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知音托久要,同声相和更同条。嗟予无用头甘秃,顾子多材尾亦焦。
七尺身长形固美,两翁调古腹空枵。何当共坐虚檐下,握手论心到月高。
猜你喜欢
欲将心事托云和,高辟幽轩远绮罗。好景洽来人似醉,纤私绝处海无波。
天高地迥云烟散,电掣雷轰风雨多。我亦平生耽此趣,把君诗卷重摩挲。
画船捶(chuí)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zūn)空,知君何日同!
画船上的船夫捶着鼓催促着你启程,在高楼上我端着酒想把你留住。是去还是留,真叫人难以抉择,此时西江的潮水将要平息。
江潮时常有,只是我俩从此便南北相隔。今天这酒杯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同饮!
参考资料:
1、思履.宋词三百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0-112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捶鼓:擂鼓,击鼓。把酒:端着酒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樽:酒杯。
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临别依依,行者与送行者,相互留恋,却终于分离。“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送别者为行人设宴饯行,两人别离依依,千言万语说也说不尽,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捶鼓,犹言敲鼓,是开船的信号。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楼上把盏劝酒。“催”,见时间之难以再延。“高楼把酒留君住”,船家已经“催人”了,而这边还在把酒“留”人。为人饯行,按说应该先写“高楼把酒留君住”,之所以倒装,正是为了强调分离时的紧迫感。一”催“一“留”将“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来了,并且带动全篇。“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行者欲去不忍,欲住不能,正左右为难之时,江水就快平潮了,“西江潮欲平”一语包含了无数未尽之言。这两句妙就妙在不直接说是去是留,而是通过江潮涨平的景象来说明答案。江潮涨满之时正是船家趁潮水开航的时候。
下片写别后的怀念。“知君何日同”,表现出难言的相思之情。“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这两句承上片“江潮”而来,说潮水有信,定时起落,而人一旦离去,两人便遥遥相隔再难相见。“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这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结合。词中以回环往复的语言节奏,用来表现依依不舍、绵长深厚的“思致”。将送别之人心中的不舍之情和盘托出,尤为动人。
这是一首惜别词。作者词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劝住对方的眼泪,这种抒写伤离恨别心绪的表现手法,与宋词中写离别时常见的缠绵悱恻、肝肠痛断、难舍难分的情状有所不同。
自爱吾庐僻,能辞长者车。病多常废栉,游倦且逃虚。
开幔过巢燕,摊书走蠹鱼。不缘潘岳拙,那得遂閒居。
倦客出关仍畏暑,居庸回首暮云深。青山环合势雄抱,不见旧时榆树林。
江上孤峰紫翠深,百年天地几登临。秋来雨送三湘色,日落云垂七泽阴。
橘树素封非俗累,桂丛招隐见幽心。勋名岂负烟霞约,兰佩空伤楚客吟。
区区千里为浮名,小隐终惭郑子真。双阙几时瞻北极,万山无处望南闽。
尊前壮士今如梦,胯下真王迹已尘。共俯淮流追往事,玉蟾依旧水粼粼。
行台飞檄敬来王,多少饥膏委路傍。忽见狂人鞭老骥,眼眵成滴背成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