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买田,买田忆从延祐年。官出缗钱输里正,要买膏腴最上阡。
不问凶荒岁水旱,岁纳亩粮须石半。农家无收里正偿,卖子卖妻俱足算。
每岁徵粮差好官,米价官收仍助钱。不是军储与官俸,长宁寺内供斋筵。
寺僧食饱毳帽红,不知农耕水旱与荒凶。里正陪粮家破荡,剥肤槌髓愁难穷。
普天之下皆王土,赋税输官作编户。春秋祭祀宗庙中,长宁僧饭真何补。
官买田,台不谏,省不言,不知尧汤水旱日,曾课民粮几千石。
猜你喜欢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了难熬的宫廷生计,又久羁京师不得南归之后,自然便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人生如寄、人生如梦及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反映的是人生的虚幻不真,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寓于世界上的空皮囊而已。虞集的发问并非懵懂,而是十分清醒的明知故问,这种人生如寄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上,所以他做官虽然官至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也坚决地要求回归江南的家乡。
“山中江上总关情”,指的是哪怕是隐居山中或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不能忘却魂牵梦绕的乡关之情。当然,这“山中江上”也代指江南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有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画舟横笛,酒旗招摇,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诗人牵挂着哩。“总关情”指的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乡关之思的落脚点总是倾注在江南故土之上。“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在院中独坐而思、而愁,竟然会埋怨起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身上来了。绕屋的松树长而高,表明诗人居京师此屋已多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更加重诗人乡思的凝重。不仅如此,这松树又毫无理由的总是迎风发声,诗人每每听来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的雨声里。“尽把风声作雨声”的不是松,而是诗人的内心错觉,这种错觉恰恰真切地反映出了诗人愁情的深植与难以驱除。诗人不仅对江南的江山景物关情,即使是北方的草木入眼入耳作声都会使他联想到江南的江涛雨声。可见诗人的乡关之思已使他进入痴迷的状态,成了他的心病。“尽把风声作雨声”也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独坐而思又难解乡愁之时,就连呜咽的松风也被牵连进来,成为诗人的怪罪对象。
诗题为《院中独坐》,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他的这种乡关之思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所藏的家国意识,故借院中的松树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诗人李白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是借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院中独坐》亦从松风中找到寄托的对象,并从风声的倾听中听出江南春雨的消息,其内心的痛楚也超越他个人内心的疆域成为世人可以共鸣的故土家园意识,从而传达出“独坐”的神髓。
阅历风霜岁变更,长镵在手万缘轻。蟾辉照见婆娑影,疑是山妻饷晚耕。
请君勿思家,相将守除岁。谁家守岁同故人,惟我与君开此例。
作诗送岁君有篇,买酒餪岁我有钱。莫嫌苦与岁留连,惜是明朝已隔年。
本恋岁华还恋客,亦惜明年又南北。岁来岁去自无穷,客去客来头渐白。
白头无春风,且映灯花红。灯花落处天拂曙,君起云归岁亦去。
归家马蹄急如飞,家人阑门谇不归。
碧山稀社会,久矣得时清。何意干戈后,未闻歌吹声。
亭台喜如故,草树幸重生。物理无庸问,应怜丘壑情。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琴有涧风声转淡,
诗无僧字格还卑。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先陇松楸浙水东,白云飞处见重峰。琼花乱落乌啼树,雪片平铺马鬣封。
千里关河迷眺目,一天风雨惨愁容。怀英美誉留青史,忠孝期君遣远踪。
菊屋何为者,耽吟呕肺肝。
短衣空自咏,长铗向谁弹。
不计为儒误,唯言得句难。
几人怜此别,把酒不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