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烟迷县,溪湍柳系航。
雉鸣初翳麦,蚕长未眠桑。
地有前朝恨,炉残古庙芗。
空江长漠漠,寒日自荒荒。
竟堕萧何计,仍同项氏亡。
相黥宁作帝,昼锦亦还乡。
严濑终辞汉,箕山不禅唐。
君王千载恨,行客亦凄凉。
猜你喜欢
高诵招魂招屈平,只应沉恨隔浮萍。
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悬殊青艾束,辟兵难望彩丝灵。
灵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
霜寒玉线乱秋衣,叶重花深草气肥。灵药更无人肯饵,素娥应道不如归。
高堂终日雨潺潺,却着重裘尚薄寒。
风雨似秋君莫怪,客愁天色两相关。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
憔悴。更无计。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笠屐安排迟素秋,秋来风雨使人愁。不如草草云林笔,画个秋山作卧游。
闻有归与兴,如何久滞淫。白云遥引目,芳草自知心。
客鬓风霜改,生涯岁月深。移文谢猿鹤,早晚北山岑。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lí)。
山人不照镜,稚(zhì)子道相宜。
戴上了乌纱帽,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
我并不去照镜子,因为小儿子已经说很合适了。
参考资料:
1、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1-122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3-674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
山人:李白自谓。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稚子:稚,幼也。指李白爱子伯禽。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查旧版《辞海》“乌纱”条,谓“古官帽名”,并引《晋书·舆服志》及《唐书·舆服志》作为佐证。说是“古官帽名”,当然无误;但读了此条,失之太简,仍不能使人明白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其实,乌纱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李白既然戴了乌纱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实不然,乌纱帽在唐代与“白接”一样,是一种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诗所写,只是隐处期间的一件小事;并进而论曰:“宋元时代,尚未见将官帽称为‘乌纱帽’,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乌纱帽”小考,《学林漫录》六集)这个结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此诗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戴乌纱帽犹胜白头巾、儿子言辞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图,诗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表达出诗人生活细节、小有情致的隐居生活。
此诗以画面清晰胜,浓墨淡彩,人、物、情浑然一体,透露了诗人脱却山人服、试戴乌纱帽时的喜悦心情,与《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据诗意,此诗略在前,《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