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台前竹木疏,明月台前月影孤。试问当年著书者,二台留得此间无。
猜你喜欢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rǔ)。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tuí)。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cuī)嵬(wéi)。无草不死,无木不萎(wěi)。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夹带阵阵雨。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
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旋转不停息。当年担惊受怕时,你搂我在怀抱里。如今富裕又安乐,将我抛开全忘记。
谷口呼呼风不停,刮过巍巍高山岭。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树木都凋零。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
参考资料: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427页。
维:是。将:方,正当。与:助。女:同“汝”,你。转:反而。
习习:大风声。颓:自上而下的旋风。寘:同“置”。遗:遗忘。
崔嵬:山高峻的样子。
这首诗的主题,旧说大体相同,《毛诗序》说:“《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朱熹也认为是朋友相怨之诗,但他没有将伤友道之绝与刺周幽王硬拉到一起。方玉润《诗经原始》认同朱熹的观点,并力驳《毛诗序》“刺幽王”之说穿凿空泛。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弃妇之诗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虽仍取旧说,但又说:“此诗风格绝类《国风》,盖以合乐入于《小雅》。《邶风·谷风》,弃妇之词。或疑《小雅·谷风》亦为弃妇之词。母题同,内容往往同,此歌谣常例。《后汉·阴皇后纪》,光武诏书云:‘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证此诗早在后汉之初,已有人视为弃妇之词矣。”
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因此她唱出这首诗谴责那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丈夫。
诗歌用风雨起兴,这手法同《邶风·谷风》如出一辙,两首《谷风》诗的主题也完全相同,这大概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最容易触发人们的凄苦之情。被丈夫遗弃的妇女,面对凄风苦雨,更会增添无穷的伤怀愁绪,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叹。
此诗语言凄恻而又委婉,只是娓娓地叙述被遗弃前后的事实,不加谴责骂詈的词句,而责备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谓“怨而不怒”,说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劳动妇女。这也反映了几千年以前,妇女就处在被压迫的屈辱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
四序春还转,重泉夜永藏。有怀空陟岵,无地不沾裳。
列鼎嗟何及,趋庭恨倍长。九原难复作,风木古来伤。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
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不见居人只见村,离家茅屋又黄昏。面前沧海来无际,闻说占城对县门。
每念耆年洛社英,合欢此日见高情。生来已幸逢昌运,老至还欣际圣明。
视草金銮恩独厚,论文玉署兴逾清。乞归未遂春将半,拟奉鸾舆出省耕。
除夕如寒食,人烟禁不炊。袁安谁问死,方朔自啼饥。
野火焦良玉,寒机弃乱丝。白头将暗眼,更望太平时。
桂山漫招隐,桃源何渺茫。何如徂徕松,明堂充栋梁。
君材本是明堂质,昂霄耸壑寥天一。九皋瑞露饶声闻,三径岁寒偕胶漆。
顾我轻尘弱草同,神交万里尺书通。何时九顶南岷下,共听陶家一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