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诗
1/1000+页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娣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故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顑颔。诼谣謑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委金钿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况乃金天属节,白帝司时,孤衾有梦,空室无人。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露阶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萎。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芳枉待。抛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褶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
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陟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近抛孤柩。及闻蕙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
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据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乃歌而招之曰:
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望伞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傍耶?驱丰隆以为庇从兮,望舒月以临耶?听车轨而伊轧兮,御鸾鹥以征耶?闻馥郁而薆然兮,纫蘅杜以为纕耶?炫裙裾之烁烁兮,镂明月以为珰耶?借葳蕤而成坛畤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文瓠瓟以为觯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瞻云气而凝盼兮,仿佛有所觇耶?俯窈窕而属耳兮,恍惚有所闻耶?期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予于尘埃耶?倩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冀联辔而携归耶?余中心为之慨然兮,徒噭噭而何为耶?卿偃然而长寝兮,岂天运之变于斯耶?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又奚化耶?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来兮止兮,卿其来耶?
若夫鸿蒙而居,寂静以处,虽临于兹,余亦莫睹。搴烟萝而为步障,列苍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贪眠,释莲心之味苦。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弄玉吹笙,寒簧击敔。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龟呈洛浦之灵,兽作咸池之舞。潜赤水兮龙吟,集珠林兮凤翥。爰格爰诚,匪簠匪莒。发轫乎霞城,还旌乎玄圃。既显微而若通,复氤氲而倏阻。离合兮烟云,空蒙兮雾雨。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月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怅望,泣涕彷徨。人语兮寂历,天籁兮篔筜。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呜呼哀哉!尚飨!
千秋万岁太平年,芙蓉桂花飘香月,无可奈何伤怀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百花蕊为香,冰鲛縠为帛,取来沁芳亭泉水,敬上枫露茶一杯。这四件东西虽然微薄,姑且借此表示自己一番诚挚恳切的心意,将它放在白帝宫中管辖秋花之神芙蓉女儿的面前,而祭奠说:
我默默思念:姑娘自从降临这污浊的人世,至今已有十六年了。你先辈的籍贯和姓氏,都早已湮没,无从查考,而我能够与你在起居梳洗、饮食玩乐之中亲密无间地相处,仅仅只有五年八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啊!
回想姑娘当初活着的时候,你的品质,黄金美玉难以比喻其高贵;你的心地,晶冰白雪难以比喻其纯洁;你的神智,明星朗日难以比喻其光华;你的容貌,春花秋月难以比喻其娇美。姊妹们都爱慕你的娴雅,婆妈们都敬仰你的贤惠。
可是,谁能料到恶鸟仇恨高翔,雄鹰反而遭到网获;臭草妒忌芬芳,香兰竟然被人剪除。花儿原来就怯弱,怎么能对付狂风?柳枝本来就多愁,如何禁得起暴雨?一旦遭受恶毒的诽谤,随即得了不治之症。所以,樱桃般的嘴唇,褪去鲜红,而发出了呻吟的声音;甜杏似的脸庞,丧失芳香,而呈现出憔悴的病容。流言蜚语,产生于屏内幕后;荆棘毒草,爬满了门前窗口。哪里是自招罪愆而丧生,实在乃蒙受垢辱而致死。你是既怀着不尽的忧忿,又含着无穷的冤屈呵!高尚的品格,被人妒忌,闺女的愤恨恰似受打击被贬到长沙去的贾谊;刚烈的气节,遭到暗伤,姑娘的悲惨超过窃神土救洪灾被杀在羽野的鲧。独自怀着无限辛酸,有谁可怜不幸夭亡?你既像仙家的云彩那样消散,我又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无法知道聚窟洲的去路,从哪里来不死的神香?没有仙筏能渡海到蓬莱,也得不到回生的妙药。
你眉毛上黛色如青烟缥缈,昨天还是我亲手描画;你手上的指环已玉质冰凉,如今又有谁把它焐暖?炉罐里的药渣依然留存,衣襟上的泪痕至今未干。镜已破碎,鸾鸟失偶,我满怀愁绪,不忍打开麝月的镜匣;梳亦化去,云龙飞升,折损檀云的梳齿,我便哀伤不已。你那镶嵌着金玉的珠花,被委弃在杂草丛中,翡翠发饰落在尘土里,被人拾走。鳷鹊楼人去楼空,七月七日牛女鹊桥相会的夜晚,你已不再向针眼中穿线乞巧;鸳鸯带空馀断缕,哪一个能够用五色的丝线再把它接续起来?
况且,正当秋天,五行属金,西方白帝,应时司令。孤单的被褥中虽然有梦,空寂的房子里已经无人。在种着梧桐树的台阶前,月色多么昏暗!你芬芳的魂魄和美丽的姿影一同逝去;在绣着芙蓉花的纱帐里,香气已经消散,你娇弱的喘息和细微的话语也都灭绝。一望无际的衰草,又何止芦苇苍茫!遍地凄凉的声音,无非是蟋蟀悲呜。点点夜露,洒在覆盖着青苔的阶石上,捣衣砧的声音不再穿过帘子进来;阵阵秋雨打在爬满了薜荔的墙垣上,也难听到隔壁院子里哀怨的笛声。你的名字尚在耳边,屋檐前的鹦鹉还在叫唤;你的生命行将结束,栏杆外的海棠就预先枯萎。过去,你躲在屏风后捉迷藏,现在,听不到你的脚步声了;从前,你去到庭院前斗草,如今,那些香草香花也白白等待你去采摘了!刺绣的线已经丢弃,还有谁来裁纸样、定颜色?洁白的绢已经断裂,也无人去烧熨斗、燃香料了!
昨天,我奉严父之命,有事乘车远出家门,既来不及与你诀别;今天,我不管慈母会发怒,拄着杖前来吊唁,谁知你的灵柩又被人抬走。及至听到你的棺木被焚烧的消息,我顿时感到自己已违背了与你死同墓穴的誓盟。你的长眠之所竟遭受如此的灾祸,我深深惭愧曾对你说过要同化灰尘的旧话。
看那西风古寺旁,青燐徘徊不去;落日下的荒坟上,白骨散乱难收!听那楸树榆木飒飒作响,蓬草艾叶萧萧低吟!哀猿隔着雾腾腾的墓窟啼叫,冤鬼绕着烟蒙蒙的田塍啼哭。原来以为红绡帐里的公子,感情特别深厚,现在始信黄土堆中的姑娘,命运实在悲惨!我正如汝南王失去了碧玉,斑斑泪血只能向西风挥洒;又好比石季伦保不住绿珠,这默默衷情惟有对冷月倾诉。
啊!这本是鬼蜮阴谋制造的灾祸,哪里是老天妒忌我们的情谊!钳住长舌奴才的烂嘴,我的诛伐岂肯从宽!剖开凶狠妇人的黑心,我的愤恨也难消除!你在世上的缘分虽浅,而我对你的情意却深。因为我怀着一片痴情,难免就老是问个不停。
现在才知道上帝传下了旨意,封你为花宫待诏。活着时,你既与兰蕙为伴;死了后,就请你当芙蓉主人。听小丫头的话,似乎荒唐无稽,以我浊玉想来,实在颇有依据。为什么呢?从前唐代的叶法善就曾把李邕的魂魄从梦中摄走,叫他写碑文;诗人李贺也被上帝派人召去,请他给白玉楼作记。事情虽然不同,道理则是一样的。所以,什么事物都要找到能够与它相配的人,假如这个人不配管这件事,那岂不是用人太滥了吗?现在,我才相信上帝衡量一个人,把事情托付给他,可谓恰当妥善之极,将不至于辜负他的品性和才能。所以,我希望你不灭的灵魂能降临到这里。我特地不揣鄙陋粗俗,把这番话说给你听,并作一首歌来招唤你的灵魂,说:
天空为什么这样苍苍啊!是你驾着玉龙在天庭邀游吗?大地为什么这样茫茫啊!是你乘着象牙的车降临九泉之下吗?看那宝伞多么绚烂啊!是你所骑的箕星和尾星的光芒吗?排开装饰着羽毛的华盖在前开路啊!是危星和虚星卫护着你两旁吗?让云神随行作为侍从啊!你望着那赶月车的神来送你走吗?听车轴咿咿呀呀响啊!是你驾驭着鸾凤出游吗?闻到扑鼻的香气飘来啊!是你把杜蘅串联成佩带吗?衣裙是何等光彩夺目啊!是你把明月镂成了耳坠子吗?借繁茂的花叶作为祭坛啊!是你点燃了灯火烧着了香油吗?在葫芦上雕刻花纹作为饮器啊!是你在酌绿酒饮桂浆吗?抬眼望天上的烟云而凝视啊!我仿佛窥察到了什么;俯首向深远的地方而侧耳啊!我恍惚倾听到了什么。你和茫茫大士约会在无限遥远的地方吗?怎么就忍心把我抛弃在这尘世上呢!请风神为我赶车啊!你能带着我一起乘车而去吗?我的心里为此而感慨万分啊!白白地哀叹悲号有什么用呢?你静静地长眠不醒了啊!难道说天道变幻就是这样的吗?既然墓穴是如此安稳啊!你死后又何必要化仙而去呢?我至今还身受桎梏而成为这世上的累赘啊!你的神灵能有所感应而到我这里来吗?来呀,来了就别再去了啊!你还是到这儿来吧!
你住在混沌之中,处于寂静之境;即使降临到这里,也看不见你的踪影。我取女萝作为帘幕屏障,让菖蒲象仪仗一样排列两旁。还要警告柳眼不要贪睡,教那莲心不再味苦难当。素女邀约你在长满桂树的山间,宓妃迎接你在开遍兰花的洲边。弄玉为你吹笙,寒簧为你击敔;召来嵩岳灵妃,惊动骊山老母。灵龟象大禹治水时那样背着书从洛水跃出,百兽象听到了尧舜的咸池曲那样群起跳舞。潜伏在赤水中呵,龙在吟唱;栖息在珠林里呵,凤在飞翔。恭敬虔诚就能感动神灵,不必用祭器把门面装潢。你从天上的霞城乘车动身,回到了昆仑山的玄圃仙境。既像彼此可以交往那么分明,又忽然被青云笼罩无法接近。人生离合呵,好比浮云轻烟聚散不定,神灵缥缈呵,却似薄雾细雨难以看清。尘埃阴霾已经消散呵,明星高悬;溪光山色多么美丽呵,月到中天。为什么我的心如此烦乱不安?仿佛是梦中景象在眼前展现。于是我慨然叹息,怅然四望,流泪哭泣,留连彷徨。人们呵,早已进入梦乡;竹林呵,奏起天然乐章。只见那受惊的鸟儿四处飞散,只听得水面上鱼儿喋喋作响。我写下内心的悲哀呵,作为祈祷,举行这祭奠的仪式呵,期望吉祥。悲痛呵,请来将此香茗一尝!
参考资料:
1、兰东辉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379-385.
2、蔡景仙主编.《红楼梦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289-294.
3、蔡景仙主编.《红楼梦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294-303.厦门市革委会通联站合编.红楼梦评论资料:厦门大学中文系资料室,1975:244-249.
