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溪南路,窈窕招仙谷。
空堂两道人,残棋映深竹。
一叶响疏篱,双鸦啼高屋。
出门随归人,远烧在山麓。
猜你喜欢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lěi),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lì),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这茫茫的大地既然经过了造物主炉火的冶炼,怎能不带上寒颓衰冷的外观?你看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但只见废弃的兵垒上弥漫着野烟,古台的遗址上树木参天。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参考资料:
1、明道.《中华经典藏书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325页2、(清)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两卷版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399页
大块:大地,大自然。洪炉:造物主的冶炉。垒:用于战守的工事。太行:山脉名,在黄河北,绵亘山西、河南、河北三省。
砺:磨刀石。黄河如带:意谓即使黄河变成了狭窄的衣带,泰山变成细平的磨刀石,国祚依然长久。后人因有“带砺山河”的成语。等是:同样是。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具体的地点已不可详,总之是太行、黄河地区的一所古台,附近还有废弃的军事工事,气象十分荒凉。
上片以“茫茫大块洪炉里”开头,作者并不直接从具体的景观着手,而是扩大到无垠的空间,也就是一片天地洪荒的景象。同样,在点出眼前的废垒遗台时,复用“古今多少”的感慨,又将时间从眼下的登台时分有意识地无限扩展。这种苍茫、深沉的心绪,使读者自然而然体会到作者登临所览的荒败,且意识到此非天然而乃人为,也即是政治和战争所造成的破坏结果。
下片“太行如砺,黄河如带”借用了“带砺山河”的成语,而又是登览的实景,“等是尘埃”便带上了总结和象征的双关意味。从总结的一面说,作者登临之古台台势高拔,迥出地表,远方的太行山脉与黄河长流,都分别变成了小小的磨刀石及细带子,那么处在视野中的人间景物,就更微茫若尘,“等是尘埃”正是一种张大形势的说法。从象征的一面说,“尘埃”微不足道,处在微尘中的世界也不值得去认真看待。既然山河会因人事的兴废而“寒灰”、而“尘埃”,那么时光的流逝、万物的变化又有什么可叹惜的呢。下片的前三句回照空间,后三句回照时间,再度从扩张的境界中充实了上片的感慨。
上马同寻旧路行,风林日暖自无声。此时话别难为语,山水淙淙聒耳鸣。
扶桑日上晓鸡号,玉殿红云拜赭袍。长乐钟声闻去远,太行山色望来高。
宣尼愤乐宁知老,召虎旬宣岂惮劳。九万扶摇心尚在,肯随群雀恋蓬蒿。
原庙躬朝献,高真监孝思。仙源传宝历,乾户产金芝。
火德资生毓,天元固本支。灵华依玉宇,瑞物陋铜池。
大庆同荣茂,甘泉杀等夷。洪休均草木,嘉应在仁慈。
舜举重瞳目,尧开八采眉。祥光斋殿照,喜气辅臣知。
三秀书图牒,千龄保福禧。愿如郊祀乐,志府播声诗。
一更更、滴篷凄雨,天涯人自消受。倦游谙惯江湖味,禁得病怀僝僽。
吟未就。伴孤影幢幢,飐幕镫花瘦。离魂暗逗。又禁火年光,看云心事,迸入夜钟后。
还山约,过了春鹃啼候,轻帆依旧孤负。廿年社燕秋鸿迹,多少泪华沾袖。
君信否。便烧烛联床,不是寻常有。蘋花十亩。要药裹商量,书奁料理,垂老镇厮守。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
雨馀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宋未有天下,坚正臣礼秉。开国百战功,每阵惟雄整。
及侍周幼主,臣心常烱烱。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
死狗莫击尾,此行当系颈。即日辞陛下,尽敌心欲逞。
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
有国三百年,仁义道驰骋。未改祖宗法,天胡肆大眚。
细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天果丧中原,大似裂冠衽。
君诚不独活,臣实无魏丙。失人焉得人,垂戒尝耿耿。
江南无谢安,塞北有王猛。所以戎马来,飞渡巴陵境。
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本期固封疆,谁谓如画饼。
烈火燎昆冈,不辨金玉矿。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嫁与尚书儿,衔署紫兰省。直以才德合,不弃宿瘤瘿。
初结合欢带,誓比日月炳。鸳鸯会双飞,比目愿长并。
岂期金石坚,化作桑榆景。旄头势正然,蚩尤气先屏。
不意风马牛,复及此燕郢。一方遭劫虏,六族死俄顷。
退鹢落迅风,孤鸾吊空影。簪坚折白玉,瓶沉断青绠。
一死空冥府,忧心长炳炳。意坚志不移,改邑不改井。
我本瑚琏器,安肯作溺皿。志节匪转石,气噎如吞鲠。
不作爝火燃,愿为死灰冷。贪生念曲蛾,乞怜羞虎阱。
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领。皇天如有知,定作血面请。
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