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成隆德变,时事已焉哉。大算纵横失,中兴翅翼摧。
自天生有血,出世战成灰。二士殉皆去,孤忠兀不回。
和戎羞五利,骂贼愤三灾。莽莽冲星剑,萧萧筑将台。
秦庭七日哭,宋玉九秋哀。只为麒麟绝,何年绘画来。
猜你喜欢
茅舍槿(jǐn)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gū)叶长,水葓(hóng)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gá)轧鸣梭穿屋。
茅草的房,槿木的篱,一条弯弯的小溪,鸡犬各踞南北在自由嬉戏。茭白摇着长长的绿叶,蕹菜开满了小花,门外的溪水,涨满了春的浓绿。听织机响处,轧轧声急。欢快的梭鸣穿透屋墙,唱着农家的田园曲。
参考资料:
1、钱国莲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183.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566-567.
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80-181.
槿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槿,落叶灌木。溪曲:小溪弯曲处。菰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中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作蔬菜。水葓:即蕹菜,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茎中空,亦称空心菜。绿:一作“渌”。听织:听织布声。促:急促。轧轧:象声词。
孙光宪生长在五代的后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学,博通经史。这首《风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作品所展现的,是一幅水乡农村的风俗画。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一个最大特色,是准确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水乡农村的环境、景物以及生活内容,用简练朴素的语言加以描绘。在一条小溪的拐弯处,一带的槿(音“仅”,一种落叶灌木)篱掩映着几间茅屋。春天已经到来了,溪边浅水中,菰叶长,水葓(音“洪”,一种水草)开,春波荡漾。这是一个安恬宁静的处所,作者又在这幅画面上配上了动态与音响:屋外鸡犬往来觅食,屋内纺车声响轧轧传出。词中虽然未曾出现人物,但我们已能感受到这农家忙碌的气氛了。全词取材选景的角度和处理都很得当。加之笔墨经济,色调简淡,动静协调,更具有浓郁的农家风味。
在孙光宪之前,文人词中写到农村的,只有刘禹锡的一首《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而在孙光宪之后,苏轼曾写有农村词《浣溪沙》五首,辛弃疾则更有数十首之多。农村词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孙光宪的这首农村词,与他前后绝大部分的农村词一样,都未曾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毕竟以这首词填补了五代词中农村词的空白,与他的描写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河传》、边塞征战的《酒泉子》等词一起,在题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远逼江垠傍海壖,落帆多是两来船。
县庭无讼乡闾富。岁岁加收常熟田。
十载紫薇郎,长随玉辇傍。忽辞汉天子,去谒诸侯王。
梦渚陪游猎,兰台佐羽觞。子虚今在楚,作赋有辉光。
嵌空亦借跂乌光,万里灵晖互短长。玉乳分香来石罅,芥舟潜影度坳堂。
烟霞暂可栖凡鸟,松菊能无恋故乡。我有月瓢轻一尾,石桥曾掬几分凉。
月明如昼。占断小楼供把酒。入眼人人。如月精神更有情。
大家休睡。留到天明和月醉。生怕醒来。月到波心忆酒媒。
岁旦值庚午,已有旱暵忧。
甲申与甲子,仍更雨不收。
岂惟主夏旱,还虑麦不收。
农占吁可畏,使我生春愁。
我今安静退,身外百无求。
止愿年谷熟,高枕卧林丘。
时时与亲友,尊酒相献酬。
天意今乃尔,一饱未易谋。
众人忧饿死,我能独乐不。
念此不成寐,中夜涕泗流。
无所用吾力,止望天赐休。
天不绝民命,会见大有秋。
一望平皋翠雨流,虚堂睥睨碧沙头。湘江兰芷明于玉,泽国楼台迥似秋。
坐里芙蓉开列嶂,尊前瑶草散芳洲。玺书无奈频催起,猿鹤窥人怅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