诔(léi):谥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诔文: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相当于后世的致悼辞或哀悼死者的文章,也简称为“诔”。维太平不易之元:诔这一文体的格式,开头应当先交代年月日。作者想脱去“伤时骂世”“干涉朝廷”的罪名,免遭文字之祸,称小说“无朝代年纪可考”,不得已,才想出这样的名目。第十三回秦可卿的丧榜上书有“奉天永建太平之国”十四回出殡的铭旌上也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等字样。表面上彷佛都是歌颂升平,放在具体事件环境中,恰恰又成了绝妙的嘲讽。维,语助词。元,纪年。蓉桂竞芳之月:指农历八月。
冰鲛之縠(hú):传说鲛人居南海中,如鱼,滴泪成珠,善机织,所织之绡,明洁如冰,暑天令人凉快,以此命名。縠,有皱纹的纱。“冰鲛之縠”与下文的“沁芳之泉”“枫露之茗”都见于小说情节之中。白帝:五行之说:古人以百物配五行(金木水火土)。如春天属木,其味为酸,其色为青,司时之神就叫青帝;秋天属金,其味为辛,其色为白,司时之神就叫白帝,等等。故下文有“金天属节,白帝司时”等语。抚司:管辖。
曩(nǎng):从前,以往。“其为质”四句:仿效唐代诗人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中语:“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媖娴(yīngxián):美好文雅。媖,女子美好。娴,文雅。
“孰料”二句:诔文用了许多《楚辞》里的词语,大半都寄托着作者的爱憎。如“鹰鸷”用《离骚》的“鸷鸟(猛禽,鹰属)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圆)之能周(相合)兮,夫孰(怎能)异道而相安?”原为屈原表达与楚国贵族抗争的不屈精神;与此相反,“鸠鸩”之类恶鸟就表示那股黑暗势力,因为鸠多鸣,像人话多而不实;鸩传说羽毒,能杀人。其它如下文中作为香花的“茞兰”“蘅杜”,作为恶草的“薋葹”,也表示这两种力量的对立。“顑颔”则表示屈原受到压抑而憔悴,“诼谣”则表示黑暗势力搞阴谋诡计。又如一些讲车仗仪卫的用语,像“玉虬”“瑶象”和“丰隆”“望舒”等,也都是美好的事物和明洁正道的神祇,用来表现屈原“志洁行芳”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曹雪芹在此用以表现自己对叛逆的女奴与恶浊势力进行斗争的同情,同时又寄托着自己对当时现实黑暗政治的不满。罦罬(fúzhuó),捕鸟的网,这里是被网捕获的意思。薋葹(císhī):苍耳和蒺藜,泛指恶草。臭(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茝(chǎi)兰:香草。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鉏(chú):可编席的草。即“锄”。蛊虿(gǔchài):害人的毒虫,这里是阴谋毒害人的意思。蛊,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一起,使互相咬杀,最后剩下不死的叫蛊,以为可用来毒害人。虿,是古书中说的蝎子一类毒虫。膏肓(huāng):心以下横膈膜以上的部分。古人以为病进入这个部位就无法医治(见《左传·成公十年》)。疚(jiù),疾病。顑颔(kǎnhàn):因饥饿而面色干黄憔悴。诼(zhuó)谣:造谣中伤。謑(xī)诟:嘲讽辱骂。户牖(yǒu):门和窗户。牖,窗户。“岂招尤”二句:程高本中此二句被删去。招尤则替,自招过失而受损害。替,废。攘诟,蒙受耻辱(语出《离骚》)。忳(tún):忧郁。《离骚》:“忳郁邑余侘傺兮。”幽沉:指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怨恨。罔屈:冤屈。罔,不直为罔。长沙:指贾谊,汉文帝时著名政治家。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王侯权势,年纪很轻就担任朝廷里的重要职务。后来受到权贵排斥,被贬逐为长沙王太傅(辅佐官),岁就郁郁而死。后人常称他贾长沙。“直烈”二句:古代神话:禹的父亲鲧(gǔn)没有天帝的命令,就擅自拿息壤(一种可以生长不息的神土,能堵塞洪水)治洪水,天帝就叫祝融将他杀死在羽山的荒野(据《山海经·海内经》)。屈原在《离骚》中说“鲧婞(xìng,倔强)直以亡身兮”,大胆肯定了鲧的耿介正直。“直烈”正是用了屈原的话;也正因为鲧是男子,所以诔文引来与芙蓉女儿相比,以反衬“巾帼”遭遇之惨甚于男子,与上一句引贾谊同。小说的续补者传统观念很深,像历来极大多数封建士大夫一样,把窃神土救洪灾的鲧和头触不周山的共工这一类具有斗争性反抗性的人物看作坏人,将原稿这一句改为“贞烈遭危,巾帼惨于雁塞”(程高本),换成王昭君出塞和亲事。这一改,不仅有碍文理,且在思想性上也削弱了原稿中的叛逆精神。“洲迷”二句:传说西海中有聚窟洲,洲上有大树,香闻数百里,叫做返魂树,煎汁制丸,叫做振灵丸,或名却死香,能起死回生(见《十洲记》)。迷,迷失方向,不知去路。“海失”二句:传说东海中蓬莱仙岛上有不死之药,秦代有个徐福,带了许多童男女入海寻找,一去就没有回来。槎,筏子,借作船义。又海上有浮灵槎泛天河事,乘槎游仙的传说,见于《博物志》:银河与海相通,居海岛者,年年八月定期可见有木筏从水上来去。有人便带了粮食,乘上木筏而去,结果碰到了牛郎织女。这里捏合而用之。
倩:请人替自己做事。“镜分”二句:传说罽(jì)宾(汉代西域国名)王捉到鸾鸟一只,很喜欢,但养了三年它都不肯叫。听说鸟见了同类才鸣,就挂一面镜子让它照。鸾见影,悲鸣冲天,一奋而死。后多称镜为鸾镜(见《异苑》)。又兼用南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夫妻乱离中分别,各执破镜之半,后得以重逢团圆事(见《古今诗话》)。麝月,巧用丫头名,谐“射月”,同时指镜。奁(lián),女子盛梳妆用品的匣子。“梳化”二句:晋人陶侃悬梭于壁,梭化龙飞去(见《异苑》)。这里可能是曹雪芹为切合晴雯宝玉的情事而改梭为梳的。檀云,丫头名,也是巧用。檀云之齿,檀木梳的齿。麝月檀云,一奁一梳,皆物是人非之意。注:(檀云:首见第二十四回,贾宝玉的丫环。她的故事可能在作者早期增删《石头记》时即已略去,故作品仅第二十四回三十四回五十二回简单地提及她,但在宝玉的诗文中,却留下了这些故事的蛛丝马迹,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这应该是宝玉檀云晴雯三人之间的一段小纠纷或小插曲,第二十三回《夏夜即事》:“室霭檀云品御香。”看来,初稿的二十三回之前,还有檀云焚香的故事。)“委金”二句:谓人已死去,首饰都掉在地上。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钿(diàn),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翘(qiáo),古代妇女的发饰。“楼空”二句:《荆楚岁时记》:“七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鳷鹊,汉武帝所建的楼观名,这里指华丽的楼阁。与“七夕之针”连在一起,可能由李贺《七夕》诗“鹊辞穿线月”联想而来,但鳷鹊与鹊不是同一种鸟。另:鳷鹊为汉章帝时条支国进贡的异鸟,王嘉《拾遗记·后汉》:“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来贡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语。”带断鸳鸯:比喻情人分离。可能用唐人张祜诗:“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五丝之缕:指七夕所结之“彩缕”。又王嘉《拾遗记》:“因祗之国,其人善织,以五色丝内于口中,手引而结之,则成文锦。”晴雯工织,用此亦合。
蒹葭(jiānjiā):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女子的爱慕和想念。不度寒砧:这里是说人已死去,不再有捣衣的砧声传来。度,传。寒砧,古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称寒砧。砧,捣衣石。怨笛:《晋书·向秀传》:向秀跟嵇康吕安很友好。后嵇吕被杀,向秀一次经过这两个人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声音嘹亮,向秀非常伤感,写了一篇《思旧赋》。后人称这个故事为“山阳闻笛”。又唐人小说《步飞烟传》里有“笛声空怨赵王伦”的诗句,说的是赵王因索取石崇家的吹笛美人绿珠未成而陷害石崇一家的事,诔文可能兼用此事。鹦鹉:与下文中的海棠捉迷斗草等皆小说中情节,有的原不属晴雯,如鹦鹉写在潇湘馆,有的是广义的,如捉迷即可指晴雯偷听宝玉在麝月前议论她事。银笺:白纸。与上句“抛残绣线”联系起来,当指刺绣所用的纸样。彩缕:庚辰本作“彩缮”,有误;程乙本作“彩袖”,当是臆改。今从戚序本。“金斗”句:语用秦观《如梦令》“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句。
柱杖:说自己带病前往,因哀痛所致。近抛:路虽近而不能保住的意思,与上句“远涉”为对。程乙本作“遣抛”,戚序本作“遽抛”,庚辰本缺字。今从乾隆抄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及闻”四句:意谓宝玉不能与芙蓉女儿化烟化灰,对因此而将受到讥诮和非议感到惭愧。槥(huì)棺,棺材。槥,古代一种小棺材。燹(xiǎn):野火。引申为烧。共穴之盟,死当同葬的盟约。穴,墓穴。椁(guǒ),棺外的套棺。迨(dài),及。同灰,李白《长干行》:“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本谓夫妇爱情之坚贞。宝玉曾说过将来要和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一同化烟化灰。
尔乃:发语词。赋中常见,不能解作“你是”。下文“若夫”也是发语词。淹滞青燐:青色的燐火缓缓飘动。骨中磷质遇到空气燃烧而发的光,从前人们误以为鬼火。圹(kuàng):坟墓。塍(chéng):田间的土埂。汝南泪血:宝玉以汝南王自比,以汝南王爱妾刘碧玉比晴雯。《乐府诗集》有《碧玉歌》引《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梁元帝《采莲赋》:“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汝南碧玉与石崇绿珠同时并用,始于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梓泽馀衷:用石崇绿珠事。《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诈称皇帝的命令)收(捕)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武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石崇有别馆在河阳的金谷,一名梓泽。作者同时人明义《题红楼梦》诗:“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也用石崇的典故。这除了有亲近的女子不能保全的思想外,尚能说明灾祸来临与政治有关,诔文正有着这方面的寄托。
蜮(yù):传说中水边的一种害人虫,能含了沙射人的影子,人被射后要害病。《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陆德明释文:“(蜮)状如鳖,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曰射人影。”这里指用阴谋诡计暗害人的人。箝:同“钳”,夹住,引申为封闭。《庄子·胠箧》:“箝扬墨之口。”诐(bì)奴:与下句的悍妇都指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一伙迎上欺下狗仗人势的奴才管家们。小说中曾写她们在王夫人前进谗言,“治倒了晴雯”。诐,奸邪而善辨,引申为弄舌。惓(quán)惓:同“拳拳”,情意深厚的意思。
垂旌:用竿挑着旌旗,作为使者征召的信号。待诏:本汉代官职名。这里是等待上帝的诏命,即供职的意思。叶法善摄魂以撰碑:相传唐代的术士叶法善把当时有名的文人和书法家李邕的灵魂从梦中摄去,给他的祖父叶有道撰述并书写碑文,世称“追魂碑”(见《处州府志》)。李长吉被诏而为记:李长吉,即李贺。唐代诗人李商隐作《李长吉小传》说,李贺死时,他家人见绯衣人驾赤虬来召李贺,说是上帝建成了白玉楼,叫他去写记文。还说天上比较快乐,不像人间悲苦,要李贺不必推辞。陟降:陟是上升,降是下降。古籍里“陟降”一词往往只用偏义,或谓上升或谓下降。这里是降临的意思。
玉虬(qiú):白玉色的无角龙。后文的“鹥”(yī)是凤凰。屈原《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穹窿:天看上去中间高,四方下垂像篷帐,所以称穹窿。瑶象:指美玉和象牙制成的车子。屈原《离骚》:“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箕尾:箕星和尾星,和下文的虚危都是属于二十八宿星座的名称。古代神话,商王的相叫傅说(悦),死后精神寄托于箕星和尾星之间,叫做“骑箕尾”(见《庄子·大宗师》)。这里隐指芙蓉女儿的灵魂。丰隆:神话中的云神(一作雷神)。下句中的“望舒”为驾月车的神。后文的“云廉”即“飞廉”,是风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又“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之“望”,在诔文中兼作动词用。薆(ài):盛。纫蘅杜以为纕(xiāng):把蘅纕杜等香草串连起来作为身上的佩带。纕,佩带。《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珰:耳坠子。古乐府《焦仲卿妻》:“耳著明月珰。”葳蕤(wēiruí):花草茂盛的样子。畤(zhì):古时帝王祭天地五帝之所。檠(qíng)莲焰:在灯台里点燃起莲花似的灯焰。檠,灯台。烛兰膏:烧香油。瓟瓠(bóhú):葫芦之类瓜,硬壳可作酒器。程乙本作“瓠瓟”,今依脂本顺序。《广韵》:“瓟瓠可为饮器。”瓠,庚辰戚序本作“匏”,这是“瓠”的别写。觯斝(zhìjiǎ):古代两种酒器名。醽醁(línglù):美酒名。窈窕:深远貌。汗漫:古代传说:有个叫卢敖的碰到名叫若士的仙人,向他请教,若士用“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的理由拒绝了他的请求(见《淮南子·道应训)。汗漫是一个拟名,寓有混混茫茫不可知见的意思。九垓,即九天。夭阏(è):亦作“夭遏”,阻挡。窀穸(zhūnxī):墓穴。反其真:返回到本源,指死(语出《庄子·大宗师》)。悬附:“悬疣附赘”的简称,指瘤和瘾肉,是身体上多余的东西。《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这是厌世主义的比喻。灵:灵魂,指晴雯的灵魂。格:感通。嗟来:招唤灵魂到来的话。《庄子·大宗师》:“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桑户,人名,他的朋友招他的魂时这样说。
搴(qiān):拔取。柳眼:柳叶细长如眼,所以这样说。莲心:莲心味苦,古乐府中常喻男女思念之苦,并用“莲心”谐音“怜心”。素女:神女名,善弹瑟(见《史记·封禅书》)。宓(fú)妃:传说她是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弄玉吹笙: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笙,嫁与萧史,萧善吹箫,能作凤鸣,后引来凤凰,夫妻随凤化仙飞去(见汉代刘向《列仙传》及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寒簧:仙女名,偶因一笑下谪人间,后深海而复归月府(见明代叶绍袁《午梦堂集·续窈闻记》)。洪升《长生殿》借为月中仙子。敔(yǔ):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如一只伏着的老虎。嵩岳之妃:指灵妃。《旧唐书·礼仪志》:武则天临朝时,“下制号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夫人为灵妃”。韩愈《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可知灵妃也是善于吹笙的。骊山之姥(mǔ):《汉书·律历志》中说殷周时有骊山女子为天子,才艺出众,所以传闻后世。到了唐宋以后,就传为女仙,并尊称为“姥”或“老母”。又《搜神记》中说有个神妪叫成夫人,好音乐,每听到有人奏乐歌唱,便跳起舞来。所以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有“梦入神山教神妪”的诗句。这里可能是兼用两事。“龟呈”句:古代传说,夏禹治水,洛水中有神龟背着文书来献给他(见《尚书·洪范》汉代孔安国传)。又传说黄帝东巡黄河,过洛水,黄河中的龙背了图来献,洛水中的乌龟背了书来献,上面都是赤文篆字(见《汉书·五行志》正义引刘向说)。“兽作”句:舜时,夔作乐,百兽都一起跳舞(见《史记·五帝本纪》)。咸池,是尧的乐曲名,一说是黄帝的乐曲。赤水:神话中地名。珠林:也称珠树林三株(又作“珠”)树,传说“树如柏,叶皆为珠”(见《山海经》)。凤翥(zhù):凤凰在飞翔。凤集珠林,见《异苑》。爰格爰诚:这种句法,在《诗经》等古籍中屡见,在多数情况下,“爰”只能作连接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的语助词。格,在这里是感动的意思,如“格于皇天”。匪簠(fǔ)匪筥(jǔ):意谓祭在心诚,不在供品。匪,通“非”。簠筥,古代祭祀和宴会用的盛粮食的器皿。发轫(rèn):启程,出发。轫,阻碍车轮转动的木棍,车发动时须抽去。霞城:神话以为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后以碧霞城或霞城为神仙居处(见孙绰《游天台山赋序》)。玄圃:亦作“县圃”,神仙居处,传说在昆仑山上。《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通:程乙本作“逋”,误。氤氲(yīnyūn):烟云笼罩。忡忡:忧愁的样子。篔筜(yúndāng):一种长节的竹子。唼喋(shàzhá):水鸟或水面上鱼儿争食的声音。尚飨(xiǎng):古时祭文中的固定词,意谓望死者前来享用祭品。
综述
《芙蓉女儿诔》文采飞扬、感情真挚、寓意深刻,全面体现了作者曹雪芹的不世文才。
贾宝玉在这篇《红楼梦》中所有诗词歌赋中最长的、达千余言的诔文里,首先介绍了晴雯的身世遭遇,回顾了他们之间的相与共处的生活,叙述了她的惨死经过,然后以无限的深情悼念晴雯,以金玉、冰雪、星日、花月等比喻,赞美了晴雯的高尚品质和情操。在这篇诔文里,晴雯是奋翅高翔、博击长空的雄鹰,是香味浓郁的兰花;而王夫人、花袭人之流则是玩弄口舌、以毒杀人的鸠鸩,是一类的恶草。他热烈颂扬晴雯傲世独立、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声泪俱下地控诉王夫人等的杀人罪行,甚至发出了“钳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的怒吼。他以优美的想象,赞扬晴雯有如伟大诗人屈原,“志洁行芳”,始终坚守着高尚的情操。他愤怒地刻画了封建正统势力及其帮凶们的狰狞面目,揭露了他们搞的“诼、谣、诟”的阴谋诡计。他怀念晴雯,上天人地以求索,用美丽的神话来慰藉自己,深深祝愿晴雯在“天国”生生不息。
《芙蓉女儿诔》还抒发了曹雪芹的悼亡体验。尽管曹雪芹生平事迹不详,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离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特别是如贾宝玉一样在家族败亡过程中目睹家庭中许多美的年轻女性的毁灭,诔文中“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数句,非过来之人不能够“作此哀音”。换句话说,一部《红楼梦》,就是曹雪芹怡红心性与悼红情结的形象写照。脂评曾说:“一部大书,只为一葬花冢耳”,套用一下,也可以说:“一部大书,只为一《芙蓉诔》耳”。
