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澄照坐水汀温,中有千夫汗血存。终是閒民耽此乐,半沦属国欲何言。
工农入市祗同化,裨版能军竞自尊。独醒犹堪嗤驵侩,未须乞醢贾胡门。
猜你喜欢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kuī)牧马,不敢过临洮(táo)。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6-207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斗七星:大熊座的一部分。
窥:窃伺。牧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临洮: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这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第一句是起兴,诗人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星,表达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牧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扰活动。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过临洮进行骚扰。
这首诗题为《哥舒歌》,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为他戍边抗敌,保国为民。但是,作者并不从激烈的战斗中直接表现他如何英勇善战,如何机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突出主题。诗的第一句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渲染出来。人民为何赞扬,吐蕃何故畏惧;过去吐蕃长驱直入,如今又为什么“不敢过临洮”,这都是宣扬哥舒翰的赫赫武功。可见这样的描写是很富于启发性的。“哥舒夜带刀”,这个“夜”字是颇有讲究的,它把起兴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巧妙地联系起来了,把赞扬和崇敬之情融注于人物形象之中;同时又将边地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警备神态刻画出来了。“哥舒夜带刀”五个字干净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画像。在那简炼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而给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慑。因此,就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诗的主题来讲,“哥舒夜带刀”比起那种冲锋陷阵的形象更丰富、更传神,更能诱导人们的想象。
这首《哥舒歌》可能是经过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但是它那种朴实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统一的风格,依然显示出民歌的特色。
寂寂僧房半梦中,萧萧修竹四山风。唯应门外苍髯叟,解乱儋州秃鬓翁。
数家烟火自成邻,寂寞荒祠野水滨。坏屋有基馀瓦砾,古坟无主自荆榛。
暄风绿树莺声老,晓雨青郊虎迹新。四月三山山下路,野田犹殿菜花春。
偕老亦既老,所欠惟一死。先行子不惮,继往吾何馁。
小别良可哀,顾此堂下晷。叩棺幸未阖,累唤宁能起。
素衣空辑杖,雪涕随逝水。相从五十年,十日靳我俟。
茫茫望前路,目极天与海。
五天竺国前朝寺,八十三年出世僧。月下眼能看细字,云中手不拄枯藤。
天厨甘露朝朝饭,丈室生花夜夜镫。鹿苑證成无上觉,牛车说破最初乘。
春深又送花间鸟,湖水都消雪后冰。明日远山遥在望,上方台殿翠层层。
风捲黄云浪捲沙,风晴浪息起边笳。奚囊久废寻山句,篱菊偏开索酒花。
自许携尊倾箧笥,虚疑遣使报烟霞。踟蹰令节终难负,斟酌旗亭傍晚赊。
乱离时节别离轻,别酒应须满满倾。
才喜相逢又相送,有情争得似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