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刹那顷,兴亡瞬息中。当年秦女第,浩劫梵王宫。
翠阁铅华歇,朱门锦绣空。给园与祇树,千古共高风。
猜你喜欢
又名: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zhú)怜光满,披衣觉露滋(zī)。
不堪盈(yíng)手赠,还寝梦佳期。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99-100.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满院长夜漫漫。
颈联“”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尾联“”:“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偷约蓬山客,閒寻芳树蹊。晨葩鲜欲语,春色醉成迷。
艳夺朝霞段,香传冰麝脐。飘然凡境外,初有乳莺啼。
万事休杯酒,高情谁与论。寄语问安者,谨勿过吾门。
昔时俱是一儿童,今日相看两秃翁。
旧约对床心自喜,新诗入梦句仍工。
吾衰已觉身如幻,汝老犹疑气吐虹。
南北相望才数舍,何时更卜一尊同。
县知江海客,白首未忘情。一舫揭斋地,孤云尽日征。
按图神自往,绝羽意难并。风浪何时净,梦魂犹自惊。
客从长安来,良友独无书。
封题数行去,冉冉知何时。
客见故人不,故人宁见思。
客言亦相念,客言亦相思。
贵人多迫剧,庞杂盈公车。
千士一府朝,五日亦来归。
阡陌充九轨,毂击不能驰。
柳蝉不及鸣,槐蚕不及丝。
庭乌不及下,苍蝇不及飞。
见者登龙门,拜者登天衢。
应接不自暇,安知拜者谁。
庭实何煌煌,贽币旅璠玙。
长跽请一盼,仿佛生丰姿。
骏奔铃閤中,佩结堕璜琚。
但言一问君,听者神魂移。
贵人自北斗,君自有南箕。
斗自象斟酌,箕下无糠秕。
乱中窭且贫,音寄空何为。
鲍叔与虞卿,升沉不独俱。
三复因亲言,千秋令人悲。
地僻通三岛,云閒接九疑。遨游能寄傲,检束可酬知。
乞火呼邻叟,焚香宿鍊师。祇愁偏废酒,吟咏不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