作为诔文,《芙蓉女儿诔》的最大特色是创新。首先表现为:立意创新,见解不俗。在祭奠方式上,宝玉不屑拘泥于世俗之葬礼,他认为祭祀原不在形式,全在心意诚敬而已。宝玉不但冒险到下人住处探视晴雯之病,还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毅、沁芳之泉、枫露之茗,于夜静无人之时致祭晴雯,并写下情意深长的长篇诔文,为她的抱屈夭亡而鸣不平。他对黛玉说:“我想着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主张“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问”。立意突破传统诔文感情拘谨、形式陈腐的局限,进行全新的创造:“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文不足,悲有余,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他认为用这种独特的致祭方式,“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为一个奴才、丫头做此一篇宏文,写作态度上完全超逸出社会规范对个人角色的期待,却符合宝玉一贯之为人。文中作者宝玉的自我形象十分突出,感愤哀切,深情执著。
其次,该诔从思想到艺术都从整个中华古代文学中汲取精华营养,从而突破悼祭文学传统模式的束缚,采用新的手法,形成新的面貌,一洗近人八股习气。宝玉曾有“尚古”的文学主张,他所说的古代传统主要包括屈原、庄子与魏晋时代的文章风气,如:他所列举的《大言》、《招魂》、《离骚》、《九辩》、《秋水》、《大人先生传》等,均是不得志于时者寄情文字、离世叛俗式的牢骚文学,个人抒情色彩很浓。因而,该诔在体制的宏丽、想象的丰富、文藻的华丽、香草美人的寓意等方面,都明显借鉴了楚辞的写法。此外,还受到曹植、李贺等人诗文风格的影响。曹雪芹友人敦敏在诗中把他比作写过《洛神赋》的曹植(“诗才忆曹植”),另一友人敦诚则说他“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樊篱”。昌谷即指李贺,李贺诗以感愤不平和仙鬼艳情为主要内容,又以结构跳跃、想象奇特、造语尖新等特色而被称为“长吉体”。“长吉体”乃是在吸收屈原的奇诡变幻、鲍照的险峻夸饰、李白的想落天外及古乐府的绮丽清新等基础上而形成的。从曹雪芹仅存的两句诗“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看,其构思、意境和词采都颇近李贺,亦可由此略窥雪芹诗歌艺术之一斑。《芙蓉女儿诔》中不仅可看到李贺诗文激愤不平、艳情仙语的特色,还能看到曹植《洛神赋》式的优美深情和缠绵惆怅。
可以说,《芙蓉女儿诔》的成功是与历史上最优秀的抒情文学、个性创作的影响分不开的。而明清时代的启蒙思潮又给以思想上的影响,归有光《寒花葬志》,张岱《祭秦一生文》等应是其精神先导。《芙蓉女儿诔》代表曹雪芹诗文创作成就,置诸中国最优秀的悼祭文学之列也毫不逊色。
主题思想
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从题材上应属于悼姬之作。古代婚姻主要取决于家世的利益,且夫妇关系主敬不主爱,比较而言,妓姬与男性文人的关系往往近乎自由的纯性爱性质;妓姬在男权文化中更缺少主宰自身命运的能力和权利,与文人在专制王权凌迫下往往赍志而殁,有类似之处,因此,与伤悼正妻的庄重与治家贤德,着力表现哀伤的深度不同,悼妓姬之作则更能表现出文人多情浪漫的天性,往往凄美缠绵,情韵悠长,具有较多反文化、非正统的意蕴。晴雯是宝玉房中的大丫头,地位仅次于袭人,实则有准侍妾身份。而且她不仅与宝玉同行同卧,亲密无间;还在精神方面与宝玉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契合,她身为下贱却要求人格尊严、不甘供人驱遣的皎皎个性,与宝玉追求自由、反对奴性的心性竟是一致的。因而,宝玉对晴雯很是珍视尊重,彼此抱着一片痴心,进行纯洁的精神恋爱。晴雯临死前向宝玉赠甲换袄,即是对这种爱情关系的明确表示。而宝玉诔文中采用“镜分鸾别”、“带断鸳鸯”以及“共穴”、“同灰”、“汝南”、“梓泽”等明显指称夫妻关系的典故,可见他也是把晴雯作为一个逝去的爱人的。
通常认为《芙蓉女儿诔》是对晴雯人格悲剧的明写,更是对黛玉人格悲剧的暗写。然而,《芙蓉女儿诔》不只是悼祭晴雯或黛玉,更是对大观园所有冰雪般纯洁、花月般美丽、金玉般尊贵的女儿们的悼祭挽歌。该诔与《红楼梦曲》及黛玉《葬花词》、《五美吟》有着共同主题,传达出《红楼梦》“悲金悼玉”的主旨。因而,《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脂评本注:“非诔晴雯,诔风流也。”《芙蓉女儿诔》的确是宝玉对外在环境迫害风流人格而作的无力抗争。
关于这篇诔文的写作,小说中原有一段文字,在程高本中,却被删去。其文为:
……[宝玉]想了一想:“如今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竟也还别开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况且古人有云;‘潢污行潦、苹蘩蕴藻之贱,可以馐王公,荐鬼神。’原不在物之贵贱,全在心之诚敬而已。此其一也。二则诔文挽词,也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使文不足悲有余,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况且古人多有微词,非自我今作俑也。无奈今之人全惑于‘功名’二字,故尚古之风一洗皆尽,恐不合时宜,于功名有碍之故也。我又不希罕那功名,不为世人观阅称赞,何必不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宝玉本是个不读书之人,再心中有了这篇歪意,怎得有好诗好文作出来。他自己却任意纂著,并不为人知慕,所以大肆妄诞,竟杜撰成一篇长文。(参戚序本、庚辰本校)
其中“古人多有微词,非自我今作俑也”一句明白地说明诔文是有所寄托的。所谓“微词”,即通过对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情节的褒贬来讥评当时的现实,特别是当时的黑暗政治。所引为先例的“楚人”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讽喻政治的。而其中被诔文在文字上借用得最多的是屈原的《离骚》,这并非偶然。《离骚》的美人香草实际上根本与男女之情无关,完全是屈原用以表达政治理想的代词。
《芙蓉女儿诔》可以说是声讨封建专制主义的檄文,也是对富有反抗精神的处于社会下层者的颂歌。这篇诔文的出现,标志着贾宝玉叛逆性格的重要发展。一个贵族公子,作文祭悼,赞美一个奴仆,歌颂其反抗精神,表现贾宝玉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封建叛逆者的立场。
与此同时,贾宝玉对于封建贵族阶级的背叛,已经深入到了封建阶级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法伦理关系之中,愤怒地抗议已经直接指责到了他的生身母亲王夫人身上。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是大观园内封建势力与初步民主思想较量对他的教育、影响的结果。因此,《芙蓉女儿诔》也是这种较量的产物。
作者在诔文中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态度:用最美好的语言,对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女婢加以热情的颂赞,同时毫不掩饰自己对惯用鬼蜮伎俩陷害别人的邪恶势力的痛恨。但是,由于作者不可能科学地来认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所以,他既不能了解那些他加以类比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受到排挤打击者,与一个命运悲惨的奴隶之间所存在着的阶级区别,也根本无法理解邪恶势力就产生于这一制度的本身,要拔除这种邪恶势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
艺术手法
清代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的情况大不一样,特别是雍正乾隆年间,则更是文禁酷严,朝野惴恐。稍有“干涉朝廷”之嫌,难免就要招来文字之祸。所以,当时一般人都不敢作“伤时骂世”之文,“恐不合时宜,于功名有碍之故也”。触犯文网,丢掉乌纱帽,这还是说得轻的。曹雪芹“不希罕那功名”,“又不为世人观阅称赞”,逆潮流而动,走自己的路,骨头还是比较硬的。
当然,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揭露封建政治的黑暗,就得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巧妙地隐藏起来,“尚古之风”、“远师楚人”、“以文为戏”、“任意纂著”、“大肆妄诞”、“歪意”、“杜撰”等等,也无非是作者护身的铠甲。借师古而脱罪,隐真意于玩文,似乎是模拟,而实际上是大胆创新,既幽默而又沉痛。艺术风格也正是由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基于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篇表面上写儿女悼亡之情的诔文中,要用贾谊、鲧、石崇、嵇康、吕安等这些在政治斗争中遭祸的人物的典故。为什么这篇洋洋洒洒的长文既不为秦可卿之死而作,也不用之于祭奠金钏儿,虽然她们的死,宝玉也十分哀痛。
构思技巧
《芙蓉女儿诔》构思之新奇,情感之强烈,意象之幻丽,形成夺目的文采与批判锋芒,在贾宝玉创作中堪称高峰,置诸《红楼梦》全部人物诗文中也别具一格,十分醒目。唯其如此,它的出现让人甚感突兀,且与晴雯身份地位不大相称。对此,历来学者多从贾宝玉叛逆性格以及晴雯对黛玉的影写的角度来解释。
这本采从作者在小说中安排芙蓉花丛里出现黛玉影子、让他们作不吉祥的对话等情节中,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的确,作者在艺术构思上,是想借晴雯的悲惨遭遇来衬托黛玉的不幸结局的:晴雯因大观园内出了丑事,特别是因她与宝玉的亲近关系而受诽谤,蒙冤屈,将来贾府因宝玉闯出“丑祸”而获罪,黛玉凭着她与宝玉的特殊关系,也完全有可能蒙受某些诟辱的。“似谶成真”的《葬花吟》中“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话,也不是无的放矢。晴雯是宝玉不在时孤单地死去的,而且她的遗体据说是因为“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便立即火化了。黛玉也没有能等到宝王避祸出走回来就“泪尽”了,她的诗句如“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等等,也都预先透露了她“红断香消”时无人过问的情景。她的病和晴雯一样,却死在“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时刻,虽未必也送入“化人厂”,但总是返柩姑苏,埋骨“黄土垅中”,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冷月葬花魂”的结局,实在也够凄凉的了。脂评特指出诔文应对照“黛玉逝后诸文”看,可知宝玉“一别秋风又一年”后,“对境悼颦儿”时,也与此刻“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的景况相似。当然,使她们同遭夭折命运的最主要的相似之处,还是诔文所说的原因:“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之有妒?”在她们的不幸遭遇中,作者都寄托着自己现实的政治感慨。这其实与高鹗之续书中写黛玉之死的情节毫无共同之处。
艺术形象
《芙蓉女儿诔》的结尾,模拟《离骚》的写法,展开奇特想象:想象着晴雯被上帝任命为芙蓉花神,乘云气,驾飞龙,在天界自由遨游;又想象她感于自己致祭的诚意,在众神的簇拥之下,于仙乐飘飘,香气氤氲的境界中降临凡间。宝玉借助历史神话传说中的各种神异故事、神话人物,创造出一个美丽缥缈的神仙境界。这段幻想体现了宝玉尊崇女儿的心理,他希望晴雯这个被迫害致死的薄命女儿从此能超越尘俗的压迫和羁绊,到达自由永恒的境界。诔文感情缠绵,意境凄美,主要描写对美的毁灭的悼惜,以及忆昔感今等内容,与传统悼妓姬之作的唯美与深情有相通之处;其思维模式、典故运用都表明它是中国悼祭文学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的产物。
这段骚体歌词表达了作者对芙蓉女儿的颂赞,把芙蓉女儿描绘成能够驾玉龙、乘瑶象,遨游于天宇之神。有人认为这些情节绝对不是林黛玉和丫头晴雯所能承受得起的。有观点就认为《芙蓉女儿诔》之中所诔之人既非黛玉又非晴雯,曹雪芹笔下的“芙蓉女儿”实乃竺香玉皇后。竺香玉是曹家用银子买来的女奴,她曾做过曹雪芹的丫鬟。此人生的袅娜多姿,聪明灵巧,恰似书中的晴雯;竺香玉自九岁开始做曹雪芹的伴读,并与之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情深意洽,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正似小说中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恋人关系;竺香玉进宫后,曾做过皇后,死后以皇太后身份大办了丧仪。这种情况反映到诔文中,便是芙蓉女儿在天国所受到的非比寻常的待遇:驾玉龙、乘瑶象;月亮为她照明,雷神为她助威;危星和虚星做她的侍卫,箕星和尾星做她的随从。她佩戴用香花串成的佩带,她戴着用明月镂成的耳坠。她的莲灯中点燃着兰花香脂,她的酒杯中注满了琼浆玉液。神仙赶来为她奏乐,百兽群集为她起舞。……在人们的头脑中,天国的生活往往是人间生活的再现和升华。天上的神上神,所喻指的恰是人间的人上人:即竺香玉皇后。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miǎn)荣。
时命乃大谬(miù),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shěn),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y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yīng)。叹君倜(tì)傥(tǎng)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鞍马若浮云,送余骠(piào)骑(qí)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chán)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yíng)。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騄(lù)耳空腾骧(xiāng)。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cuō)跎(tuó)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xī)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欢娱未终朝,秩(zhì)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kuì)。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jǐ)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dǎng)醢(hǎi)与菹(zū)。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máo)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shù)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jīng)旃(zhān)。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mí)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gě)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yǎo)窕(tiǎo)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lóng)。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bào)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jǐ)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yíng)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shè)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jié)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pèi)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máo)头。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环乐,以尽前缘。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叹君倜(tì)傥才,标举冠群英。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想弯弧射天狼,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骧,不得大用。
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陶然而卧如羲皇伏羲氏一般。
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俨然成双成行。
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欢娱完毕,你秩满(丧礼守孝期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京城变为废墟。
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霞漱瑶泉。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旃。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惭愧不是祢衡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栊。
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媲美。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传闻是大赦的文书到了,却被流放夜郎去。
顿时就如没有暖气的寒谷,没有炎烟的死灰,没有希望了。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桀犬吠尧,古来之理,别让匈奴千秋笑话我们。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旌旆飘飘夹两岸之山,黄河当中奔流。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穷理乱:研究治乱。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轩冕:华美的车乘和高级官员所戴礼帽,代指高官显宦。
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自哂:自我微笑。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
五噫句:此处喻指自己离京而隐居。西京,即长安。
倜傥才:卓异的才能。标举:高超。
祖帐:在郊外设帐摆宴饯别。骠骑亭:地址不详。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戈鋋句:鋋,短矛。此处以“戈鋋”泛指兵器。罗星,罗列如星,形容众多。此以兵器之多说明军队严阵备战,预示安禄山即将叛乱。
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燕然:山名,现名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蓬灜:即蓬莱、瀛洲,传说大海中的仙山。天狼:星名。此指安禄山。
