户部李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二
- 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
- 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
- 次韵信倅练定梦雪中过王侍郎
- 次韵李秬酴醾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一
- 次韵文潜忆杨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饮作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五
-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
- 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
- 次韵履常见贻
- 感兴
-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眼
- 东皋十首
- 泊舟山阳偶题
- 醉落魄/一斛珠
- 吴松道中二首
- 次韵李秬赏花
- 冰玉堂辞
- 答刘季孙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
- 洞仙歌·裙芳老尽
- 次韵李秬梅花
-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
- 罢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
- 忆少年·无穷官柳
- 出城三首
- 渔家傲
-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清平乐
- 呈毅父提刑
- 虞美人(用韵答秦令)
- 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
- 虞美人(代内)
- 一丛花
- 金凤钩·春辞我向何处
- 满庭芳(忆庐山)
- 生查子
- 宴桃源/如梦令
- 离亭宴(次韵吊豫章黄鲁直)
- 千秋岁
-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 摸鱼儿·东皋寓居
- 摸鱼儿·东皋寓居
- 盐角儿·亳社观梅
-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 临江仙·信州作
- 临江仙·信州作
- 金凤钩·送春
-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 忆少年·别历下
-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 欲求闲局理旧学作一
-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其一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其二
-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一
- 返迷辞
- 以苍陵谷引水记呈毅父惠诗次韵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五
- 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三
- 少年游
- 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
- 江城子(赠次膺叔家娉娉)
- 安公子(送进道四弟赴官无为)
- 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
- 调笑
-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
- 临江仙(呈祖禹十六叔)
- 诉衷情(同前)
-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 上林春(韩相生日)
- 杨柳枝
- 江神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
- 尾犯(庐山一名碧芙蓉)
- 碧牡丹(焦成马上口占)
- 南歌子
- 梁州令垒韵
- 永遇乐(同前)
- 清平乐
-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 满江红(寄内)
概述
晁补之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晁补之19岁时(《宋史》本传云时年17,误),从父游宦杭州,观览钱塘风物之盛丽,山川之秀异,于是写了《七述》一文。此时,大文学家苏轼正做杭州通判,喜欢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赋。晁补之以《七述》谒见苏轼,苏轼“读之叹曰:‘吾可以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具体原文为“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晁君成诗集引》)
晁补之在诗、文、词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鸡肋集》提要说:“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聚,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逡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又卷一百九十八《晁无咎词》提要云:“其词神姿高秀,与轼可肩随。”胡仔在《苕溪渔隐坐话前集》卷五十一中则特别提出:“余观《鸡肋集》,惟古乐府是共所长,辞格俊逸可喜。”
诗歌成就
晁补之诗以古体为多,七律次之,其诗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遒劲,辞格俊逸。也有失于散缓,散文化倾向较显著。今存词160余首,风格与东坡词相近,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而绮艳语较少。有的篇章气象雄俊,追步东坡,如《摸鱼儿·东皋寓居》、《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等篇,词气慷慨,笔如游龙,为后来名家所竞效,有人认为亦是辛弃疾词所本。晁词时有健句豪语,如“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
他的诗风与张耒接近,而且以乐府诗见长。他的乐府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如《豆叶黄》:蒹葭苍,豆叶黄,南村不见冈,北村十顷强。东家东满箱,西家未上场。豆叶黄,野离离,鼠窟之,兔入畦。豕母从豚儿,豕啼豚咿咿,衔角复衔箕。豆叶黄谷又熟。翁媪衰,?糜粥。豆叶黄,叶黄不独豆。白黍堪作酒,瓠大枣红皱。豆叶黄,穰穰何朊朊,腰镰独健妇,大男往何许?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这是一幅农村的风俗画,它画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负担的沉重。另一首著名的长篇歌行《芳仪怨》,是写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入宋后嫁孙某,又在宋辽战争中被辽圣宋所掳,封为芳仪的悲剧:“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传”,辞句凄宛动人,当时曾传诵一时。
晁补之的词风颇能追步苏轼。如《洞仙歌·填卢仝词》就是效法苏轼的《哨遍》之隐括陶潜的《归去来辞》的。《摸鱼儿·东皋寓居》则被公认为其代表作:“买陂塘,旋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嘴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识破。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幕。”
