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寒篱落清霜後,疏影池塘淡月中。
北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
从来遇酒千锺少,此外评花四海空。
惟恨广平风味减,坐看徐庾擅江东。
猜你喜欢
又看中秋月,良宵别思纷。苕溪嗟远嫁,梁苑阻归群。
薄宦猪肝累,长邮马足分。军咨真祭酒,退食更论文。
膏肓有物苦相攻,凭借参苓与术芑。冷热那能驱疟鬼,文章谁可愈头风。
闭门谢客宜冬日,拥被贪眠是老翁。乍放梅花天欲雪,烧残榾柮地炉红。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mǔ)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kān)。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参考资料:
1、张国举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83
豪贵:指地位极其贵显的人。街西:指朱雀门大街以西,地属长安县,多私家名园。一作“新开”。
玉盘:形容白牡丹开得大而美洁。承露:承接甘露。看:意为“观看”,音念平声。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开头写残春时节,富贵之家趋之若鹜争相观赏牡丹。唐代京城长安有一条朱雀门大街横贯南北,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街西属长安县,那里有许多私人名园。每到牡丹盛开季节,但见车水马龙,观者如堵,游人如云。诗作选择“长安”、“街西”作为描写牡丹的背景,自然最为典型。作者描写牡丹花开时的盛景,只用“春残”二字点出季节,因为牡丹盛开恰在春暮。作者并没有着力写紫牡丹的美,甚至没有对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点染,单从“豪贵”对她的态度着笔。豪贵们耽于逸乐,“无日不看花”,桃杏方尽,牡丹又开,正值暮春三月,为“惜春残”,更是对牡丹趋之若鹜。以争赏之众,衬花开之盛,“惜春残”一笔确实收到了比描写繁花似锦更好的艺术效果。次句“争”字用得很妙,不但暗示了牡丹的姿色绝伦,而且突出了赏花者的迷狂之态。
以上使用侧面描写,着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白牡丹的形象刻画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用“玉盘”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承露冷”三字描写花的状态,既是实写夜色中白牡丹花承受着冷露的润泽,更是着意表现白牡丹冰清玉洁的品质。惟其不以秾艳撩人,自甘素淡,方显高雅脱俗。作者正是通过对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不加一句褒贬,不作任何说明,而寓意自显。为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相反,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末句“无人起就月中看”之“无人”,承上面豪贵而言,豪贵争赏紫牡丹,而“无人”看裴给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给事之高洁,朝中竟无人赏识。诗题中特别点出“裴给事宅”,便是含蓄地点出这层意思。
全诗通过紫、白牡丹的对比,赞美白牡丹的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可以说,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诗群里,这首诗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带露的白牡丹花。
仙翰洒壁间,风雨来天外。高词写爱景,妙趣几人会。
阶庭富桂枝,叶叶秋不坠。
月在人千里,君从月下行。不知君远近,惟见月分明。
斜汉垂秋淡,寒蛩泣露清。征旗何所往,疑听夜笳鸣。
柔条还自立,绝色所不鬭。
昂然气格高,下视群卉陋。
童年已切耆英慕,壮岁初陪后乘游。卫幕櫜弓皆广建,梁筵进牍并枚邹。
云台生面丹青古,马鬣新封草木秋。是事公应付蜩甲,苍霞谁见揖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