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今北京市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县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赴会。骏骨:千里马之骨。騄駬: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腾骧,奔跃。此句比喻贤人无法施展才能。
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太古:远古。陶然,和乐安闲的样子。羲皇:指伏羲氏。此处赞颂贵乡县在韦良宰治理下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
昌乐:县名,今河南南乐县。贤豪:贤能勇壮之士。俨:恭敬的样子。
清歌句:用《列子·汤问》故事。比喻歌舞音乐美妙。未终朝:极言时间之短。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祖道:践行。供帐:践行所用之帐幕。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
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九土,犹九州,全国。横溃,以水喻乱。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
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其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哥舒:指哥舒翰。长戟:兵器名,此代指士卒。凶渠,指叛军将领。
奴犬羊:为犬羊(指安史叛军)所奴役。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醢与菹,即菹醢,肉酱。此处用作动词,即被杀戮。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两京:指长安与洛阳。
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璘,玄宗之子。专征,皇帝给予统兵征讨的权力。秉旄句:秉旄,掌握军队。旄,古时旗杆上用旄牛尾做的装饰。强楚:指强盛富庶的南方。熊虎:喻勇猛的士兵。
固房陵:坚守房陵。房陵,即房州,公元年(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公元年(乾元元年)复为房州。郡治在今湖北房县。
香炉顶:香炉峰。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九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此处指长江。五湖:此处指庐山下的湖泊。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满旌旃:形容军中旌旗之多。
翻谪:反而被贬谪流放。
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指韦良宰。恤交道:顾念好友。
一忝句:忝,谦词,辱,有愧于。辱为青云之客,乃李白为韦太守贵宾的客套话。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相传始建于公元年(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祢处士:东汉末名士祢衡。
樊山:在今湖北鄂城县西,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建立霸业。樊,原作“焚”,注云:“一作樊”。今按作“焚”误。川横:一作“横穿”。
舸:大船。
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窈窕,娇美的样子。铅红,铅粉和胭脂。帘栊:本指竹帘和窗棂,此处为偏义复词,指帘子。
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垂手身段。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
览君二句: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
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虎士,勇猛的卫士。戟,古兵器名。按唐代制度,州府以上衙门前列戟。森森:威严的样子。
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英音:英明卓越的见解。
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诺,允诺。
凤池:凤凰池。此处泛指朝廷要职。贾生;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桀:夏朝末代君主,此处以桀犬喻叛将余兵,以尧喻唐朝皇帝。按其时安禄山已死,其部史思明、史朝义仍在作乱。
旌旆二句:谓黄河西岸战争仍未平息。两山,指黄河两岸的太华、首阳二山。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行动不能一致。夷犹:犹豫不进。
羿: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旄头:又作“髦头”,星宿名,即昴宿。古人认为昴宿是胡星,旄头星特别亮时,预示有胡兵入侵。此处指安史叛军。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岐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96-301
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99-307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火(古读huǐ),或称大火,星名,即心宿。流,流动。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当正南方,也就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过了六月就偏西向下了,这就叫做“流”。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以下二之日、三之日等仿此。为豳历纪日法。觱发:大风触物声。栗烈:或作“凛冽”,形容气寒。褐:粗布衣。于:犹“为”。为耜是说修理耒耜(耕田起土之具)。趾:足。举趾:是说去耕田。馌:馈送食物。亩:指田身。田耕成若干垄,高处为亩,低处为畎。田垄东西向的叫做“东亩”,南北向的叫做“南亩”。田畯:农官名,又称农正或田大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指二月。载:始。阳:温暖。仓庚:鸟名,就是黄莺。懿:深。微行:小径(桑间道)。爰:语词,犹“曰”。柔桑:初生的桑叶。迟迟:天长的意思。蘩:菊科植物,即白蒿。古人用于祭祀,女子在嫁前有“教成之祭”。一说用蘩“沃”蚕子,则蚕易出,所以养蚕者需要它。其法未详。祁祁:众多(指采蘩者)。公子:指国君之子。殆及公子同归:是说怕被公子强迫带回家去。一说指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据此,此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皮锡瑞《经学通论》云:“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戴震《毛郑诗考证》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这些说法,都是读者理解此诗时序的重要依据。
首章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
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公子”,论者多谓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这里似乎让读者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读者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不可能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读者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可能是因诗长,年代久远,有某些错简的地方,但基本次序还是清楚的。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但由于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所以应把它看作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
第一章总括全诗,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七月火星向下降行,八月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以备御冬。十一月天气寒冷了,北风刮在物体上,发出觱发的声响。十二月寒风“栗烈”,是一年最冷的时刻。而我们这些奴隶没有御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过冬。好不容易熬到寒冬过去了,正月里我们开始修理农具。二月里举足下田,开始耕种。壮夫们在田里干着重活,女人和小孩们则承担着送饭的任务。看着我们这样卖力的劳动,那些奴隶主派来的农官感到很高兴。
第二章,写妇女们的采桑劳动。春天来了,开始暖和了,黄莺儿欢快地歌唱着。妇女们挎着深筐子,沿着桑间的小路,去采摘饲蚕用的嫩桑叶。春天昼长,妇女们辛勤地工作了很久,硕果累累,采了很多的桑叶。可是,妇女们突然悲伤起来了,因为她们看见贵族公子正朝这边走来,害怕被掳去而遭凌辱。末句反映了当时贵族蛮横的真实情况。
第三章,写妇女们的蚕桑纺织之事,并指出这是为贵族阶级做衣裳用的。蚕月即三月,三月开始修剪桑枝,拿起斧子,砍去那些远扬的枝条,然后攀枝再采摘些柔嫩的桑叶。七月伯劳鸟咕咕地叫着,仿佛在告诉人们后半年开始了,于是,八月里妇女们就动手纺织了。纺织品染着不同的颜色,有黑红色的,有黄色的,而最鲜亮的是朱红色的。可惜这些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贵族公子作衣裳用的。
第四章,写农事既毕,奴隶们还是为统治者猎取野兽。四月里远志结子了,五月里蝉儿鸣唱着。八月里作物开始收成,十月树木纷纷落叶。十一月开始出外射猎,以取狐貉皮来给公子做冬衣。十二月声势更浩大,集合起众人继续田猎。射得的猎物,小兽归奴隶们所有,大兽得献给统治者。
第五章,写一年将尽,奴隶们为自己收拾屋子准备过冬。五月里蝗虫动股起飞,六月里纺织娘鼓翅发声。蟋蟀由野入檐,由檐入户,由户入床下,鸣声愈来愈近,而天也愈来愈冷了。这时把屋里所有的空隙都堵好,然后用烟熏老鼠,把它赶出屋里;再把朝北的窗子堵上,把门缝用泥涂上,以防寒冷的北风。感叹我们和老婆孩子,往往农忙时就露宿在场上,到了冬日,天寒事毕,才正式回到房屋里来。
第六章,写奴隶们除农业外,还得从事各种副业劳动,以供统治者享用。同时,七月里还得采摘瓜类,八月里收取葫芦,九月里拾取芝麻,把这些都交给统治者。农奴们不够吃,只得用柴火煮些苦菜来养活自己。
第七章,写奴隶们农事完毕,还要为统治者修盖房屋。九月里修好打粮场,十月里纳粮入仓库。不论是先熟的作物,还是后熟的作物,是谷类,还是麻类,都得聚集起来送进贵族的仓库。收完庄稼之后,就去为贵族们修理住宅。白天去割茅草,晚上用此来搓绳子。等到替贵族们把住宅修好了,奴隶们又快到了春播的时候了。
第八章,写一年辛苦之后,还要大办酒宴,为统治者庆贺祝寿。十二月去凿冰,正月里藏入冰窖,以供来年夏天统治者消暑之用。等到农事已毕,打谷场已清扫干净,就大杀羔羊,大办酒宴,还得举着酒杯,登上公堂,高呼统治者万寿无疆。
《七月》这首长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读着这悲歌式的诗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被压迫的老年奴隶,面对面地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生活境况,倾诉着血泪斑斑的历史。他对于自家和邻居们年复一年繁重劳动,苦难生活,倾诉得那么周全,那么悲切,虽然不敢流露出强烈的愤懑感情,但在倾诉中不时地夹杂着怨叹和悲哀,用活生生的事实来揭露奴隶主的罪恶和残酷。这些奴隶们虽然暂时慑于奴隶主的淫威,精神呈现出麻木状态,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怒吼起来,把积压在胸中的愤懑象火山似的喷泄出来。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
全篇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词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但值得我们熟加体味的是,这首诗的哀哀诉苦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清醒的阶级意识。“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献豣于公”,“上入执宫功”等,都表现了奴隶们对贵族不劳而食、蛮横霸道的疑惑和暗恨。在表现阶级压迫时,诗篇还采用了对比的描写来昭示,比如:奴隶们在辛勤劳动,而“田畯至喜”,苦与乐的对比;奴隶们无衣无褐,却在为“公子裳”,“为公子裘”,冷与暖的对比;“言私其豵,献豣于公,”少与多的对比等,这种描写,是在有意识地揭示阶级压迫的不平等。另外,诗篇善于抓住各种物候的特征,来表现节令的演变,使全诗充满了自然风光和强烈的乡土气秘。特别是第五章:“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昆虫的鸣叫和蟋蟀的避寒迁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季节变迁的过程。这几句没有一个“寒”字,但却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在一天天地变冷,以至于寒气逼人了。这种手法在《七月》中应用得很普遍,再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用风声的愈演愈烈来显示季候的愈加寒冷,也很形象生动.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cuàn)弑(shì),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qiāng)。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jié)遗,尸骸(hái)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miǎo)冥冥,肝脾(pí)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徵(zhēng)间,辄(zhé)言毙降虏(lǔ)。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chuí)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è)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piān)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xiè)逅(hòu)徼(jiǎo)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zhuì)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huǎng)惚(hū)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chí)蹰(chú),车为不转辙(zhé)。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chuán)征日遐(xiá)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yì)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jīng)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fèi)。茕(qióng)茕对孤景,怛(dá)咤(zhà)糜(mí)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xù)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汉末王朝权力失控,董卓专权乱了纲常朝政。他一心密谋杀君夺位,首先杀害了汉朝的好多贤臣。然后又焚烧洛阳宗庙宫室,逼迫朝廷西迁旧都长安,挟持幼主以扩张自己的势力。
国内诸侯联盟发动正义之师,希望共同起兵讨伐董卓。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出兵函谷关东下平原,他们来势凶猛盔甲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平原地区的人软弱不强,抵抗不了来犯的北方胡羌。
胡羌乱兵践踏了野外的庄稼,围攻了城池,乱兵所到之处残害的百姓家破人亡。他们疯狂砍杀不留一人,死人的骸骨相抵交叉。马边悬挂着男人的头颅,马后捆绑着抢来的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在漫长的路上不停地驱马西进直入函谷关,西进的道路险峻遥远,所以行进十分艰难。被虏掠的人回望来路两眼墨黑迷茫不清,肝脾早已伤透如同烂泥。被掳掠者数以万计,胡羌兵不允许她们集中住在一起。
如有亲人们偶然相遇,想说句话却又不敢吭气。只要使他们有一点的不如意,马上就说“杀死俘虏不要客气,正当刀刃有空闲,我辈本来就不想让你们活下去。”
这时候难道还会有谁把性命顾惜,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辱骂的恶语。有时他们顺手举起棍棒毒打,连骂带打交并齐下。白天嚎哭着被迫走路,夜里无奈地悲哀坐泣。
想死死不成,想活却没有一点希望。老天啊!我们有什么罪过?让我们遭此恶祸!边地荒蛮和中原不一样,人性粗俗不讲道德礼仪。
住的地方长时间盖满霜雪,北风不分春夏呼呼刮起。每当北风翩翩卷起我的衣裳,萧萧震入我的耳朵。就会激起我对父母的思念,这样的哀怨和叹息长此以往不能止息。
每当有客人从外地到来,听到后我很是欣慰,急忙忙迎上前打听家乡的消息,却被告知说不是乡人邻里。想不到徼幸能满足平时的心愿,很庆幸亲人能来把自己接回家去。
难得自己有幸可以解脱回去,可面对的是抛弃儿子的诀别。天性中母子心连着心,心想着分别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遇,从今后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亡,我们母子将永远的天各一方,我怎么能忍心与儿子辞别。
儿子跑上前来抱住了我的脖子,问:“母亲啊,你要到哪里去?有人告诉我母亲将要离去,难道说走后还能够再回来相聚!阿母你一贯的善良仁慈,今天你为什么变得这么无情?
我还没有长大成人,为什么你就不能想想我的心情!”见儿子这样的苦苦哀求,我的五脏崩裂一样的沉痛,恍恍惚惚如痴如狂。哭泣着用手抚摩着我的儿子,当要出发时我多次返回去犹豫不决。
还有同时掳掠来得同伴们赶来相送与我告别,她们羡慕并痛惜只有我一个人能够回去,哀叫声哭喊声伤痛欲绝。马儿为此悲哀的立在那里不走,车儿为此悲哀的轮子不转。
围观的人都在跟着抽搐,过路的人也为此感动低走啊走啊割断了母子依依不舍的情感,疾速的行走一天比一天遥远。漫长的道路阻隔啊,什么时候我们母子再能交相见面?
想想从我腹中生出的儿子啊,我心中撕裂一样的疼痛。到家后发现家人早已死绝,甚至没剩下一个姑表亲戚。城里城外一派荒芜变成了山林,庭院和屋檐下长满了艾草和荆棘。
眼前的白骨分不清他们是谁,横竖交错没有覆盖掩埋。出門听不到人的声音,只有豺狼呜嚎哭叫。孤零零对着自己的影子,不停的哭喊声撕肝裂肺。
爬到高处向远方望去,突然觉得魂魄出窍飞逝离去。奄奄一息好像是寿命将尽,旁人们相继安抚宽慰。挣扎着睁开眼睛又勉强活了下去,虽然没死可又有什么希冀?