此词先是描述归来园的清丽景色,充分呈现啸傲风月、寄兴诗酒的意趣襟怀;过片转而悔痛年轻时徒然为馆阁侍臣消磨岁月,接着迭用旧典坐实儒冠误人,一时的荣华显赫也不足恃,总不如归隐高蹈。证诸有关史实及他的生平,就会明白晁补之心中实在是积郁着一股不易消解的愤懑,所以才激出“功名浪语”的反笔,质率径直,酣畅奔泻,以气象的阔大见长,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规范的密丽婉曲。故《气概》卷四说:“无咎词堂庑颇大,人知辛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为后来名家所竞效,其实辛词所本,即无咎《摸鱼儿·东皋寓居》之波澜也。”此外,如《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二首,简直同《摸鱼儿》如出一辙,只不过有些句子情绪更加激切,吐属更为率直发露,犹似骨鲠塞喉,尽出方快。这与含蓄曲幽、婉而不露的流行风格实在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说晁补之属豪放词家,师承苏轼,只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实际上,晁补之全部词章中,伤春惜别、相思忆旧之传统题材的作品仍占约半数之多,并颇具清新蕴藉韵味与柔丽绵邈情调,合乎词的当行本色。如他的《引驾行·梅精琼绽》一词,起首说春光满园,人却独自落泪,中间略事点染,歇拍便揭示出“忆年时,把罗袂”的缘由:全在旧情难忘啊!过片转过笔意呼应,只写了恋人留在印象最深处的一个细微动作,则她的风采便跃然可见。那艳红的樱桃仿佛一根基线,将今春与去春连缀起来,韵华依然,芳姿历历能迹,人竟一去无音讯,当时的离别实出无奈,但此情有谁知,又堪向谁人道呢!全词用铺叙手法,章法缜密不懈,不作大幅度跨跃摇曳,率拙间饶见浑厚气,表现出作为驾驭长调的能力,得益于柳永处实多。
又如《鹧鸪天》,上阕先以“欲上面湖”虚似,暗示蛰居贬地的苦闷,随之点明“还思”齐州风物景光的本旨,见出眷念挚情。下厥慨喟年华渐老去,犹自连蹇仕途,以后纵或有幸重游旧境,只怕也没有当时豪兴了。词中即景言情,于轻歌微吟间透出流连迟回的惆怅,虽淡淡,却余味缭绕不尽,全在情思的厚重真切。
散文成就
其散文成就高于诗,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吴曾认为四学士中,“秦、晁长于议论”,张文潜有“晁论峥嵘走珠玉”之句(《能改斋漫录》卷十一)。他的记叙体散文,如《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等,或即景抒情,描摹真切;或借事寓理,叙议交织,均可看出苏(轼)文的影响。著有《鸡肋集》70卷,其中诗赋23卷,杂著散文47卷,有《四部丛刊》本。
他的散文擅长描绘山林景物,名篇有《照碧堂记》《拱翠堂记》《有竹堂记》等,而以《新城游北山记》最为脍炙人口:“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亦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嘴,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晁氏善于继承柳宗元写山水游记的传统,风格峭刻峻洁,语言凝练简朴。此文可见一斑。
作品集
《宋史·气文志》曾录有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续楚辞》二十卷、《变离骚》二十卷、《鸡肋集》一百卷和《晁补之集》七十卷。这些集子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均遭禁,现存的仅有《鸡肋集》七十集,其中诗赋二十三卷,散文杂著四十七卷,系补之从弟晁谦之于绍兴七年编成刊行于建阳。有明晁瑮本、明嘉靖三十三年重刊宋庆元五年黄汝嘉本、明崇祯八年顾凝远诗瘦阁依宋本重刊本、四部丛刊本。另补之现存一百六十余首,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晁氏琴趣外篇》六卷本、旧钞《鸡肋集词》一卷本、旧钞《晁补之乐府》一卷本、清道光十年晁氏裔孙贻端刊《晁氏丛书》本、涵芬楼刊林大椿七卷本、吴昌绶煦楼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晁氏琴趣外篇》校点本等。
早年经历
晁补之生性聪敏,有很强的记忆力,他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感到很惊奇。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人物的秀丽,写成《七述》一书,带去见杭州的通判苏轼。苏轼原先也想有所感赋,读了他的书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苏轼又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博雅隽永瑰伟很有说服力,超过一般人甚远,以后一定会显名于世,因此人人都知道了晁补之的名字。
进入仕途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晁补之考中进士,参加了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考试,他都第一。宋神宗看了他的文章后说:“这是深于经术的,可以革除现在的浮藻风气。”他被调为澶州的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宋哲宗元祐初年(公元1086年),晁补之任太学正,李清臣推荐并认为他可任馆阁,皇帝召他面试,他被升为秘书省正字,又迁校书郎。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晁补之终因校书郎官奉微薄,不足赡养,乃乞补外官,得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晁补之被召回朝廷后,任著作佐郎。元祐末,绍圣初宋王朝政局大变,用章敦为相、倡绍述之说,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
出知济州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晁补之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当时有一群强盗白天抢劫街巷,晁补之暗中记住他们的姓名,并对他们的行装都记得很清楚。一天,他设宴请客,传召贼曹官,并将捕贼的方法教给他,席间依次斟酒还没有斟完,贼曹官就已经把盗贼全部抓来了,整个府城为此撤除了警戒。
连遭贬职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晁补之犯修神宗实录失实之罪,被降职通判应天府和亳州,到贬所不久,又以岳父杜纯弟杜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为避亲嫌,改差通判亳州(今安徽亳州)。朝廷纷争倾轧继续激烈。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党讫起,再治元祐旧臣。晁补之亦在籍中,被贬监处、信二州(今浙江丽水)盐酒税,乃匆匆赶赴贬所。不料行到丹阳途中,母杨氏夫人病殁,即奉灵柩还乡,服丧家居。元符二年(公元1098年)夏服除,改监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
宦途沉浮
宋徽宗即位,皇太后听政,复用元祐党人。晁补之得遇赦,又召为著作佐郎。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被提升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并兼史馆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之祸起,他为谏官管师仁所弹劾,出知河中府,他在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老百姓都画了他的像进行祭拜。但他又被徙任湖州、密州和果州。大观二年(公元1180年),政局渐有缓和,晁补之先是改提西京崇福宫,又改提举南京鸿庆宫。最后令他回家,他修筑了一座归来园以自娱,自号归来子,忘情于仕途,羡慕陶渊明的为人。宋徽宗大观末年(公元1110年),他才出党籍,复起用为达州的知州,后改知泗州,不久,便逝世,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