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下万松寺,山径落斜曛,路逢山中樵,导我西涧滨,逶迤四五里,始及藏山门。
晚霞云半赤,寒岩枫柏丹。古寺余老屋,山僧鬓已斑。
携手看生圹,圹铭名辈全。撰文李焦明,书丹陈景元。
告归转西偏,高寄亭足观。略如倪迂画,返照疏林间。
相期春正月,重来看雪山。
猜你喜欢
颓云古石秋森森,半椽懒卧西溪深。藏头既白人不识,岩花寒證琉璃心。
石龛如斗凭虚起,一弄丝桐百昌喜。芒忽谁开太古音,木叶夜下琴泉水。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āi)。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
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扫视过去,错落连绵,如同横地而卧。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于天地之间,一气直下,不可撼动,不可遏止。胡应麟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山川的壮观永恒,使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这里是虚写,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不管是在潜江或沙市抑或监利,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谓“非新里”“即旧台”,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非新”对应“即旧”,并不觉得重复,反显出轻巧,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想当年那修筑章华台的楚灵王,云集冠盖里的汉代达官贵人,如今也不过只留下这古迹罢了。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诗人胸中的不平之气,化为了这“身外即浮云”的一声长叹。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是个风物荟萃的地方,而诗人却独独点出“习池风景异”,习家池不仅山清水秀,亭台楼宇华丽,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章家习凿齿的故居,习凿齿为人耿直,著有《汉晋春秋》。据史书记载,“桓温辟为从事,甚器重之,累迁别驾。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而只写出习池的风景奇异,因此瞻仰游玩的人众多。但又没有直说游人众多,而是通过描写“归路”上尘雾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归路满尘埃”句中的“归”字,用得甚为精当,点明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归程。这五个字的结句,描绘出一幅清秋黄昏游人倦归图,制造了一个迷惘令人惆怅的意境。不难想象,远役中的诗人茕茕孑立楼头面对此景,情何以堪。诗人将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心迹两无累,随处有衡门。未闻买山巢许,此语最清真。
尝笑四门博士,送人盘谷归隐,圭角苦嶙峋。我爱陶彭泽,离世不离群。
飞云履,灵寿杖,华阳巾。偶出徜徉荒肆,太息劫灰新。
坐对真人白水,闲数王朝霸代,年历漫纷陈。兰玉看争秀,云构喜长春。
山驿迢迢畏景舒,星轺不肯少踌躇。先之古寺图分袂,故约前驺幸柅车。
雾卷茗瓯分啜罢,风收谈麈赠言馀。虽知暂别非踰月,尚觊邮筒数惠书。
若耶溪上雨声来,秦望山前雾不开。欲渡镜湖寻禹完,苍藤翠木断猿哀。
一夜蟠龙裂翠鳞,土花深护玉精神。
苍寒满树黄昏月,碧老孤根太古春。
姑射香薰荷制好,逋仙青入草衣新。
料应不为天风冷,自恐冰肌受点尘。
铁骨槎牙花四五,虬皮封裹晕烂斑。
极知不似君芳洁,也要相依度岁寒。
独无风雅可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