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池一掬满流霞,胜看桃源万树花。琥珀有杯斟夜酒,紫薇无梦扰山家。
看人下奕棋枰响,老我眠云逸兴赊。试问出山谢安石,閒忙谁共计年华。
猜你喜欢
千寻珠树接层城,岳牧如君骨干清。三世宿因酬锦绣,一门閒雅见公卿。
月临雪底成诗画,社号香山是弟兄。万里相投谈五岳,且抛时事不须听。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jiǒng)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fā),疑是经冬雪未销。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迥:远。傍:靠近。
发:开放。经冬:经过冬天。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襟怀洒洒气飘飘,游遍名都岁月遥。花暗燕台春走马,月明淮浦夜吹箫。
华颠相对旧盟在,笑口一开尘虑消。更喜儿郎皆孝秀,入厨甘旨足渔樵。
清樽才了黄花债,又被梅花恼杀人。碎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彻夜苦吟无好语,梦随双月步溪漘。
爱尔翩翩白雪衣,水云深处伴鸥飞。不应既出风尘表,犹有窥鱼一点机。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
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微风吹雨湿栏干,薄雾笼晴事浅寒。
一树红梅墙外发,谁家美丽倩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