把命运寄托于再嫁的丈夫董祀,尽心竭力自我勉励努力生活下去。自从流离后成为鄙贱之人,常常害怕丈夫废婚抛弃。想人生能有多少时间,怀着忧伤一年又一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天常:天之常道。“乱天常”,犹言悖天理。篡弑:言杀君夺位。董卓于公元189年以并州牧应袁绍召入都,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次年杀弘农王。诸贤良:指被董卓杀害的丁原、周珌、任琼等。旧邦:指长安。公元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强迫君臣百姓西迁长安。
兴义师:指起兵讨董卓。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皆起兵讨董,以袁绍为盟主。祥:善。“不祥”,指董卓。卓众: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带的军队。初平三年(192年)李、郭等出兵关东,大掠陈留、颍川诸县。蔡琰于此时被掳。胡羌:指董卓军中的羌胡。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见《后汉书·董卓传》)。李榷军中杂有羌胡(见《后汉纪·献帝纪》记载)。
截:斩断。孑:独。这句是说杀得不剩一个。相撑拒:互相支拄。这句是说尸体众多堆积杂乱。
西入关:指入函谷关。卓众本从关内东下,大掠后还入关。迥:遥远。邈冥冥:渺远迷茫貌。
毙:詈骂之词。“弊降虏”,犹言“死囚”。亭:古通“停”。“停刃”犹言加刃。我曹:犹我辈,兵士自称。以上四句是说兵士对于被虏者不满意就说:“杀了你这死囚,让你吃刀子,我们不养活你了。”
毒:恨。参:兼。这句是说毒恨和痛苦交并。
彼苍者:指天。这句是呼天而问,问这些被难者犯了什么罪。边荒:边远之地,指南匈奴,其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附近)。少义理:言其地风俗野蛮。这句隐括自己被蹂躏被侮辱的种种遭遇。
邂逅:不期而遇。徼:侥幸。这句是说平时所觊望的事情意外地实现了。骨肉:喻至亲。作者苦念故乡,见使者来迎,如见亲人,所以称之为骨肉。或谓曹操遣使赎蔡琰或许假托其亲属的名义,所以诗中说“骨肉来迎”。
天属:天然的亲属,如父母、于女、兄弟、姐妹。缀:联系。
五内:五脏。恍惚:精神迷糊。生狂痴:发狂。
日遐迈:一天一天地走远了。
中外:犹中表,“中”指舅父的子女,为内兄弟,“外”指姑母的子女,为外兄弟。以上二句是说到家后才知道家属已死尽,又无中表近亲。
茕茕:孤独貌。景:同“影”。怛咤:惊痛而发声。
相宽大:劝她宽心。息:呼息。这句是说又勉强活下去。何聊赖:言无聊赖,就是无依靠,无乐趣。
新人: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勖励:勉励。捐废:弃置不顾。以上二句是说自己经过一番流离,成为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抛弃。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后汉书·董祀妻传》说蔡琰“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案,兴平当作初平。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用沈钦韩的说法,已指出此点),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其一为五言,其二为骚体。自从苏东坡指出它们的真伪问题之后,主真主伪派各有人在。《悲愤诗》二章见载于《后汉书》蔡琰本传中,主伪派(包括一真一伪派)没有确凿的证据,一般人相信这两首诗是蔡琰所作,其中五言的一首艺术成就远远超过骚体的一首,历代选家多选其五言而遗其骚体,是不为无见的。
《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全诗可分三大段,前四十句为第一大段,其中分三个层次。前十四句,先从董卓之乱写起。这是诗人蒙难的历史背景,它概括了中平六年(189)至初平三年(192)这三四年的动乱情况,诗中所写,均有史可证。“斩截无孑遗”以下八句,写出了以董卓为首的一群穷凶极恶的豺狼所进行的野蛮屠杀与疯狂掠夺。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城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诗中所写的卓众东下,杀人如麻,以至积尸盈野、白骨相撑以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惨象,是这场浩劫的实录。“载妇女”三字,把诗人自己的遭遇暗暗引入。初平三年春,董卓部将李傕、郭氾大掠陈留、颍川诸县,他们的部队中又杂有羌胡兵,蔡琰就是此时被掳的。“所略有万计”以下十六句,细述诗人在俘虏营中的生活。这些成千上万的俘虏,贼兵不让他们在一起屯聚,即使骨肉之间碰在一起,也不敢说一句话。稍不留意,就会遭到一顿臭骂和毒打。他们日夜号泣悲吟,欲死不得,欲生不能,于是诗人含着满腔的悲愤,只好呼天而问。“彼苍者”两句,将途中之苦总括收住。这一大段最精彩的艺术描写,是贼兵辱骂俘虏的几句话,口吻毕肖,活画出贼兵一副狰狞的嘴脸。
“边荒与华异”以下四十句为第二大段,主要描写在边地思念骨肉之亲的痛苦及迎归别子时不忍弃子、去留两难的悲愤。“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高度概括了诗人被掳失身的屈辱生活,在不忍言、不便言之处,仅用“少义理”三字概括,“以少总多”,暗含着她被侮辱被蹂躏的无数伤心事。“处所多霜雪”以下六句,用“霜雪”、“胡风”,略言边地之苦,以引出念父母的哀叹。诗人通过居处环境的描写,以景衬情,以无穷无尽的“霜雪”和四季不停的“胡风”,来烘托出无穷已的哀叹,增强了酸楚的悲剧气氛。有的注家认为蔡琰被掠后所居之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这是不确切的。暂居在河东平阳的,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的一支,非左贤王所居之地。谭其骧先生考证出蔡琰所居之地在西河美稷(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一带),较为可信,不然,地近中原的河东平阳焉能称作“边荒”?又何言“悠悠三千里”呢?“有客从外来”以下六句,叙述引领望归和急盼家人消息的心情,忽喜忽悲,波澜起伏。客从外来,闻之高兴;迎问消息,方知不是同乡,也不是为迎己而来,希望转为失望。“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两句,诗的意脉忽又转折,平时所企望的事情意外的实现了,真是喜出望外。“己得自解免”以下六句,忽又由喜而悲。返回故乡必须丢弃两个儿子,可能一别永无再见之日,念及母子的骨肉之情,怎能忍心抛弃自己的儿子呢?诗人于是陷入痛苦与矛盾之中。“别子”的一段艺术描写,感情真挚,而且挖掘得深而婉,最为动人。儿子劝母亲留下的几句话,句句刺痛了母亲的心。清人张玉谷评“天属缀人心”以下十六句诗说:“夫琰既失身,不忍别者岂止于子。子则其可明言而尤情至者,故特反复详言之。己之不忍别子说不尽,妙介入子之不忍别己,对面写得沉痛,而己之不忍别愈显矣,最为文章妙诀。”(《古诗赏析》卷六)此言颇为精到。儿子的几句质问,使诗人五内俱焚,恍惚若痴,号泣抚摩其子,欲行不前。在去住两难中,突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复杂矛盾心情。“兼有同时辈”以下八句,插叙同辈送别的哀痛,“同时辈”应指与蔡琰一起被掳,同时流落在南匈奴的人,其中应多为妇人女子。她们羡慕蔡琰能返回故乡,哀叹自己的命运,故号啕痛哭。作者描绘出马不肯行、车不转辙、连观者和路人目睹此情此景无不欷歔流涕的场面。不言而喻,当事者的痛苦,要甚于旁观者十倍、百倍。此种衬托手法,更加突出了诗人悲痛欲绝的心境。
“去去割情恋”以下二十八句为第三大段,叙述归途及归后的遭遇。首六句写归途:割断情恋,别子而去,上路疾行,日行日远,但情恋又何尝能割去?“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两句,以念子作收,随作一顿。“既至家人尽”以下十二句,先叙述归后方知亲人凋丧,连中表近亲也没有,以此状写诗人的孤苦无依。接叙乱后荒凉:城郭变成山林,庭院长满荆棘漫草,白骨纵横,尸骸相撑。特别是“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两句,把战后的荒凉,通过阴森恐怖气氛的渲染,表现得十分透足。“茕茕对孤景”句,遥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两句。“登高远眺望”两句,又以念子暗收,遥应“念我出腹子”两句,把念子之情表现得回环往复。以下四句,叙述诗人在百忧煎熬之下,自己感到已快到生命的尽头,虽勉强生活下去,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托命于新人”以下四句,叙述重嫁董祀之后,虽用尽心力,勉励自己活下去,但自己经过一番流离之后,已经成为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耽心被新人抛弃,这反映了加在妇人身上的精神枷锁及自轻自贱的女性心态。最后以“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作结,“虽顶末段,却是总束通章,是悲愤大结穴处。”(《古诗赏析》)说明自己的悲剧生涯已无法解脱,悲愤无时无往不在,没有终极。
通观全诗,《悲愤诗》在艺术上有几点突出的成就。
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为叙事诗,但情系乎辞,情事相称,叙事不板不枯,不碎不乱。它长于细节的描绘,当详之处极力铺写,如俘虏营中的生活和别子的场面,描写细腻,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当略之处,一笔带过,如“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就是高度地艺术概括。叙事抒情,局阵恢张,波澜层叠。它的叙事,以时间先后为序。以自己遭遇为主线,言情以悲愤为旨归。在表现悲愤的感情上,纵横交错,多层次,多侧面。她的伤心事太多了:被掠、杖骂、受侮辱、念父母、别子、悲叹亲人丧尽、重嫁后的怀忧,诗中可数者大约有七八种之多,但是最使她痛心的是别子。作者为突出这一重点,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前后有三四次念子的艺术描写。别子之前,从略述边地之苦,引出“感时念父母,已为念子作影。”(《古诗赏析》)正面描写别子的场面,写得声泪俱下。同辈送别的哀痛,又为别子的哀痛作了衬托。赎归上路后,又翻出“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一层。见得难以割舍的情恋,是因别子而发。至“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又暗收念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别子是诗人最强烈、最集中、最突出的悲痛,从中可以看到一颗伟大的母亲的心在跳动。诗人的情感在这方面挖掘得最深,因此也最为动人,这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匠心之所在。
《悲愤诗》的真实感极强,诗中关于俘虏生活的具体描写和别子时进退两难的复杂矛盾心情,非亲身经历是难以道出的。诚如近代学者吴闿生所说:“吾以谓(悲愤诗)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古今诗范》)沈德潜说《悲愤诗》的成功“由情真,亦由情深也。”(《古诗源》卷三)足见它的真实感是有目共睹的。
《悲愤诗》语言浑朴,“真情穷切,自然成文”,它具有明白晓畅的特点,无雕琢斧凿之迹。某些人物的语言,逼真传神,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贼兵骂俘虏的几句恶言恶语,与人物身分吻合,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象鲜明生动。文姬别子时,儿子说的几句话,酷似儿童的语气,似乎可以看到儿童抱着母亲的颈项说话的神态,看出小儿嘟努着小嘴的样子,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对母亲的依恋,跃然纸上,这在前此的诗歌中是罕见的。
《悲愤诗》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它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如《十五从军征》、《孤儿行》等,都是自叙身世的民间叙事诗,《悲愤诗》一方面取法于它们,另方面又揉进了文人抒情诗的写法。前人指出它对杜甫的《北征》、《奉先咏怀》均有影响,不为无据。它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堪称建安时期叙事诗的双璧。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liáo)栗(lì)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xuè)漻(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寥(liáo)兮收潦而水清。
憯(cǎn)悽增欷(xī)兮,薄寒之中人,
怆(chuàng)怳(huǎng)懭(kuǎng)悢(liàng)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lǐn)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kuò)落兮羁(jī)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yōng)廱而南游兮,鹍(kūn)鸡啁哳(zhā)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wěi)亹而过中兮,蹇(jiǎn)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yì)。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qiè)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líng)兮长太息,涕潺(chán)湲(yuán)兮下霑(zhān)轼。
忼(kāng)慨绝兮不得,中瞀(mào)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pēng)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lǐn)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qiū)。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ǎi)之方壮兮,余萎(wěi)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kǎn)傺(chì)而沉藏。
叶菸(yān)邑(yì)而无色兮,枝烦挐(ná)而交横。
颜淫(yín)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
萷(shāo)櫹(xiāo)椮(sēn)之可哀兮,形销铄(shuò)而瘀(yū)伤。
惟其纷糅(róu)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揽騑(fēi)辔(pèi)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guàng)攘。
澹(dàn)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chù)惕(tì)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huì)华之曾敷(fū)兮,纷旖(yǐ)旎(nǐ)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yáng)!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闵(mǐn)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zhěn)而增伤。
岂不郁(yù)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猛犬狺(yín)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lín)兮,后土何时而得漧(gān)?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nú)骀(tái)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见执辔(pèi)者非其人兮,故駶(jú)跳而远去。
凫(fú)雁皆唼(shà)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圜(yuán)凿而方枘(ruì)兮,吾固知其鉏(chú)铻(wú)而难入。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原衔(xián)枚(méi)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wò)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qí)骥(jì)伏匿(nì)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wèi)而妄食。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píng)郁郁其何极?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霰(xiàn)雪雰(fēn)糅(róu)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原徼(jiǎo)幸而有待兮,泊(bó)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yōng)绝而不通。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ān)而学诵。
性愚陋以褊(biǎn)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xū)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
独耿(gěng)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tōu)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tuō)志乎素餐。
蹇(jiǎn)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kè)死不得见乎阳春。
靓(jìng)杪(miǎo)秋之遥夜兮,心缭悷(lì)而有哀。
春秋逴(chuō)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lì)偕(xié)。
白日晼(wǎn)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chāo)怅而无冀。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xī)。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liáo)廓而无处。
事亹(wěi)亹而觊(jì)进兮,蹇淹留而踌(chóu)躇(chú)。
何氾(fàn)滥之浮云兮?猋(biāo)壅蔽此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yīn)曀(yì)而莫达。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dǎn)点而汙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何险巇(xī)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àn)黮(dàn)而有瑕。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被荷裯(dāo)之晏晏兮,然潢(huáng)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憎愠(yùn)惀(lǔn)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qiè)蹀(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wú)秽(huì)。
事緜(mián)緜而多私兮,窃悼(dào)後之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mèi)昧!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qiāng)倏(shū)忽而难当。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chù)惕?
乘骐骥之浏(liú)浏兮,驭安用夫强策?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邅(zhān)翼翼而无终兮,忳(tún)惛(hūn)惛而愁约。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qín)。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kòu)愗(mào)而自苦。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宁戚讴(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罔(wǎng)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pī)离而鄣之。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乘精气之抟(tuán)抟兮,骛(wù)诸神之湛湛。
骖(cān)白霓(ní)之習(xí)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硃雀之茇(bá)茇兮,右苍龙之躣(qú)躣。
属雷师之阗(tián)阗兮,通飞廉之衙(yá)衙。
前轻辌之锵(qiāng)锵兮,后辎(zī)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wēi)蛇(yí)兮,扈(hù)屯骑之容容。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zāng)。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
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
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
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
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
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
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
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
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
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
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
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
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
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
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
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
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
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
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
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
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
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
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
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
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
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
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
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
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
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
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
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
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
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
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
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
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
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
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
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
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
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
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
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
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
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
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
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
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
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
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
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
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
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
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
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
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
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
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
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
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
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
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
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
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
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
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
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
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
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
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
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
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
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
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
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
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
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
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
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
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
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
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
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
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
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旁徨。
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
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
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
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
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
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
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
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
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
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
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
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
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
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
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
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
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
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
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
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
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
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
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
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
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
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
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
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
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
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
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
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
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
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
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
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
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
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
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
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
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参考资料: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摇落:动摇脱落。
憭栗:凄凉。
泬寥:空旷寥廓。寂漻:即“寂寥“。潦:积水。
憯凄:同“惨凄“。欷:叹息。中:袭。
怆怳:失意的样子。懭悢:也是失意的样子。
坎廪:坎坷不平。廪,同“壈(lan懒)“。
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羁旅:滞留外乡。友生:友人。
廱廱:雁鸣声。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啁哳:鸟鸣声繁细。
亹亹:行进不停的样子。蹇:发语词。淹留:滞留。
绎:“怿”的假借,愉快。
来远客:来作远客。薄:同“迫”,接近。
烦憺:烦闷,忧愁。
朅:去。
结軨: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潺湲: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轼:车前横木。
忼慨:同“慷慨“。瞀乱:心中烦乱。
怦怦:忠诚的样子。
凛:寒冷。
奄:忽。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
芳蔼:芳菲繁荣。萎约:枯萎衰败。
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欿傺: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
菸邑:黯淡的样子。烦挐: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
淫滥:过甚。罢:同“疲”。
萷:同“梢“,枝条。櫹槮:枝叶光秃秃的样子。销铄:指毁伤。
纷糅:枯枝败草混杂。
騑: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节:马鞭。相佯:犹言徜徉。
遒:迫近。将:长。
俇攘:纷扰不安。
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怵惕:惊惧。
极明:到天亮。
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都房:北堂。
曾:“层”的假借。
服:佩戴。羌:发语词。
闵:同“悯”。
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
结轸:愁思郁结。
郁陶:忧思深重。
狺狺:狗叫声。梁:桥。
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
块:块然,孤独的样子。无:通“芜“。泽:沼泽。
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错:同“措“。
驽骀:劣马。
駶跳:跳跃。
唼:水鸟或鱼吃东西。
圆凿而方枘: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鉏鋙:同“龃龉“,彼此不相合。
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渥洽:深厚的恩泽。
匹合:合适。
服:驾车,拉车。
冯:内心愤懑。
幸:希望。济:成功。
霰(xian线):雪珠。雰糅:纷杂。
徼幸:同“侥幸“。泊:止。
壅绝:壅塞,堵塞。
压桉:压抑。桉,同“案“,通“按“。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
褊浅:狭隘浅薄。
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凿:当作;错,即措,措施。
媮:苟且。
讬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
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
溘:突然。
靓:通“静“。杪秋:秋末。缭悷(liaoli辽利):缠绕郁结。
逴逴:走得越来越远。
俪偕:同在一起。
晼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
驰:指精力不济。
怊怅:惆怅。冀:希望。
嵺廓:寥阔。
觊:企图。
猋:快速。
霠曀: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
黕:污垢。
抗行:高尚的德行。
险巇:险阻,此指小人作梗。
黯黮:昏黑暗淡。
胶加:指纠缠不清。
裯:短衣。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
伐:夸耀。
愠惀:忠诚的样子。
踥蹀:小步行进的样子。美:指贤人。迈:远行。
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
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
介:铠甲。
邅:回旋不前。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忳:郁闷。惛惛:心中昏昏沉沉。约:约束,束缚。
怐愗:愚昧。
皇皇:同“惶惶“。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
罔:同“惘“。聊虑:暂且思索一下。
纯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被离:杂沓的样子。
抟抟:团团。骛:奔驰。湛湛:众多。
習習:快速飞行的样子。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
茇茇:轻快飞翔的样子。躣躣:行貌.
