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重拜郭汾阳,特遣台臣镇大梁。汲黯匡君惟卧治,倪宽饰吏用文章。
大堤日落黄河满,画省春深绿树凉。梁梀全材今属望,早归帝室构明堂。
猜你喜欢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程生河南来,始得河南信。雨散云飞二十年,萍踪梗迹今才定。
却思小孤洲渚边。大江大浪拍战船。将军须髯劲如戟,白石酣歌便醉眠。
我从别来赞画省,芙蓉幕与风尘远。洪武初年自日边,诏许还家老贫贱。
池馆尽付当时人,惟存笔砚伴闲身。刘伶斗内葡萄酒,西子湖头杨柳春。
见人斲轮只袖手,听人谈天只钳口。年过七十发未斑,路涂不辞牛马走。
知尔出镇在洛阳,宫袍健马日煌煌。前骑大旗画罴虎,后骑长戟横雪霜。
我于此事别已久,富贵浮云更何有?鸿雁得便时附书,但问老人平安否?
黄河万里拍天来,列郡仍闻水旱灾。今日漳滨谁史起,稻粱千顷变污莱。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李洞生活的晚唐时代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国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更甚于玄宗;这首诗表面是写唐玄宗的荒政误国,实是针对时政而发的。《唐才子传》说李洞写诗“逼真于岛(贾岛),新奇或过之”。此诗的新颖在于:诗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出之。
骊山是长安著名风景区,山上有华清宫,山脚有华清池。骊山两侧,为东西绣岭,广栽林木花卉,并置高台飞阁,是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游幸玩乐之所。“春日迟迟春草绿”,迟迟,描写阳春的舒缓,可推测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这句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色。在一般情况下,“春草绿”应是一种宜人之色,但用于此刻的登绣岭宫,便给人以“草遮回磴绝鸣鸾”之感,写的却是荒草萋萋的荒凉之境。如果说这句还只是通过对背景的联想才透出了“春草绿”的时代气息,那么,这“野棠开尽飘香玉”的时代气息就更其明显了。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后期迷于声色狗马,讨厌政事,酿成安史之乱。但这些具体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是无法写到一首小诗中去的,诗人便抓住了绣岭野棠来叙述,使读者思而得之,手法新奇。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培训乐队(“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棠梨栽后,未及嫁接,安史之乱起;这些准备嫁接的母本,此后便到处漫生。“野棠”的“野”字,包含了诗人的无限感叹。“开尽”的“尽”字,道出了无限“芳树无人花自落”之慨。“飘香玉”的“飘”字,蕴藏着诗人无限惋惜之情。原为御地之树,变为无主之林;原为笙管之地,变为无人之境;弟子散尽,香玉(棠梨花瓣)惊风;野、尽、飘三字,写出了无限令人感慨的意境。只迷声色,不理国政,梨未成,梦已绝,君主的荒淫享乐带来了无比深重的国灾民难。
尾联写出一位白发老人的举动:“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自玄宗的开元盛日,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犹唱”二字,表面似讥老人爱翻陈年老历,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深远。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诗人寄寓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息。诗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心的真挚感情。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义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颇得游刃骚雅之妙。
匆匆节序问谁知,又值红榴吐艳时。客里看花难觅酒,镫前听雨易成诗。
三江凭吊风云惨,四野荒凉鸟雀悲。欲挽狂澜犹未得,十年淮上老偏师。
兄嫂相从九地游,独遗孩女哭啾啾。丁宁内人勤恤收,古有伯道若知否。
神理茫茫竟莫求,掌中珠失竟莫留。骨肉之恩竟莫酬,此恨百年何人瘳。
庐山董凤曾栽杏,凤岭知微亦种桃。
怕有人来问前古,涧中不肯放渔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