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乘舟秋入吴,貂裘龙剑一身孤。相逢解说齐安事,雪满堂阴尚有无。
猜你喜欢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南溪志游山,五岳造其四。聊复留有馀,衡阳未之至。
归来厌华堂,一隅成小憩。壶公以壶栖,巢父以巢置。
人生苦局龊,耳目限于地。莫夸云梦宽,适增夜郎愧。
南溪具神勇,芒屩百两敝。退之所回车,游行心不悸。
壮观历天涯,老倍添奇气。小阁低于艇,此中正无际。
我来阻淫雨,登阁消清秘。遥望五岳云,茫茫生遐跂。
玉扉双启烂金铺,楼阁玲珑湛玉壶。
一曲《霓裳》看未了,又随白鹤下玄都。
燕公未肯祖虚无,悍俗归仁举国书。
莫道邦人都背德,壁间犹有海潮图。
芳草西郊懒驾车,故人东海忽传书。篇章斗酒期空到,野宿山行计恐疏。
江上放船春水发,灯前弹剑夜堂虚。身名岂合终疏放,辛苦穷年问卜居。
徐卿志恬穆,闇然不自持。虽复兴文藻,要非中所施。
踯躅俦侣间,咸顾私胜之。营卫若千金,一捐不复疑。
青天见河岳,白日回光仪。所遇各自失,焉能强攀跻。
汝往稽剡滨,高视浮云驰。余复白驹篇,太息不成辞。
各戴头颅万里行,九州无处可偷生。上尊犹拜养牛赐,五鼎先看福鹿烹。
断狱总应名国贼,犯颜犹记与天争。伤心祸首兼戎首,万骨虽枯恨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