阗阗:鼓声。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
輬:一种轻型马车。辎:载重的重型马车。从从:跟随的样子。
委蛇:同“逶迤“。扈:扈从,侍从。屯骑:聚集的车骑。容容:众多的样子。
臧:善,美。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主题
《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于是,这位贫困、孤独、哀怨的流浪者,眼目中秋天的景物,无不带上悲伤的颜色。贫士悲秋主题一旦确定,诗歌就顺利地展开了。
从第二章到第十章,《九辩》反覆抒述见秋而悲的原因。不能为世所用而事业无成,是萦绕心怀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也是多方面的。第二章说“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美丽的女人竟然被抛弃,独自飘零远方,而所思恋之君却不理睬,爱情破灭了,能不伤心吗!第三章写一路所见秋色,眼中都是凄凉。你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寒露下来,百草焦黄,乔木落叶,春天的群芳与夏日的浓荫,都消失了。“”季节过去了,草木只能黄落;机遇失去了,贫士唯有悲哀。第四章在脉络上遥接第二章,还是以一个被君所弃的美人口吻,写她求爱不遂的悲苦。“”大门紧闭,门外恶狗狂吠,怎能传送去一片心意呢?无奈之下。只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在秋草摇摇的水泽边,伤心人只能仰天悲叹了!
第五章是直接模仿屈原的《离骚》和《涉江》的,所以历来评论者,大都认为《九辩》的政治性社会性就在这一章中。特别是诗中用了姜太公九十岁才获得尊荣的典故,显示诗人参与军国大事、建功立业的希冀。不过,诗中直接论及当时国家形势并不明显,反而是突出不为世用的悲哀:“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如果与诗歌中的贫士形象相联系,就可以领会到,宋玉所说的是:如果贫士为君王所用,也能像姜太公一样立下赫赫功勋;如果不能为君王赏识,只能“冯郁郁其何极”,悲愤郁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散了!这一章笔墨集中在贫士自身进行抒情。
第六章承第五章,意蕴主旨复沓。不过,着重写霜露霰雪,突出了秋已深、冬即至的季节特点。“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季节不等人,岁月不等人,贫士失意,虽然怀着侥幸心情等待,然而仍然是无望的等待。冬季来临,能熬过这严寒吗:“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由悲秋发展到惧冬,贫士的心情更紧迫也更凄苦了。
第七章全然抒发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秋夜、夕阳、流水、明月,无不加强了岁月不居、一事无成的慨叹。
第八章、第九章,诗歌集中突出“失人”的悲哀。所谓“失人”,一方面指掌权得势的都是薄幸小人,奸臣当道,把持国柄,使社会污秽混乱;一方面指如贫士一类贤人被弃置不用,心怀壮志宏才却不得施展,还受到小人的排挤、压迫。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但底气不足,因为“失人”的现实仍然存在,贫士要抒怀,只能依赖幻想了。这秋天的悲哀,仍然盘结在贫士心胸之间。
最后第十章,是全诗的结束。悲秋如何了结呢?只有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人间得不到的,天上能够补偿。于是,贫士“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离开躯体的精魂,穿过太空的日月虹气,成了天上神灵的主宰,朱雀、苍龙、雷师、风神都听他调遣,成了他车驾的扈从,多么神气又多么得意!贫士之贫变成了贵,悲秋之悲变成了喜。悲秋的主旨却引出一个欢乐结尾,然而那欢乐只是幻想的虚构的欢乐。贫士得志,是虚幻的想像的得志,现实社会中,秋天仍然是草木黄落,贫士仍然是不为世用。现实与想像的强烈对比,把悲秋主题更加强化了。
《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不过,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诗虽然也有伤时之语,但总的说来缺乏社会的指涉性。所以司马迁说“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悲秋题旨,本来是古代南方文学(以《楚辞》为代表)的特点之一,最能显示楚骚精神的浪漫主义色彩。《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高瞻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liáo)栗(lì)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xuè)漻(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寥(liáo)兮收潦而水清。
憯(cǎn)悽增欷(xī)兮,薄寒之中人,
怆(chuàng)怳(huǎng)懭(kuǎng)悢(liàng)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lǐn)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kuò)落兮羁(jī)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yōng)廱而南游兮,鹍(kūn)鸡啁哳(zhā)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wěi)亹而过中兮,蹇(jiǎn)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yì)。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qiè)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líng)兮长太息,涕潺(chán)湲(yuán)兮下霑(zhān)轼。
忼(kāng)慨绝兮不得,中瞀(mào)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pēng)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lǐn)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qiū)。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ǎi)之方壮兮,余萎(wěi)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kǎn)傺(chì)而沉藏。
叶菸(yān)邑(yì)而无色兮,枝烦挐(ná)而交横。
颜淫(yín)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
萷(shāo)櫹(xiāo)椮(sēn)之可哀兮,形销铄(shuò)而瘀(yū)伤。
惟其纷糅(róu)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揽騑(fēi)辔(pèi)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guàng)攘。
澹(dàn)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chù)惕(tì)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huì)华之曾敷(fū)兮,纷旖(yǐ)旎(nǐ)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yáng)!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闵(mǐn)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zhěn)而增伤。
岂不郁(yù)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猛犬狺(yín)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lín)兮,后土何时而得漧(gān)?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nú)骀(tái)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见执辔(pèi)者非其人兮,故駶(jú)跳而远去。
凫(fú)雁皆唼(shà)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圜(yuán)凿而方枘(ruì)兮,吾固知其鉏(chú)铻(wú)而难入。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原衔(xián)枚(méi)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wò)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qí)骥(jì)伏匿(nì)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wèi)而妄食。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píng)郁郁其何极?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霰(xiàn)雪雰(fēn)糅(róu)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原徼(jiǎo)幸而有待兮,泊(bó)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yōng)绝而不通。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ān)而学诵。
性愚陋以褊(biǎn)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xū)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
独耿(gěng)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tōu)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tuō)志乎素餐。
蹇(jiǎn)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kè)死不得见乎阳春。
靓(jìng)杪(miǎo)秋之遥夜兮,心缭悷(lì)而有哀。
春秋逴(chuō)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lì)偕(xié)。
白日晼(wǎn)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chāo)怅而无冀。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xī)。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liáo)廓而无处。
事亹(wěi)亹而觊(jì)进兮,蹇淹留而踌(chóu)躇(chú)。
何氾(fàn)滥之浮云兮?猋(biāo)壅蔽此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yīn)曀(yì)而莫达。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dǎn)点而汙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何险巇(xī)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àn)黮(dàn)而有瑕。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被荷裯(dāo)之晏晏兮,然潢(huáng)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憎愠(yùn)惀(lǔn)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qiè)蹀(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wú)秽(huì)。
事緜(mián)緜而多私兮,窃悼(dào)後之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mèi)昧!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qiāng)倏(shū)忽而难当。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chù)惕?
乘骐骥之浏(liú)浏兮,驭安用夫强策?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邅(zhān)翼翼而无终兮,忳(tún)惛(hūn)惛而愁约。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qín)。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kòu)愗(mào)而自苦。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宁戚讴(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罔(wǎng)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pī)离而鄣之。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乘精气之抟(tuán)抟兮,骛(wù)诸神之湛湛。
骖(cān)白霓(ní)之習(xí)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硃雀之茇(bá)茇兮,右苍龙之躣(qú)躣。
属雷师之阗(tián)阗兮,通飞廉之衙(yá)衙。
前轻辌之锵(qiāng)锵兮,后辎(zī)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wēi)蛇(yí)兮,扈(hù)屯骑之容容。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zāng)。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
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
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
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
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
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
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
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
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
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
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
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
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
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
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
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
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
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
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
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
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
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
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
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
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
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
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
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
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
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
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
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
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
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
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
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
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
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
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
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
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
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
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
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
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
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
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
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
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
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
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
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
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
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
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
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
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
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
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
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
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
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
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
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
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
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
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
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
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
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
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
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
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
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
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
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
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
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
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
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
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
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
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
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
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
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旁徨。
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
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
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
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
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
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
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
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
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
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
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
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
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
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
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
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
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
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
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
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
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
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
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
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
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
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
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
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
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
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
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
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
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
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
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
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
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
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
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
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
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参考资料: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摇落:动摇脱落。
憭栗:凄凉。
泬寥:空旷寥廓。寂漻:即“寂寥“。潦:积水。
憯凄:同“惨凄“。欷:叹息。中:袭。
怆怳:失意的样子。懭悢:也是失意的样子。
坎廪:坎坷不平。廪,同“壈(lan懒)“。
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羁旅:滞留外乡。友生:友人。
廱廱:雁鸣声。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啁哳:鸟鸣声繁细。
亹亹:行进不停的样子。蹇:发语词。淹留:滞留。
绎:“怿”的假借,愉快。
来远客:来作远客。薄:同“迫”,接近。
烦憺:烦闷,忧愁。
朅:去。
结軨: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潺湲: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轼:车前横木。
忼慨:同“慷慨“。瞀乱:心中烦乱。
怦怦:忠诚的样子。
凛:寒冷。
奄:忽。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
芳蔼:芳菲繁荣。萎约:枯萎衰败。
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欿傺: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
菸邑:黯淡的样子。烦挐: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
淫滥:过甚。罢:同“疲”。
萷:同“梢“,枝条。櫹槮:枝叶光秃秃的样子。销铄:指毁伤。
纷糅:枯枝败草混杂。
騑: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节:马鞭。相佯:犹言徜徉。
遒:迫近。将:长。
俇攘:纷扰不安。
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怵惕:惊惧。
极明:到天亮。
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都房:北堂。
曾:“层”的假借。
服:佩戴。羌:发语词。
闵:同“悯”。
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
结轸:愁思郁结。
郁陶:忧思深重。
狺狺:狗叫声。梁:桥。
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
块:块然,孤独的样子。无:通“芜“。泽:沼泽。
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错:同“措“。
驽骀:劣马。
駶跳:跳跃。
唼:水鸟或鱼吃东西。
圆凿而方枘: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鉏鋙:同“龃龉“,彼此不相合。
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渥洽:深厚的恩泽。
匹合:合适。
服:驾车,拉车。
冯:内心愤懑。
幸:希望。济:成功。
霰(xian线):雪珠。雰糅:纷杂。
徼幸:同“侥幸“。泊:止。
壅绝:壅塞,堵塞。
压桉:压抑。桉,同“案“,通“按“。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
褊浅:狭隘浅薄。
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凿:当作;错,即措,措施。
媮:苟且。
讬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
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
溘:突然。
靓:通“静“。杪秋:秋末。缭悷(liaoli辽利):缠绕郁结。
逴逴:走得越来越远。
俪偕:同在一起。
晼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
驰:指精力不济。
怊怅:惆怅。冀:希望。
嵺廓:寥阔。
觊:企图。
猋:快速。
霠曀: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
黕:污垢。
抗行:高尚的德行。
险巇:险阻,此指小人作梗。
黯黮:昏黑暗淡。
胶加:指纠缠不清。
裯:短衣。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
伐:夸耀。
愠惀:忠诚的样子。
踥蹀:小步行进的样子。美:指贤人。迈:远行。
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
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
介:铠甲。
邅:回旋不前。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忳:郁闷。惛惛:心中昏昏沉沉。约:约束,束缚。
怐愗:愚昧。
皇皇:同“惶惶“。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
罔:同“惘“。聊虑:暂且思索一下。
纯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被离:杂沓的样子。
抟抟:团团。骛:奔驰。湛湛:众多。
習習:快速飞行的样子。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
茇茇:轻快飞翔的样子。躣躣:行貌.
阗阗:鼓声。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
輬:一种轻型马车。辎:载重的重型马车。从从:跟随的样子。
委蛇:同“逶迤“。扈:扈从,侍从。屯骑:聚集的车骑。容容:众多的样子。
臧:善,美。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主题
《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于是,这位贫困、孤独、哀怨的流浪者,眼目中秋天的景物,无不带上悲伤的颜色。贫士悲秋主题一旦确定,诗歌就顺利地展开了。
从第二章到第十章,《九辩》反覆抒述见秋而悲的原因。不能为世所用而事业无成,是萦绕心怀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也是多方面的。第二章说“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美丽的女人竟然被抛弃,独自飘零远方,而所思恋之君却不理睬,爱情破灭了,能不伤心吗!第三章写一路所见秋色,眼中都是凄凉。你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寒露下来,百草焦黄,乔木落叶,春天的群芳与夏日的浓荫,都消失了。“”季节过去了,草木只能黄落;机遇失去了,贫士唯有悲哀。第四章在脉络上遥接第二章,还是以一个被君所弃的美人口吻,写她求爱不遂的悲苦。“”大门紧闭,门外恶狗狂吠,怎能传送去一片心意呢?无奈之下。只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在秋草摇摇的水泽边,伤心人只能仰天悲叹了!
第五章是直接模仿屈原的《离骚》和《涉江》的,所以历来评论者,大都认为《九辩》的政治性社会性就在这一章中。特别是诗中用了姜太公九十岁才获得尊荣的典故,显示诗人参与军国大事、建功立业的希冀。不过,诗中直接论及当时国家形势并不明显,反而是突出不为世用的悲哀:“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如果与诗歌中的贫士形象相联系,就可以领会到,宋玉所说的是:如果贫士为君王所用,也能像姜太公一样立下赫赫功勋;如果不能为君王赏识,只能“冯郁郁其何极”,悲愤郁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散了!这一章笔墨集中在贫士自身进行抒情。
第六章承第五章,意蕴主旨复沓。不过,着重写霜露霰雪,突出了秋已深、冬即至的季节特点。“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季节不等人,岁月不等人,贫士失意,虽然怀着侥幸心情等待,然而仍然是无望的等待。冬季来临,能熬过这严寒吗:“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由悲秋发展到惧冬,贫士的心情更紧迫也更凄苦了。
第七章全然抒发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秋夜、夕阳、流水、明月,无不加强了岁月不居、一事无成的慨叹。
第八章、第九章,诗歌集中突出“失人”的悲哀。所谓“失人”,一方面指掌权得势的都是薄幸小人,奸臣当道,把持国柄,使社会污秽混乱;一方面指如贫士一类贤人被弃置不用,心怀壮志宏才却不得施展,还受到小人的排挤、压迫。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但底气不足,因为“失人”的现实仍然存在,贫士要抒怀,只能依赖幻想了。这秋天的悲哀,仍然盘结在贫士心胸之间。
最后第十章,是全诗的结束。悲秋如何了结呢?只有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人间得不到的,天上能够补偿。于是,贫士“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离开躯体的精魂,穿过太空的日月虹气,成了天上神灵的主宰,朱雀、苍龙、雷师、风神都听他调遣,成了他车驾的扈从,多么神气又多么得意!贫士之贫变成了贵,悲秋之悲变成了喜。悲秋的主旨却引出一个欢乐结尾,然而那欢乐只是幻想的虚构的欢乐。贫士得志,是虚幻的想像的得志,现实社会中,秋天仍然是草木黄落,贫士仍然是不为世用。现实与想像的强烈对比,把悲秋主题更加强化了。
《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不过,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诗虽然也有伤时之语,但总的说来缺乏社会的指涉性。所以司马迁说“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悲秋题旨,本来是古代南方文学(以《楚辞》为代表)的特点之一,最能显示楚骚精神的浪漫主义色彩。《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高瞻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liáo)栗(lì)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xuè)漻(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寥(liáo)兮收潦而水清。
憯(cǎn)悽增欷(xī)兮,薄寒之中人,
怆(chuàng)怳(huǎng)懭(kuǎng)悢(liàng)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lǐn)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kuò)落兮羁(jī)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yōng)廱而南游兮,鹍(kūn)鸡啁哳(zhā)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wěi)亹而过中兮,蹇(jiǎn)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yì)。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qiè)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líng)兮长太息,涕潺(chán)湲(yuán)兮下霑(zhān)轼。
忼(kāng)慨绝兮不得,中瞀(mào)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pēng)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lǐn)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qiū)。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ǎi)之方壮兮,余萎(wěi)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kǎn)傺(chì)而沉藏。
叶菸(yān)邑(yì)而无色兮,枝烦挐(ná)而交横。
颜淫(yín)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
萷(shāo)櫹(xiāo)椮(sēn)之可哀兮,形销铄(shuò)而瘀(yū)伤。
惟其纷糅(róu)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揽騑(fēi)辔(pèi)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guàng)攘。
澹(dàn)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chù)惕(tì)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huì)华之曾敷(fū)兮,纷旖(yǐ)旎(nǐ)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yáng)!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闵(mǐn)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zhěn)而增伤。
岂不郁(yù)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猛犬狺(yín)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lín)兮,后土何时而得漧(gān)?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nú)骀(tái)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见执辔(pèi)者非其人兮,故駶(jú)跳而远去。
凫(fú)雁皆唼(shà)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圜(yuán)凿而方枘(ruì)兮,吾固知其鉏(chú)铻(wú)而难入。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原衔(xián)枚(méi)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wò)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qí)骥(jì)伏匿(nì)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wèi)而妄食。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píng)郁郁其何极?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霰(xiàn)雪雰(fēn)糅(róu)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原徼(jiǎo)幸而有待兮,泊(bó)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yōng)绝而不通。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ān)而学诵。
性愚陋以褊(biǎn)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xū)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
独耿(gěng)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tōu)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tuō)志乎素餐。
蹇(jiǎn)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kè)死不得见乎阳春。
靓(jìng)杪(miǎo)秋之遥夜兮,心缭悷(lì)而有哀。
春秋逴(chuō)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lì)偕(xié)。
白日晼(wǎn)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chāo)怅而无冀。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xī)。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liáo)廓而无处。
事亹(wěi)亹而觊(jì)进兮,蹇淹留而踌(chóu)躇(chú)。
何氾(fàn)滥之浮云兮?猋(biāo)壅蔽此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yīn)曀(yì)而莫达。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dǎn)点而汙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何险巇(xī)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àn)黮(dàn)而有瑕。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被荷裯(dāo)之晏晏兮,然潢(huáng)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憎愠(yùn)惀(lǔn)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qiè)蹀(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wú)秽(huì)。
事緜(mián)緜而多私兮,窃悼(dào)後之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mèi)昧!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qiāng)倏(shū)忽而难当。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chù)惕?
