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望平芜,流亡满路衢。万山双鬓白,四海一身孤。
闾左兴群盗,宫邻谶五胡。殿前鸣野雉,屋上起城乌。
北海何时接,东门忽已芜。鸡声啼越石,鹃泪感尧夫。
岂料新亭泣,俄惊督亢图。陆沉飞海水,参伐动星墟。
鬼竟谋曹社,人谁入郢都。全燕三日举,空莒一人无。
此水伤鸣犊,何庭哭勃苏。风尘方澒洞,阶地尚泥涂。
猜你喜欢
江碧鸟逾(yú)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碧绿的江水把乌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
参考资料:
1、邓绍基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
2、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
逾:就是愈,更加的意思。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何日:什么时候。归年:回去的时候。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真把人间比梦间。子云亭下叶初丹。炷香纵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
辞北国,入西川。殷勤犹自寄诗篇。便教来世为兄弟,话到今生已惘然。
先人有高栖,遗我端居室。幸无丧志物,塞楹简编集。
皇王植丕训,子氏张万术。闭关断来鞅,庶以究昕夕。
幽泉落窦碎琼声,疑是朝天环佩鸣。
绕寺杉松皆雨露,不应秋叶似恩轻。
何事当庭植海棠,欲乘生气待春光。恰逢轻雨浑如意,若得和风定吐芳。
篱下不堪藏秀质,眼前从此识清香。一樽曾与嘉宾赏,屈指红英在艳阳。
过此一酸辛,行人泪有痕。独残新碧树,犹拥旧朱门。
歌歇云初散,檐空燕尚存。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几度移屋陋巷,兹来倍笑污洼。短槛蜗涎诎曲,颓檐蠹篆槎枒。
门许故人题鸟,壁容稚弟涂鸦。饮酒谁共一斗,读书差羡五车。
春月怀人薜荔,秋风吹梦蒹葭。无榻堪留孺子,有蔬颇类茅家。
霜后老农饷蟹,雨前诗客携茶。矮菊浸浸彭泽,盆荷小小若耶。
未得山栖聊尔,倘云市隐非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