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猜你喜欢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参考资料:
1、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两榜驱牵别海涔,佗门不合觅知音。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礼闱后人窥作镜,庙堂前席待为霖。已齐日月悬千古,肯误风尘使陆沉。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愁闻南院看期到,恐被东墙旧恨侵。缁化衣空难抵雪,黑销头尽不胜簪。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
宫城北转乱蝉嘶,乔木阴云水满陂。
一阵风来掠华鬓,江湖清兴有谁知。
白玉楼中长吉去,芙蓉城里石郎归。煌煌柱国平生念,看到诸孙内外微。
瑯琊一室云,独许老龙卧。
英气宇宙春,君臣重三顾。
岁久化为墟,白日聚狐兔。
惟有忠臣心,风雨不可破。
谁使三苗叛,深劳王者师。操兵诸将勇,转粟万人疲。
行见投戈日,还看奏凯时。犬狼何足道,雨露本无私。
梅药触人意,绕枝三四旋。
玄冥与之笑,青帝不争权。
帘晚寿阳醉,云深姑射眠。
愁蛾英半落,娇靥菡初圆。
短簿吹羌笛,诸郎宴洞天。
官栖仇览棘,才拍翰林肩。
风力能冰酒,霜威欲折绵。
锦衾寒有恨,花信远难传。
饮罢钟催晓,诗成律换年。
余香勤管领,莫厌屡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