乘骐骥之浏(liú)浏兮,驭安用夫强策?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邅(zhān)翼翼而无终兮,忳(tún)惛(hūn)惛而愁约。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qín)。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kòu)愗(mào)而自苦。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宁戚讴(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罔(wǎng)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pī)离而鄣之。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乘精气之抟(tuán)抟兮,骛(wù)诸神之湛湛。
骖(cān)白霓(ní)之習(xí)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硃雀之茇(bá)茇兮,右苍龙之躣(qú)躣。
属雷师之阗(tián)阗兮,通飞廉之衙(yá)衙。
前轻辌之锵(qiāng)锵兮,后辎(zī)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wēi)蛇(yí)兮,扈(hù)屯骑之容容。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zāng)。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
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
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
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
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
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
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
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
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
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
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
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
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
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
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
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
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
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
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
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
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
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
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
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
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
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
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
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
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
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
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
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
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
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
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
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
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
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
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
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
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
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
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
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
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
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
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
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
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
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
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
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
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
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
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
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
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
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
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
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
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
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
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
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
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
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
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
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
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
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
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
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
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
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
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
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
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
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
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
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
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
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
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
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
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
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旁徨。
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
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
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
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
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
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
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
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
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
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
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
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
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
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
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
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
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
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
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
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
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
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
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
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
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
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
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
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
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
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
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
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
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
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
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
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
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
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
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
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
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参考资料: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摇落:动摇脱落。
憭栗:凄凉。
泬寥:空旷寥廓。寂漻:即"寂寥"。潦:积水。
憯凄:同"惨凄"。欷:叹息。中:袭。
怆怳:失意的样子。懭悢:也是失意的样子。
坎廪:坎坷不平。廪,同"壈(lan懒)"。
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羁旅:滞留外乡。友生:友人。
廱廱:雁鸣声。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啁哳:鸟鸣声繁细。
亹亹:行进不停的样子。蹇:发语词。淹留:滞留。
绎:“怿”的假借,愉快。
来远客:来作远客。薄:同“迫”,接近。
烦憺:烦闷,忧愁。
朅:去。
结軨: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潺湲: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轼:车前横木。
忼慨:同"慷慨"。瞀乱:心中烦乱。
怦怦:忠诚的样子。
凛:寒冷。
奄:忽。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
芳蔼:芳菲繁荣。萎约:枯萎衰败。
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欿傺: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
菸邑:黯淡的样子。烦挐: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
淫滥:过甚。罢:同“疲”。
萷:同"梢",枝条。櫹槮:枝叶光秃秃的样子。销铄:指毁伤。
纷糅:枯枝败草混杂。
騑: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节:马鞭。相佯:犹言徜徉。
遒:迫近。将:长。
俇攘:纷扰不安。
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怵惕:惊惧。
极明:到天亮。
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都房:北堂。
曾:“层”的假借。
服:佩戴。羌:发语词。
闵:同“悯”。
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
结轸:愁思郁结。
郁陶:忧思深重。
狺狺:狗叫声。梁:桥。
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
块:块然,孤独的样子。无:通"芜"。泽:沼泽。
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错:同"措"。
驽骀:劣马。
駶跳:跳跃。
唼:水鸟或鱼吃东西。
圆凿而方枘: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鉏鋙:同"龃龉",彼此不相合。
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渥洽:深厚的恩泽。
匹合:合适。
服:驾车,拉车。
冯:内心愤懑。
幸:希望。济:成功。
霰(xian线):雪珠。雰糅:纷杂。
徼幸:同"侥幸"。泊:止。
壅绝:壅塞,堵塞。
压桉:压抑。桉,同"案",通"按"。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
褊浅:狭隘浅薄。
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凿:当作;错,即措,措施。
媮:苟且。
讬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
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
溘:突然。
靓:通"静"。杪秋:秋末。缭悷(liaoli辽利):缠绕郁结。
逴逴:走得越来越远。
俪偕:同在一起。
晼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
驰:指精力不济。
怊怅:惆怅。冀:希望。
嵺廓:寥阔。
觊:企图。
猋:快速。
霠曀: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
黕:污垢。
抗行:高尚的德行。
险巇:险阻,此指小人作梗。
黯黮:昏黑暗淡。
胶加:指纠缠不清。
裯:短衣。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
伐:夸耀。
愠惀:忠诚的样子。
踥蹀:小步行进的样子。美:指贤人。迈:远行。
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
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
介:铠甲。
邅:回旋不前。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忳:郁闷。惛惛:心中昏昏沉沉。约:约束,束缚。
怐愗:愚昧。
皇皇:同"惶惶"。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
罔:同"惘"。聊虑:暂且思索一下。
纯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被离:杂沓的样子。
抟抟:团团。骛:奔驰。湛湛:众多。
習習:快速飞行的样子。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
茇茇:轻快飞翔的样子。躣躣:行貌.
阗阗:鼓声。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
輬:一种轻型马车。辎:载重的重型马车。从从:跟随的样子。
委蛇:同"逶迤"。扈:扈从,侍从。屯骑:聚集的车骑。容容:众多的样子。
臧:善,美。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主题
《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于是,这位贫困、孤独、哀怨的流浪者,眼目中秋天的景物,无不带上悲伤的颜色。贫士悲秋主题一旦确定,诗歌就顺利地展开了。
从第二章到第十章,《九辩》反覆抒述见秋而悲的原因。不能为世所用而事业无成,是萦绕心怀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也是多方面的。第二章说“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美丽的女人竟然被抛弃,独自飘零远方,而所思恋之君却不理睬,爱情破灭了,能不伤心吗!第三章写一路所见秋色,眼中都是凄凉。你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寒露下来,百草焦黄,乔木落叶,春天的群芳与夏日的浓荫,都消失了。“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季节过去了,草木只能黄落;机遇失去了,贫士唯有悲哀。第四章在脉络上遥接第二章,还是以一个被君所弃的美人口吻,写她求爱不遂的悲苦。“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大门紧闭,门外恶狗狂吠,怎能传送去一片心意呢?无奈之下。只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在秋草摇摇的水泽边,伤心人只能仰天悲叹了!
第五章是直接模仿屈原的《离骚》和《涉江》的,所以历来评论者,大都认为《九辩》的政治性社会性就在这一章中。特别是诗中用了姜太公九十岁才获得尊荣的典故,显示诗人参与军国大事、建功立业的希冀。不过,诗中直接论及当时国家形势并不明显,反而是突出不为世用的悲哀:“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如果与诗歌中的贫士形象相联系,就可以领会到,宋玉所说的是:如果贫士为君王所用,也能像姜太公一样立下赫赫功勋;如果不能为君王赏识,只能“冯郁郁其何极”,悲愤郁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散了!这一章笔墨集中在贫士自身进行抒情。
第六章承第五章,意蕴主旨复沓。不过,着重写霜露霰雪,突出了秋已深、冬即至的季节特点。“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季节不等人,岁月不等人,贫士失意,虽然怀着侥幸心情等待,然而仍然是无望的等待。冬季来临,能熬过这严寒吗:“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由悲秋发展到惧冬,贫士的心情更紧迫也更凄苦了。
第七章全然抒发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秋夜、夕阳、流水、明月,无不加强了岁月不居、一事无成的慨叹。
第八章、第九章,诗歌集中突出“失人”的悲哀。所谓“失人”,一方面指掌权得势的都是薄幸小人,奸臣当道,把持国柄,使社会污秽混乱;一方面指如贫士一类贤人被弃置不用,心怀壮志宏才却不得施展,还受到小人的排挤、压迫。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但底气不足,因为“失人”的现实仍然存在,贫士要抒怀,只能依赖幻想了。这秋天的悲哀,仍然盘结在贫士心胸之间。
最后第十章,是全诗的结束。悲秋如何了结呢?只有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人间得不到的,天上能够补偿。于是,贫士“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离开躯体的精魂,穿过太空的日月虹气,成了天上神灵的主宰,朱雀、苍龙、雷师、风神都听他调遣,成了他车驾的扈从,多么神气又多么得意!贫士之贫变成了贵,悲秋之悲变成了喜。悲秋的主旨却引出一个欢乐结尾,然而那欢乐只是幻想的虚构的欢乐。贫士得志,是虚幻的想像的得志,现实社会中,秋天仍然是草木黄落,贫士仍然是不为世用。现实与想像的强烈对比,把悲秋主题更加强化了。
《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不过,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诗虽然也有伤时之语,但总的说来缺乏社会的指涉性。所以司马迁说“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悲秋题旨,本来是古代南方文学(以《楚辞》为代表)的特点之一,最能显示楚骚精神的浪漫主义色彩。《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高瞻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彪、任城王彰与我一起前往京城朝拜,迎奉节气。到达洛阳后,任城王不幸身死;到了七月,我与白马王返回封国。后来有司以二王返回封地之故,使我二人在归途上的住宿起居相分隔,令我心中时常忧愤!因为诀别只在数日之间,我便用诗文自剖心事,与白马王离别于此,悲愤之下,作成此篇。
在承明庐谒见我的皇兄,去时返回那旧日封国的疆土。清晨从帝都扬鞭启程,黄昏经过首阳山的日暮。伊水和洛水,多么广阔而幽深;想要渡过川流,却为没有桥梁所苦。乘舟越过翻涌的波涛,哀怨于东方漫长的旅途;回首瞻望洛阳的城楼,转头难禁我哀伤反复。
浩荡的空谷何等寥廓,山间的古木郁郁苍苍。暴雨让路途充满泥泞,污浊的石浆纵横流淌。中间的路途已绝不能再前进,改道而行,登临高峻的山冈。可是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我的座马又身染玄黄之疾。
马染玄黄,可是仍能奋蹄;我怀哀思,却曲折而忧郁。忧郁而曲折的心志啊,究竟何所牵念?只为我挚爱的王孙即将分离。原本试图一同踏上归路,中途却变更而无法相聚。可恨鸱枭鸣叫着阻扰着车马;豺狼阻绝了当途的要津;苍蝇之流让黑白混淆;机巧的谗言,疏远了血肉之亲。想要归去却无路能行,手握缰绳,不由得踟蹰难进!
踟蹰之间,此地又有什么留恋?我对王孙的思念永远没有终极!秋风激发微薄的凉意,寒蝉在我的身侧哀鸣。广袤的原野啊,多么萧条;白色的日影倏忽间向西藏匿。归鸟飞入高大的林木,翩翩然地扇动着羽翼。孤单的野兽奔走着寻觅兽群,口衔着蒿草也无暇独食而尽。感于物象触伤了我的胸怀,以手抚心发出悠长的叹息。
长叹又能有什么用处?天命已与我的意志相违!何能想到,我那同胞的兄长,此番一去,形体竟永不返归!孤独的魂魄飞翔在昔日的故土,灵柩却寄存在帝都之内。尚存之人,须臾间也将过世而去,亡者已没,我的身体已自行衰微。短暂的一生居住在这世间,忽然好比清晨蒸干的露水。岁月抵达桑榆之年的迟暮,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自我审思并非金石之体,顿挫嗟叹间令我满心忧悲。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来传达你我的殷勤?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
愁苦与酸辛引起了怎样的思虑?如今我笃信了天命的可疑!向众仙寄托祈求终究虚妄,让神人赤松子久久地把我诓欺。人生的变故发生在短暂的须臾,有谁能持有百年的长寿;一旦离别永无相会之日,再执王孙的手,将要等到何期?但愿白马王啊,珍爱您尊贵的躯体,与我一同安度寿者的黄发之年;饮泪踏上漫漫的长路,从此收笔永诀,与君分离。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88-92.
