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 其一

起个诗意的名字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脩林。幽人起长怀,感此节物深。
揽衣自徘徊,抚剑还悲吟。丈夫各有志,莫作儿曹心。
涉远当疾趋,畏景须就阴。愿言理轻车,去上南山岑。
作者头像
(1152—1221)宋福州闽县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子。少从朱熹学,熹以女妻之。及熹病重,以所著书授干,托传其学。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不拜,归里授徒讲学以终。卒谥文肃。有《勉斋集》。

猜你喜欢

驿附十家村,虽贫尚可存。隔林闻吏语,贷廪落人门。
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山堂兴无际。见团圆月照,洞庭深邃。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高贵。随形应现,鉴物无私,碧霄呈瑞。孤然爽异。辉法界,显灵慧。放清光万道,入户穿窗,皎皎昏蒙普济。愿凡夫,早悟圆明,尽知此理。
盛事推弘正,高才足雁行。丹台函姓字,石鼓筮文章。
管库名伊吕,闭门读老庄。时贤零落尽,天壤一刘郎。
早春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早春时节,南面朝阳的梅枝才开了两三朵花,正好又下了一场雪,我在月下雪地里体味梅花散发的清香味,赏玩梅花洁白的颜色。

南枝:向南的梅枝。弄:赏玩。粉:白色。此处指梅花的白颜色。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那初开的白梅花,浓淡深浅有别,夜雾和月色附着在那色浓的花朵上,犹如笼罩着寒冷的水一般,附着在色淡的花朵上,就像笼罩着明净的沙子一般。

著:附着,穿着。笼:笼罩。

[赏析]

  此诗是通过梅花来歌咏早春的,因为梅花在春天开得最早。首句写梅花之早。“南枝”,因为向阳,所以南枝上的梅花最早开放。“才放”,刚刚开放,也是说花开得早。“两三花”,只开了两三朵花,还是说花开得早。

  次句写花香花色。“雪里”仍然说明花开之早,因为春天到来了,稍晚一点,就没有雪了。“吟香弄粉”是说诗人在雪中仔细吟诵与赏玩着梅花的香气以及花蕊、花瓣的形状与颜色,这四个字显然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些”虽无实在意义,但是起了押韵的作用。

  后两句写梅花开放的环境,它们显然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中的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创造出一种朦胧美,同时又将花、雪、烟、月、水、沙连成一片。诗人不仅欣赏梅花,也欣赏了梅花周围诗情画意的环境。换句话说,诗人在诗情画意的环境里欣赏梅花,自然会别有一番情趣。这两句在对仗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不仅三、四两句相互之间对得非常工整,而且各句又分别采用了句中对的形式,这就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说了个一字师的故事:“时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也,不如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从强调“早”的角度来说,郑谷无疑是正确的,但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从欣赏梅花的角度看,“南枝才放两三枝”既强调了“早”,同时更有观赏价值,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此诗也自有它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76-477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286-287

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缈。
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
有客南来话所思,故人遥枉醉中诗。
暂因微疾须防酒,不是欢情减旧时。
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异端壅正途,榛塞踰千年。
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
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
中岁苦病目,不得深穷研。梁君河东秀,意气凌孤骞。
探道得奥阃,辩说如河悬。所知非苟知,而亦允蹈焉。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