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若香消岸荻秋,离人虚系五更舟。晓来谁唱横江曲,恶浪无情也白头。
猜你喜欢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lí)。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qiáng)薇(wēi)。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参考资料:
1、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12.
2、倪木兴.《唐宋词精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71.
3、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第四册》(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20.
4、徐荣街,朱宏恢.《唐宋词百首译注》:徐州师范学院,1978:98.
寂寞:清静,寂静。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唤取:换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黄鹂: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解:懂得,理解。因风:顺着风势。蔷薇: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王伯规模有事功,偏方乘间得争雄。彼时应笑人成败,覆辙争知个个同。
天地一开辟,日月几东西。古今气化无息,万物岂能齐。
春树珍禽韵巧,秋水红鳞影捷,松石伴幽栖。佳景与心会,得句或无题。
碧油幢,苍玉佩,紫金泥。明时文武,勋业我亦弃锄犁。
志在螭头直笔,道在床头古易,奏策济群黎。野鹤忽飞到,清梦绕山溪。
清淮左长薄。
荒径隐高蓬。
回潮旦夕上。
寒渠左右通。
霜畦纷绮错。
秋町郁蒙茸。
环梨县已紫。
珠榴折且红。
君有栖心地。
伊我欢既同。
何用甘泉侧。
玉树望青葱。
归客炱恢侯,都人游冶场。繇来看竞渡,是处比浮湘。
水曲鱼龙戏,风前缯綵香。祗将反骚意,永日对壶觞。
爵秩清时列九卿,才高圣主独知名。一朝拜命膺鸾诰,千里还家出凤城。
路指金华烟树迥,帆经铁瓮晓风清。悬知明到焚黄处,春满先茔宰木荣。
君诗雅胜五言城,白雪篇章分外清。不许同僚持寸铁,笔尖战退老书生。