白马王彪:三国魏白马王曹彪。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黄初)四年,(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师。”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是时待遇诸国法峻。任城王暴薨,诸王既怀友于之痛,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植发愤告离而作诗。”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四年是公元年。白马王:曹彪,曹植的异母弟。任城王:曹彰,曹植的同母兄。朝京师:到京师参加朝会。会节气:魏有诸侯藩王朝节的制度,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各藩王都会聚京师参加迎气之礼,并举行朝会。薨(hōng):古代诸侯王死称为薨。据《世说新语·尤悔》记载,任城王是被曹丕毒死的。还国:返回封地。有司:官吏,指监国使者灌均。监国使者是曹丕设以监察诸王、传达诏令的官吏。毒恨:痛恨。大别:永别。自剖:表明自己的心迹。
谒帝:朝见皇帝。承明庐:汉长安宫殿名,此泛指曹魏的宫殿。逝:语词,无义。旧疆:指鄄(juàn)城(山东省荷泽市),时曹植为鄄城王。皇邑:皇都,指洛阳。日夕:天晚的时候。首阳:山名,洛阳东北。伊洛:二水名。伊,指伊水,发源于河南栾川县,到偃师县入洛水;洛,洛水,源出陕西冢岭山,至河南巩县入黄河。济:渡。川:河。梁:桥。东路:东归鄄城的路。顾瞻:回首眺望。城阙:指京城洛阳。引领:伸长脖子。
太谷:谷名,一说是关名,在洛阳城东南五十里。霖雨:连续几日的大雨。泥:作动词,使道路泥泞。流潦(lǎo):积水。中逵:通衢大路。逵,四通八达的大道。轨:车道。改辙:改道。修坂:高高的山坡。修,长。坂,斜坡。造:到、往。玄以黄:指马病。《诗经·周南·卷耳》:“我马玄黄。”
郁以纡(yū):愁思郁结。郁,愁。纡,萦绕。不克俱:不能在一起。克,能。鸱枭(chī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鸟。衡轭(è):车辕前的横木和扼马颈的曲木,代指车。衢:四通八达的道路。间:离间。谗巧:谗言巧语。蹊:路。揽辔:拉住马缰。
踟蹰:徘徊不前。西匿:夕阳西下。乔林:乔木林。乔,高大的树木。翩翩:飞动貌。厉:振动。走索群:奔跑着寻找同伴。不遑:不暇,不空。
太息:叹息。往:指死亡。故域:指曹彰的封地任城。灵柩:放有尸首的棺木。存者:指自己与曹彪。黄节说:“‘存者’,谓己与白马也。‘忽复过’,谓须臾亦与任城同一往耳。”又说:“‘亡殁身自衰’句,倒文,谓身由衰而殁耳。指存者也。”二句说自己和白马王曹彪目前虽还活着,但很快也会死去的。刘履认为存者和亡殁应互换,意思是死者已成过去,存者身体渐衰,也难久长。晞(xī):干。汉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说人生短暂。桑榆:二星名,都在西方。《文选》李善注说:“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影响:影子和声音。顾:念。非金石:《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咄唶(duōjiè):惊叹声。
陈:说、提起。比邻:近邻。亏:欠缺。分:情分。日亲:一天比一天亲密。衾帱(qīnchóu):被子和帐子。后汉姜肱与弟仲海、季江相友爱,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慇懃:同殷勤,情意恳切。疾疢(chèn):疾病。无乃:岂不是。儿女仁:指小儿女的脆弱感情。仓卒:匆忙之间。
虑思:思虑,考虑。信:确实。虚无:指求仙事不可靠。松子: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吾欺:欺吾,骗我。变故:灾祸。斯须:须臾之间。百年:指长寿,古诗:“生年不满百。”持:获得。黄发期:指高寿。黄发,人老发黄,故以指老人。收泪:停止哭泣。即长路:踏上漫长的归途。援笔:提笔,指写诗赠别。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分七章,表现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
第一章共十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诗人在“承明庐”朝见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将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为鄄城王。清晨从京都洛阳出发,傍晚经过了首阳山。这前四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则寓有深意。说伊水、洛水既宽广又幽深,已经感到路途艰难。“欲济川无梁”竟然说过河无桥,更表明是难以克服的因难。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难行。只好从水路“泛舟”,却又遇见“洪涛”,因而“怨彼东路长”:东归鄄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这个“怨”字,不止怨路,实际还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头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内心不是怀念曹丕,更不是留恋“会节气”的活动,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阳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极大悲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着脖子遥望城阙时心情也是悲伤的。
第二章共八句,写归途中的困苦。诗人经过寥廓的太谷关,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接上章可知诗人弃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积水纵横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样困难。这里路途难行,也隐喻处境危险。下文“中途绝无轨”和上文“欲济川无梁”一样,还是无路可走,这里可以体会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胁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涛,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辽远而又高峻。恰在此时马又得了玄黄的病。困难加剧,矛盾激化,东行归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满险阻,有如唐诗人李白《行路难三首》说的那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三章共十二句,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他选择。因此“我思郁以纡”,心中愁闷郁结。接着提出自己和亲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团聚的问题:“亲爱在离居。”这点明了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监国使者灌均,灌均使他们弟兄“离居”。灌均其人,过去就曾经“奏植酒醉悖慢,劫胁使者”(《三国志》曹植本传)。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叙兄弟情谊,灌均竟然不准,因此曹植对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鸱枭、豺狼、苍蝇。他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之间都疏远了。这里当然有难言之隐和违心之论。由于当时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诗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对曹丕的不满,而只能把满腔怒火烧向使他们“亲爱在离居”的监国使者灌均之流。诗人表面还要回护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对他们本来很好,是“谗巧令亲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说中途才改变主意不让他们弟兄同行的,似乎说曹丕本来是没有明确让他们分路而行的。曹植的这种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受到这帮势利小人的胁迫,心情沮丧愤慨,一时想要重回京城,但“欲还绝无蹊”,没有退路,只能拉起绳在那里徘徊犹豫。
第四章十二句,诗人于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自己不禁发问:但在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原来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相思”指弟兄之间的关怀,也就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一派肃杀凄清景色。此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更引起诗人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鸟兽尚且各自寻求归宿,然而曹植本人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从而产生人不如物的感触,这就是“感物伤我怀”。最后只能“抚心长太息”,拍着胸脯长叹罢了,现实生活,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现了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章接触到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叹息没有什么用。好像上天安排的命运故意和他作对。这种念头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根本不会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来到洛阳就突然死去了,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会感到孤独寂寞的。其实这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的颓丧情绪。曹彰突然间就死去,活着的人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人生一世,只不过像早晨的露水那样,太阳出来一照就干了。而且进入晚年,时光流逝更快得惊人。诗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年龄不过32岁,正在有为的壮年,然而居然认为“年在桑榆间”,到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二首》),为汉代末年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思想。《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诗句,但较之曹植的忧愤深广就显得肤浅得多了。
第六章共十二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不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就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二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在赠诗惜别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诗人对天命的怀疑和对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动辄得咎,生活没有乐趣,前途没有希望。经过这次“会节气”和归国途中受到的刁难,使他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间的权力之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还认为命运不好,“天命与我违”;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识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争的产物。至于神仙,更是骗人已久了。汉末建安时期,求仙之风很盛行,曹操的诗有一半是描写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题材的诗。略早于建安产生的《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抒写。曹植对神仙的虚无有所认识,不能不说是一种觉悟。曹植感到“变故在斯须”,顷刻之间就会发生曹彰暴死的惨剧。那么,人生百年,谁能把握不了,曹丕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是不会有诀别之感的。在这作者看来是生离死别的时刻,只能祝愿对方保重身体,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诗人与白马王曹彪最后洒泪而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
这首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一、五、六、七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全诗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古代《诗经》中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既醉》两篇;乐府诗《平陵东》、《西洲曲》都运用了这种形式。《赠白马王彪》除第一章和第二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古诗源》把第一章和第二章视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二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此诗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四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诗中的寒蝉、归鸟、孤兽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另外,恰当的比喻也是此诗的特色之一。作者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些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彪、任城王彰与我一起前往京城朝拜,迎奉节气。到达洛阳后,任城王不幸身死;到了七月,我与白马王返回封国。后来有司以二王返回封地之故,使我二人在归途上的住宿起居相分隔,令我心中时常忧愤!因为诀别只在数日之间,我便用诗文自剖心事,与白马王离别于此,悲愤之下,作成此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在承明庐谒见我的皇兄,去时返回那旧日封国的疆土。清晨从帝都扬鞭启程,黄昏经过首阳山的日暮。伊水和洛水,多么广阔而幽深;想要渡过川流,却为没有桥梁所苦。乘舟越过翻涌的波涛,哀怨于东方漫长的旅途;回首瞻望洛阳的城楼,转头难禁我哀伤反复。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88-92.
白马王彪:三国魏白马王曹彪。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黄初)四年,(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师。”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是时待遇诸国法峻。任城王暴薨,诸王既怀友于之痛,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植发愤告离而作诗。”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四年是公元年。白马王:曹彪,曹植的异母弟。任城王:曹彰,曹植的同母兄。朝京师:到京师参加朝会。会节气:魏有诸侯藩王朝节的制度,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各藩王都会聚京师参加迎气之礼,并举行朝会。薨(hōng):古代诸侯王死称为薨。据《世说新语·尤悔》记载,任城王是被曹丕毒死的。还国:返回封地。有司:官吏,指监国使者灌均。监国使者是曹丕设以监察诸王、传达诏令的官吏。毒恨:痛恨。大别:永别。自剖:表明自己的心迹。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谒帝:朝见皇帝。承明庐:汉长安宫殿名,此泛指曹魏的宫殿。逝:语词,无义。旧疆:指鄄(juàn)城(山东省荷泽市),时曹植为鄄城王。皇邑:皇都,指洛阳。日夕:天晚的时候。首阳:山名,洛阳东北。伊洛:二水名。伊,指伊水,发源于河南栾川县,到偃师县入洛水;洛,洛水,源出陕西冢岭山,至河南巩县入黄河。济:渡。川:河。梁:桥。东路:东归鄄城的路。顾瞻:回首眺望。城阙:指京城洛阳。引领:伸长脖子。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分七章,表现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
第一章共十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诗人在“承明庐”朝见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将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为鄄城王。清晨从京都洛阳出发,傍晚经过了首阳山。这前四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则寓有深意。说伊水、洛水既宽广又幽深,已经感到路途艰难。“欲济川无梁”竟然说过河无桥,更表明是难以克服的因难。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难行。只好从水路“泛舟”,却又遇见“洪涛”,因而“怨彼东路长”:东归鄄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这个“怨”字,不止怨路,实际还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头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内心不是怀念曹丕,更不是留恋“会节气”的活动,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阳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极大悲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着脖子遥望城阙时心情也是悲伤的。
第二章共八句,写归途中的困苦。诗人经过寥廓的太谷关,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接上章可知诗人弃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积水纵横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样困难。这里路途难行,也隐喻处境危险。下文“中途绝无轨”和上文“欲济川无梁”一样,还是无路可走,这里可以体会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胁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涛,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辽远而又高峻。恰在此时马又得了玄黄的病。困难加剧,矛盾激化,东行归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满险阻,有如唐诗人李白《行路难三首》说的那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三章共十二句,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他选择。因此“我思郁以纡”,心中愁闷郁结。接着提出自己和亲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团聚的问题:“亲爱在离居。”这点明了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监国使者灌均,灌均使他们弟兄“离居”。灌均其人,过去就曾经“奏植酒醉悖慢,劫胁使者”(《三国志》曹植本传)。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叙兄弟情谊,灌均竟然不准,因此曹植对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鸱枭、豺狼、苍蝇。他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之间都疏远了。这里当然有难言之隐和违心之论。由于当时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诗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对曹丕的不满,而只能把满腔怒火烧向使他们“亲爱在离居”的监国使者灌均之流。诗人表面还要回护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对他们本来很好,是“谗巧令亲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说中途才改变主意不让他们弟兄同行的,似乎说曹丕本来是没有明确让他们分路而行的。曹植的这种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受到这帮势利小人的胁迫,心情沮丧愤慨,一时想要重回京城,但“欲还绝无蹊”,没有退路,只能拉起绳在那里徘徊犹豫。
第四章十二句,诗人于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自己不禁发问:但在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原来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相思”指弟兄之间的关怀,也就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一派肃杀凄清景色。此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更引起诗人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鸟兽尚且各自寻求归宿,然而曹植本人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从而产生人不如物的感触,这就是“感物伤我怀”。最后只能“抚心长太息”,拍着胸脯长叹罢了,现实生活,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现了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章接触到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叹息没有什么用。好像上天安排的命运故意和他作对。这种念头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根本不会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来到洛阳就突然死去了,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会感到孤独寂寞的。其实这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的颓丧情绪。曹彰突然间就死去,活着的人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人生一世,只不过像早晨的露水那样,太阳出来一照就干了。而且进入晚年,时光流逝更快得惊人。诗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年龄不过32岁,正在有为的壮年,然而居然认为“年在桑榆间”,到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二首》),为汉代末年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思想。《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诗句,但较之曹植的忧愤深广就显得肤浅得多了。
第六章共十二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不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就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二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在赠诗惜别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诗人对天命的怀疑和对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动辄得咎,生活没有乐趣,前途没有希望。经过这次“会节气”和归国途中受到的刁难,使他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间的权力之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还认为命运不好,“天命与我违”;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识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争的产物。至于神仙,更是骗人已久了。汉末建安时期,求仙之风很盛行,曹操的诗有一半是描写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题材的诗。略早于建安产生的《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抒写。曹植对神仙的虚无有所认识,不能不说是一种觉悟。曹植感到“变故在斯须”,顷刻之间就会发生曹彰暴死的惨剧。那么,人生百年,谁能把握不了,曹丕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是不会有诀别之感的。在这作者看来是生离死别的时刻,只能祝愿对方保重身体,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诗人与白马王曹彪最后洒泪而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
这首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一、五、六、七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全诗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古代《诗经》中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既醉》两篇;乐府诗《平陵东》、《西洲曲》都运用了这种形式。《赠白马王彪》除第一章和第二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古诗源》把第一章和第二章视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二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此诗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四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诗中的寒蝉、归鸟、孤兽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另外,恰当的比喻也是此诗的特色之一。作者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些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鸾舆。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祗炜烨摅景光。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櫂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到了武帝,更是雄图大展,天下太平。他筑柏梁台,宴集能写七言诗的臣僚。就在这次盛宴之后,他又下诏巡幸河东。可见,此举是汉朝的国势发展到巅峰时的大典。接着,诗仍以四句为一节,分写河东地方长官隆重迎接天子的大驾光临;百姓倾城而出,领略皇帝威仪的气势;祭祀汾阴后土的盛况,等等。至此,汾阴后土之祠的正题已经简括地叙写完毕。诗人巧妙地调转笔锋,用“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两句承上启下,将诗意由祭祀引至泛河上来。接着,先用四句描述泛游汾河的热闹场面,写得富丽堂皇,极恣酣玩赏之乐。再以四句描写欢宴的场面。不但群臣享受到宴饮的欢乐,老百姓也分享到牛肉和美酒的犒赏。因此,皇帝博得了上上下下的热烈拥戴,他们衷心祝愿皇帝万寿无疆。诗的喜庆气氛和祝颂之意,达到了最高潮,巡幸河东的整个活动也被写得纤毫毕现。
从“自从天子向秦关”到篇末为诗的第二部分。这部分都是诗人的议论,抒发对今昔盛衰无常的慨叹。
“秦关”,指函谷关。相传道家始祖老子过此关仙去,这里借以讽喻汉武帝学长生术,但还是命归黄泉。这一部分仍以四句为一小节而转换,反反复复地借当日的坛场官馆、青楼歌舞,化为蒿莱蓬草、黄埃荆棘,渲染世事翻覆,盛衰无常,使人无限伤感。特别是最后四句,由汾阴的古今盛衰,总结出“富贵荣华能几时”的一般议论,揭示了社会发展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发人深省,具有启示性。相传唐玄宗听梨园弟子唱到此诗的这四句,不禁凄然涕下,并说:“峤真才子也。”
李峤的《汾阴行》,既含有“四杰”歌行的遗风,又有着盛唐七古的某些特色。文辞华丽,讲究藻饰,多用偶句,基本上以四句一节,逐层铺叙,脉络清晰,这些都受了“初唐体”的明显影响。但叙事不过分铺陈夸饰,主要采用单向发展,一气直下的叙述方法,而不是横向的多角度、全方位的赋写,显出一种转折倏忽、以跌宕顿挫的特点,与“四杰体”七古以圆美流转,音韵婉畅有所不同。还有,诗中的议论成份大大加强,表达了诗人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清醒认识和深沉慨叹,比起“四杰体”七古的“曲终奏雅”,在篇末自伤不遇的境界有所拓展,而向着盛唐七古博大深广的社会内容,慷慨激昂的风格特色靠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